•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策划方案 >
    • 2022中学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优秀范文】
    • 发布时间:2022-09-02 19:45:06 | 来源:网友投稿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中学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2中学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优秀范文】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良好职业素养及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环境学、旅游学等相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力,能在中、小学校中胜任中、小学相关地理学科教育工作,也可以成为研学旅行指导、环境保护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型地理教育工作者。

        二、人才培养规格

        (一) 知识要求

        1.掌握地理科学体系等相关专业知识;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地理教学等基本知识;

        3.了解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国土资源等知识。

        (二) 能力要求

        1.教育教学实施能力:能够在教学中比较熟练地运用地理学、环境学和旅游学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胜任中小学校地理学科教学、研学旅行指导、环境保护宣传等教育能力;

        2.教育管理能力:了解教育法律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能够胜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3.知识更新能力:能主动对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进行获取更新,并获得广泛的人文科学的修养的能力;

        4.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5.信息搜集处理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素质结构

        1.具有牢固的事业心,热爱地理教育事业,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精神;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3.具备从事地理教育及其相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

        4.具有组织教学与管理管理的职业能力;

        5.具有市场调研、技术开发及自主创业的能力;

        6.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诚信和爱岗敬业的品质;

        7.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毕业要求

        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的学习,课程考核合格,思想品德合格,通过毕业审核,准许毕业并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专科)。

        1.毕业要求一:师德师范

        1.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从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

        1.2 立德树人: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已任。

        1.3 为人师表: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毕业要求二:教育情怀

        2.1 具有从教意愿:认同中小学地理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2 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3.毕业要求三:学科素养

        3.1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系统地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应的技能,熟悉地理学科的历史、现状,了解其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熟悉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3.2 须具备教育学与心理学等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条件性知识,要理解 “如何教”和“为什么教”等问题。

        3.3 须具备专业技能修养:是指中学地理教师在一定教育观的支配下,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和满足个体的归属需要,运用教育影响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情感互换的过程,包括师生交往的修养、语言修养、教育劳动修养,是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

        4.毕业要求四:教学能力

        4.1 地理教育预见能力:具有在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 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

        4.2 地理教育传导能力: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能力,借助信息传递的媒介,作用、影响和教育学生的。教育传导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语言是教师面向学生传导影响的最主要的根据。教师的语言能力有正式语言能力和非正式语言能力。正式语言能力即符号化的语言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能力和书面语言能力。教师的书面语言力,主要表现在批改作业、课堂板书等活动中。教师的非正式语言能力即体势语言能力,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声音暗示、服装及其他装饰品,是正式语言的补充。

        4.3 地理教学评价能力:能根据地理学科的专业特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独立设计形成性、终结性学生评价体系,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完善。

        5.毕业要求五:班级管理

        5.1 具有班主任常规工作能力:了解中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胜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5.2 班级活动组织能力: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组织与指导班级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

        6.毕业要求六:实践能力

        6.1 具有看图,读图,绘图等教学能力,懂得运用地图并能进行图表的绘制,并通过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6.2 具有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性实践活动,自已动手制作模型,学会观察、体验、模拟情景等实践能力。

        7.毕业要求七:反思能力

        7.1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7.2 理解反思的意义、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能正确认识自我反思在教育实践及其自身发展中的意义。

        7.3 地理教学反思能力:能根据学生反馈、同行评价及对学科的理解,自我诊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

        8.毕业要求八:沟通合作

        8.1 日常沟通交流能力:能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8.2 教育教学团队协作能力:能在教育教学团队中承担好自己的角色,并能与团队其他成员互助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8.3 交流合作指导能力: 能指导学生组建互助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能组织合作研究的教育教学实践团队,探讨解决问题。



       

    • 相关热词搜索: 中学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 人才培养 策划方案 地理
    • 上一篇:2022年庆祝八一建军节活动策划方案合集三篇(2022年)
    • 下一篇:2022年度市政府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策划方案
    • 推荐排行
    • 技术中心建设方案8篇
    • 2022市委市政府健康扶贫攻坚活动策
    • 202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策
    • 4s店五一促销活动方案60篇(精选文
    • 2022年度乡镇网格化管理活动策划方
    • 2023年大学五四青年节活动创意方案1
    • 意识形态培训方案8篇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实施策划方案
    • 2023年党务干部培训方案14篇【完整
    • 食堂消毒方案怎么写7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