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记载着我们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苦难而辉煌的奋斗史,凝聚着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智慧,是全体党员干部的教科书、的营养液、的清醒剂。党员干部要修好“党史”这堂必修课,常学常思、深学细悟、学用结合,从百年党史中坚定信念、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常学常思,保有真诚心,满饮绝对忠诚的信仰之“甜”。从战争年代短短28年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到和平年代脱贫攻坚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1800多名党员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一抹抹共产党员的个人“红”谱写一页页生动可人的鲜活“史”。党员干部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紧扣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苦功夫、硬功夫,补足精神之钙,铸牢信念之魂,把稳思想之舵。要以革命先烈先辈和先进典型为灯塔标杆,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不断赓续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血脉,增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坚定“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政治信仰,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深学细悟,保有敬畏心,品尝左右摇摆的教训之“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百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胜强,无数革命先烈先辈在黑夜里追寻光明,摸着石头过大河,探索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结合的正确道路。这其中既有民族独立、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也有左倾激进冒险机会主义、右倾保守投降主义的挫折教训。党员干部要深入触摸党史细节,吸取党史经验教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细细品味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辛辣教训。要积极追寻党史足迹,把握党史脉络和历史规律,坚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把党的历史搞清楚,把党在历所走的路搞清楚,把党今后要走的路搞清楚。
学用结合,保有开拓心,历经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苦”。历史是今天的过去,今天是历史的延伸。我们既是党史的学习者,更是党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开拓者。党员干部要在党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经常学、深入学、反复学,坚持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进方向,深植厚培“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做好、实事做实,善做伟大事业中的螺丝钉、铺路石,把自己的涓滴之力汇入全党全国发展壮大的磅礴伟力之中。要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干事胸怀,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劲头,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披坚执锐、真抓实干,不断增强谋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续写和创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党史篇章。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集奋斗伟力,为助推天津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党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述、回答了为什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怎么样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根本性问题,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永立说,聆听大会最深刻的感受是,要在深入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自觉做到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市委党校(党史研究室)高度重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门抽调骨干教师参加市委组织的党史宣讲团,在校内有计划举办党史大讲堂,同时还准备采取举办研讨会、拍摄电视专题片、编写党史书籍等形式,发挥职能作用,助力党史学习教育在我市的深入开展。”王永立说。
在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杨彧看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推动全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最佳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杨彧说,在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在学习教育中,我们要善于把党的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运用到当前党建实际工作中来,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春节假期,阖家团圆。全市民政工作者却如往常一样坚守岗位,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众送去关爱,让他们迎着希望载着幸福走进新一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从党史中,我们可以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厚植为民情怀。”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松林说,民政系统一定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通过学习党史,把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干事创业、勇担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把社会救助的网织得更密,把大城市养老的服务做得更精,把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夯得更实,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民生福祉送进千家万户,为民生托底,让民心更暖。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革命史、奋斗史,犹如导航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成为“青马工程”学员后,学习党史就成了中国民航大学2021级学生邓宏勋学业的一部分。 “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大公无私,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的默默付出,廖俊波甘做人民‘樵夫’的实干作风……党史的一字一句,都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断重温党史,让邓宏勋心中多了一份责任担当,春节没有回家过年的他,主动申请延长在津南区咸水沽镇的实践锻炼,加入了区防疫应急青年志愿服务队,“我要在学习黄金期多多汲取党史智慧,把党史的学习融入生活、融入实践,为将来投入基层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积势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