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五篇【完整版】
    • 发布时间:2023-01-13 17:30:08 | 来源:网友投稿
    •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1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雄伟地刻画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  “日照香炉生紫烟。”日照,阳光照射。香炉,香炉峰,一座高峰,因为峰是尖圆形的,上面云雾缭绕,所以叫香炉峰。从这四个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庐山瀑布》读后感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五篇【完整版】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1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雄伟地刻画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

        “日照香炉生紫烟。”日照,阳光照射。香炉,香炉峰,一座高峰,因为峰是尖圆形的,上面云雾缭绕,所以叫香炉峰。从这四个字中,可以看出阳光照射着香炉十分神奇而美丽。生紫烟,一个“生”字,形象地描绘出山间烟云的冉冉上升,袅袅浮游,把香炉写得像仙境一样。紫烟,紫色的烟雾。“遥看瀑布挂前川。”你们看,李白不仅把周围的山写出来了,而且还把最壮观的景色:“瀑布,”写了出来。挂前川,瀑布好像一匹白绢挂在山前。遥看,为什么要遥看呢?噢,是为了能看到瀑布的整体,假如在近看的话,看不到瀑布的顶。

        “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像飞一样的流下来。直下,直落。三千尺,好像有三千尺长,突出了李白写这首诗很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恍惚觉得那银河从九天倾泻到了人间。

        全诗四句共用二十八个字,极为刻画了瀑布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观,抒发了诗仙李白对祖国河山充满了热爱激情。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2

        黄老师执教的《望庐山瀑布》一课,向我们呈现了完整的古诗教学流程。

        从课始的读题、释题到逐句理解诗意再到古诗的朗读,看得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虽然是二年级,但课堂上黄老师注重对学生学习古诗方法的渗透:结合课件上的图片和词语手册中的字义,让学生尝试着说说。同时注意古诗的深层理解和拓展,如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三千尺后的泛指的拓展,以及最后描写瀑布的.诗句的拓展,黄老师是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个人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教材的处理更适合高年级的学生,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面应该有一定的难度。

        低段的古诗教学应该是以朗读为主,一开始的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对诗意的一个大概的理解,再到最后的感情朗读,读时注意朗读的面以及点,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这样可能更适合低段的孩子。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3

        我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

        他把山上的云雾比作“香炉生紫烟”,让人如入仙境。他远远地望着瀑布,仿佛看见一个银色的帘子从天而降。这帘子挂在这里多久了呢?也许是几万年了吧!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从这首诗中,我感受到了诗人李白旷达的胸怀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他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瀑布的美,从人间写到了天上,从眼前写到了梦幻。祖国山川的美好全都被写下来了。

        我要好好向他学习,用美好的诗句歌颂伟大的祖国。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4

        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戌镇,归洪州大都督府统辖。这诗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

        张九龄在此之前,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开元十一年(723),张说为宰相,张九龄深受器重,引为本家,擢任中书舍人。开元十四年,张说被劾罢相,他也贬为太常少卿。不久,出为冀州刺史。他上疏固请改授江南一州,以便照顾家乡年老的母亲。唐玄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旧唐书·张九龄传》)。这是一段使他对朝廷深为感戴的曲折遭遇。骤失宰相的依靠,却获皇帝的恩遇,说明他的才德经受了考验。为此,他踌躇满志,在诗中微妙地表达了这种情怀。

        这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与天相映,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而寓比寄兴,景中有人,象外有音,节奏舒展,情调悠扬,赏风景而自怜,写山水以抒怀,又处处显示着诗人为自己写照。

        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次联写瀑布的风姿: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但诗人以其神写其貌,形容瀑布是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气,其风姿多么豪放有力,泰然自如,三联写瀑布的神采声威。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其响若风雨,声威远播。末联赞叹瀑布的境界:庐山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特出。它与天空连成一气,真是天地和谐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宏阔大。《易·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此用其词,显然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负。

        但总起来看,诗中所写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这不正是诗人遭遇和情怀的绝妙的形象比喻吗?所以他在摄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选择什么语言,表现什么特点,实则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怀来取舍的。这也是本诗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诗人自我化身,则比喻与被比者一体,其比兴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凿痕迹。

        作为一首山水诗,它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乍一读,它好象只是在描写、赞美瀑布景象,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稍加吟味,则可感觉其中蕴激情,怀壮志,显出诗人胸襟开阔,风度豪放,豪情满怀,其艺术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诗言志”,山水即人,这首山水诗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5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一天大诗人李白出去游玩时,听朋友说:庐山风景很好,于是李白就乘坐马车来到庐山脚下,李白在庐山脚下向上看,山顶在云中诺隐诺现,李白想山脚下就这么美,李白想走上山时,突然看见有人在山边的小屋里,李白走了过去,想向那人问上山的路,那人很好心,把上山的路告诉李白,李白知道上山的路后,就一步一步地走上山去,李白在山中看到了一些奇花异草,李白一步一步地向庐山深处走去,李白突然听到了瀑布的隆隆声,又看见旁边有一条小溪,李白再往庐山深处走去,李白又走过了一片森林,突然在李白的面前出现了一条瀑布,李白站在瀑布旁边往下看下面不知道有多少深,李白所站之处离山脚不知道有多少丈。李白站在瀑布边瀑布的谁都会紧到他脸上。李白下山去。李白在山下看瀑布就像从天流下来的。

        这就是我的《望庐山瀑布》的想象。

    • 相关热词搜索: 庐山 读后感 瀑布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五篇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1 《望庐山瀑布》读后感100字
    • 上一篇:英雄垂暮《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3篇【精选推荐】
    • 下一篇:《木偶森林》读后感500字五篇
    • 推荐排行
    • 党史读后感多篇8篇
    • 2023年度青铜葵花读后感作文小标题(
    • 六年级上册读后感6篇
    • 灰姑娘的读后感7篇
    • 2023年沁园春雪读后感4篇
    • 红与黑读后感800字范本合集【精选推
    • 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7篇
    • 抗击新冠肺炎英雄事迹读后感(全文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
    • 过年读后感日记300字4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