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之后的中国第三次举办的奥运赛事。
北京张家口奥运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也是继1952年挪威的奥斯陆之后时隔整整70年后第二个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
2017年12月15日20时22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正式亮相。
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2月25日晚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闭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接过奥运会会旗,标志着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2018年8月8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2022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Future)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主题口号。英文“Together for a SharedFuture”由5个英文单词组成。
2020年5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启动了主题口号的征集创作工作。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体现了团结和集体的力量,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以及追求世界统一、和平与进步的目标。
这句口号还考虑到残奥会的关键价值观,尤其是残奥会在促进更具包容性社会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雪容融(Shuey Rhon Rhon),是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其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主色调为红色,头顶有如意环与外围的剪纸图案,面部带有不规则形状的雪块,身体可以向外散发光芒。
2019年8月21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简称北京冬奥组委)确定选用雪容融为冬残奥会吉祥物。2019年9月17日,吉祥物雪容融正式对外公布。雪容融的整体造型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吉祥物灯笼外形的发光属性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主题口号:
1.中文:一起向未来
2.英文: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3.意义: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发出的声音是汇聚、是共享、是未来。
“一起(Together)”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for a SharedFuture)”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
“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主办国、主办城市的独特文化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为了充分表达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愿景和目标,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主题口号,北京冬奥组委自2020年5月起启动了主题口号创作征集工作,通过定向委托创作的方式,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征集主题口号创意,后经过多轮评审,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意见,并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取得一致后,最终决定将“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for a Shared Future”)作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