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国宝—大熊猫》优秀9篇【通用文档】
    • 发布时间:2023-11-22 16:40:06 | 来源:网友投稿
    • 《国宝—大熊猫》优秀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生动。3、调查研究,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二、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宝—大熊猫》优秀9篇,供大家参考。

      《国宝—大熊猫》优秀9篇

      《国宝—大熊猫》优秀篇1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3、调查研究,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3、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4、形象生动的说明;

      三、教学设想:

      5、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

      6、运用多媒体教学;

      7、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8、课时安排:一教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珍奇可爱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学生自由回答)

      2、播放大熊猫影片,让学生对大熊猫有个初步了解。

      3、从题目中找出大熊猫的特点。

      明确:珍贵

      4、阅读课文:

      思考:(1)大熊猫为什么珍贵?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板书:

      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

      活化石

      (2)文中哪些语句分别表现这些特点。请用适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出来。

      5、品读课文:

      思考:作者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珍贵?

      (1)出示幻灯片:比较课文第6段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讨论这段文字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

      (2)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加以品析,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注:学生相互评价)

      6、归纳总结:如何增强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明确:(1)、准确使用形容词和动词,增强说明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巧妙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

      (3)、科学使用副词增强说明文的准确性。

      7、学以致用:

      请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以第一人称来介绍大熊猫。

      1、我的家族史

      2、我的“家”

      3、我的明星路

      4、我的特殊身份

      5、我的饮食习惯

      6、自拟题

      (提示:尽量运用自己语言)

      8、进一步明确大熊猫生活现状

      9、请你自己设计一份拯救大熊猫的倡议书

      格式:

      倡议书

      保护大熊猫的原因:

      我们该怎样去做:

      倡议人:

      时间:

      10、教师总结:

      向全社会呼吁:关注保护野生动物

      五、板书设计:

      国宝― m..com ―大熊猫

      体态可爱

      珍贵数量稀少

      活化石

      保护

      六、作业:

      搜集一些野生动物的图片,并用数字表明它们过去和现在的数量,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它们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国宝—大熊猫》优秀篇2

      ①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习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了。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②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③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

      ④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⑤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⑥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现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⑦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选自叶永烈《国宝——大熊猫》,有删节)

      1、理清全文的思路,根据③~④段的内容,把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完整。(3分)

      大熊猫名称的由来 大熊猫的性情与繁殖 大熊猫珍贵的原因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原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3分)

      A.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B.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C.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

      D.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3、结合全文内容,请写出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的原因。(4分)

      答: 参考答案:

      1、大熊猫的饮食习惯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生活习性) 2、 D

      3、大熊猫是有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几百万年来,它的形态结构变化不大;对研究古代哺乳动物有珍贵的价值。

      《国宝—大熊猫》优秀篇3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

      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 门类? 分布?? 食物?? 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明确写作要求

      (1) 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 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 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介绍国宝大熊猫

      整理信息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国宝—大熊猫》优秀篇4

      国宝大熊猫(节选)

      ①大熊猫如今分布地域十分狭窄,仅见于我国四川省的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甘肃省的南缘和陕西省秦岭南麓等海拔20xx~3500米的崇山峻岭。那里的森林地带人烟稀少,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高耸入云,但也有连绵不绝的缓坡。山坡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林间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空气潮湿,泉水丰富,到处生长着苔藓,在繁茂的植物中夹杂多种竹类。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

      ②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是“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③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会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④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⑤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两年左右时间。

      小题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列空格填写完整。(3分)

      选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大熊猫的分布地域、生态环境、气候条件, , ,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 。

      小题2:从说明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吃15—20公斤竹子。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小题4:大熊猫是我国国宝,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名称来历、饮食习惯、繁殖情况(一空1分,共3分)

      小题2:“最少”,表限制,说明了大熊猫的食量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3: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列举了科学的数据,将仔熊猫和小老鼠及熊猫母体比较,具体说明了仔熊猫的少和小,从而说明了大熊猫繁殖率低且不易成活。(2分)。

      小题4:略

      试题分析:

      小题1:第1段介绍的是“分布地域、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第2段介绍的是“名称来历”,第3段介绍的是“饮食习惯”,第4段介绍的是“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第5段介绍的是“繁殖情况”。

      小题2:(1)为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经常用一些表限制的副词,如本句中,就用了“至少”一词,说明了大熊猫的食量大这一特征。

      小题3:为了突出大熊猫不易成活且繁殖率低这一特点,作者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特点。

      小题4:根据大熊猫的特点来设计保护它们的方案即可。如:(1)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破坏行为;(2)加强宣传、执法和惩处力度;(3)人工饲养和繁殖;(4)建立竹子走廊,保证熊猫的食物。

      《国宝—大熊猫》优秀篇5

      活动目标:

      1.萌发珍爱大熊猫的情感和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2.学习从头到尾观察动物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

      3.知道大熊猫是中国国宝,认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难点:能有序观察,语句完整地讲述大熊猫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教具:课件

      心理准备: 活动前幼儿初步熟悉熊猫(如外貌、熊猫是国宝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谜语形式引出主题,让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动脑猜出谜底,并激发幼儿对本活动主题的兴趣。“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谜底:大熊猫)

      二、展开

      1.观看大熊猫图片展,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借观看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图片的过程,通过引导性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在回答的过程中采取请幼儿先讨论后回答的方式,并适时引导幼儿学习从头部开始观察的方法和帮助幼儿以完整地语句回答问题。

      提问:“大熊猫长得什么样?”“身上有什么颜色?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

      2.利用图片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通过观察图片上所呈现的信息,以及老师引导性的提问,让幼儿讨论发言,帮助幼儿了解并总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提问:(1)“大熊猫喜欢吃什么?”(2)“它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3)“大熊猫有什么本领?”(4)“熊猫妈 妈是怎样照顾熊猫宝宝的?”

      小结:大熊猫是食草动物,最喜欢吃竹叶;它们喜欢生活在山谷深??;熊猫最大的本领是爬树,以此来躲避敌人;熊猫妈 妈每次只能照顾好一个熊猫宝宝。

      3.经验讲述《我知道的大熊猫》

      让幼儿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小伙伴们分享,用适当的提问帮助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并知道大熊猫是国宝产生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提问:(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大熊猫?熊猫在干什么?为什么说大熊猫是国宝?”等(2)大熊猫是“国宝”,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它?

      小结: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为了保护大熊猫,人类在大熊猫生活的地方建立了保护区,不随便到这里来干扰熊猫;建立了森林警察队伍,不让坏人捕杀大熊猫,还建立了大熊猫饲养基地,人工喂养大熊猫。

      4.意愿添画,给大熊猫送礼物。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画纸上添画竹叶、水果、玩具等作为礼物送给大熊猫。

      三、结束

      1.活动延伸:(1)利用大型玩具让幼儿体验像大熊猫一样攀登的乐趣(2)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国其他珍稀动物的资料。

      2.活动评价:(1)幼儿认真观察(2)幼儿大胆发言

      《国宝—大熊猫》优秀篇6

      教学内容简介:

      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叶永烈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用准确、生动、风趣的语言,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掌握说明方法,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培养搜集、筛选、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4、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预习指导:

      1、朗读课文,查字、词典识生字新词。要做到“三看一查”。“三看”:看课文,看课下注释,看“探究·练习”;“一查”:查工具书。如本文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差”、“仔”、“将”的不同读音等等。(做在词语本上)

      2、再读课文,①画出能代表大熊猫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并写上旁注。②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写出每一自然段的大意。③用直线画出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写出说明顺序。(做在课本上)

      3、三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写出文章结构提纲。这是学习如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最好方法。(做在课堂问题本上)

      二、课时安排: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以检测预习为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成为国宝的原因,培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明确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

      第二课时:用课内阅读同步训练带动课外阅读能力训练,掌握说明方法,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种濒危动物……国宝大熊猫。

      1、展示11张熊猫图片然后板书:十七国宝——大熊猫 叶永

      烈 科普说明文

      2、作者简介

      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小说作品颇多,其中中篇科幻《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

      3、解释标题,进入课文 国宝——————解释说明——————————大熊猫

      点明说明重点 说明对象

      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

      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国宝究竟是什么?

      4、疏通字词(1、2):

      企qǐ盼 嬉xī戏 憨hān态可掬 悠yōu然自得 漫màn不经心 笨拙zhuō喇叭

      最负盛名 濒bīn危古籍獏m上林苑yuàn 温驯xùn频频出访殊shū荣璀cuǐ璨càn痛悼dào 岷mín山 邛qióng崃lái山南麓lù崇山峻岭连绵不绝 云雾缭绕烟波浩瀚hàn北碚bèi弃荤hūn食素纤xiān维栖qī息 性情孤僻pì分娩miǎn 翌yì日诞dàn生 哺bǔ乳 拯zhěng救繁衍yǎn

      二、讨论学习

      三、研读语段(1--7)段

      <一>、1、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国宝大熊猫,请在文段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

      <二>、拼读赏析

      1、文中对大熊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现在,就让我们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说说欣赏的原因。

      [妙句○4]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用四个“有时”构成比较整齐的排比句,分别写它直立,啃竹枝,打滚和玩耍。“状似舞蹈”的比喻,“悠然自得”“漫不经心”的拟人手法,“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的描摹, 介绍大熊猫喜欢嬉戏。都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大熊猫的“体态可爱”?憨态可掬”的特征。 也流露了作者的无比喜爱之情。】

      2、开头三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开头三段主要写大熊猫在德国受到“贵宾” 待遇。安排在开头,引出说明对象,既从侧面说明大熊猫的珍贵。又可以吸引读者。】

      3、比较课文第6段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讨论这段文字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相同点:内容相同。

      (1)、这两段文字都是属说明性的文字,说明的同一个对象——大熊猫。

      (2)、都介绍了大熊猫的体态、尾巴、毛色等方面的特点。

      不同点:语言运用的不同。

      A、课文在语言表达上不仅运用了说明, 还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在修辞上运用了拟人、比喻。【比如:大熊猫体态、尾巴、四肢用了生动、形象的形容词“丰满”“短秃”“粗壮”来描写。】还加上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大熊猫的可爱。比《辞海》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

      B、《辞海》中的大熊猫,语言只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简洁平实。

      4、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第5段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主要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尔雅》、《上林赋》等古籍中的关于大熊猫的记载,进一步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由来已久的特点,更具有说服力【增强说服力】。

      5、第7段主要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主要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作者以日本形成的“熊猫热”为例(举了熊猫在日本大受欢迎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在国际上的轰动效应的盛况,由点到面地表现我国大熊猫在国外受到的欢迎,从而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

      四、阅读(8--16)段,答题

      1、第8段在文章有什么作用?【过渡、承上启下】

      2、选文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宝这一中心,运用顺序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分布地域、生活环境、名称的由来、 食竹习惯、食量大 、 活动范围、生活习性 、 繁殖、生长状况 等情况

      3、结合全文

      说说大熊猫珍贵的主要原因。

      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 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动物的珍贵价值

      4、第11段中“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不能删去。 “最少”是“至少”的意思,有限制作用。【它比较客观地】说明了熊猫每昼夜的竹子食用量;删除后意思的表达就绝对化了【容易被理解为每天只食用15到20公斤】。这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5、第12段中描写熊猫外形看似笨重,爬树却挺高明。请你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结合具体的词语来分析)作者准确精当地使用了形容词和动词,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如:“笨重肥大”、“摇摇晃晃”同爬树“高明”、“非常灵敏”、“高高”形成对比, 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 突出了它的可爱、机警、灵活。 动词“躲藏”突出了它的温驯、机警的特点, 副词两个“非常”强调了它自卫反应的灵敏和爬树本领的高超。

      6、第13段中“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刚生的熊猫小得出奇,从而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的特点,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珍贵。】

      7、第15段叙写了西班牙国王的一件喜事,有什么用意?

      A、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产仔是大喜事。B、突出了人工繁殖大熊猫的重大意义以及大熊猫的珍贵。C、另外在说明中穿插了这个生动的故事,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使文章更有可读性。

      8、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请你谈谈熊猫被推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理由。

      【因为作为国宝的熊猫来自广袤的森林,熊猫追求新鲜,充满力量,无拘无束,是个可爱的动物。无论走到哪里,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笑声。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 】

      五、讨论:根据我们今天所学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请谈谈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保护大熊猫(1)、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人类破坏性行为,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体制,兴建自然保护区,提高保护大熊猫意识。(2)、兴建竹子走廊。如二处栖息地相距过远,可兴建成走廊以连接 各大小栖息地,增加大熊猫的流动性。(3)、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可对大熊猫作出多项研究。例如,食物研究、食物营养方面、及人工授孕等研究。协助拯救大熊猫。……】

      1、请你自己设计一份拯救大熊猫的倡议书

      倡 仪 书

      2、拯救大熊猫倡议书

      人类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似乎淡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淡忘了人与动物与大自然之间不可能割断的亲密关系。目前大熊猫正以极为稀少的数量侥幸存世的局面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和人民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地投入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工作,以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开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猫摆脱濒危的境地,得以永续繁衍,与人类共存。

      让全世界的朋友们携起手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的邻居--大熊猫。 让我们同在一个地球!

      3、小结:

      (1)、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2)、全文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3)、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大熊猫的可爱、珍贵等特点

      (4)、为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作者准确使用了形容词、动词 , 还运用了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大熊猫可爱、机警等特点。

      六、资料两束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 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现在不足7万只,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只的速度被猎杀;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现在不足20头;野外生存的东北虎长白山仅残存不足8头……保护野生动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据统计,去年全球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总金额高达50亿美元,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于野生动物活体的贩卖以及野生动物皮毛、药材和其他制品。野生动物的皮毛、骨架主要被用作非法加工成装饰品、奢侈品,这方面带来的非法收入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附录》的野生动物已经由1975年的不到500种增加到了4847种,也就是说,25年的时间内,在野生动物贸易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已经有4500多种野生动物被推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试试看

      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一条有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

      七、小练笔

      学习本课写法,结合日常观察,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可介绍它的总体特点,可从外形、动作形态、生活习性、用途等方面来介绍它。如: 晒太阳的小猫、警觉的

      小狗、争食的猪娃……

      《国宝—大熊猫》优秀篇7

      1、珍稀,全球的分布范围极小,数量少。熊猫只分布于中国,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到第二阶梯俯冲地带的山区的中段(长江黄河之间)。毋庸置疑,一个物种如果稀少就珍贵。此外,繁殖率低也给珍稀性推波助澜。

      看看反例,大鲵、扬子鳄这种动物,一旦人工保护到位,每窝产子量大,数量立即指数飙升,如果人工提高成活率,很快扩到烂大街的程度都不难。

      2、独特,独占亚科。熊科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北极熊和棕熊都是独霸一方,而熊猫是这个霸主团体中最为特殊的一员,熊科就现存两大分支,一支是熊猫,一支是其它熊。

      活化石不是盖的。相较起来,华南虎地位就平常得多:华南虎只是虎的一个亚种,而整个虎,也只是豹属五兄弟之一,再往外,还要加上个云豹属才构成了豹亚科。

      3、体重大,体型大、速度与力量都属顶级。体型大就说明它在生态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熊猫代表了该区域的原始生态,被称为伞物种。体型大太重要了,每次发现一种新的体重超过人类的物种,都是轰动世界的。与此相反,现在不断在某雨林发现新种蛙、蝶、龟,是没太大响动的。亦或是,发现某个大型动物的亚种足够独特,因而升格为新种,但这种情况就不够新了。再说熊猫的奔跑速度、咬合力、爬树能力,等等都表明熊猫不是池中物,让人肃然起敬。

      大家通常会认为熊猫笨笨的,但熊猫的爬树能力也属于动物界顶级。打个比方,幼年狮虎能轻易上树,但成年就比较困难,只能上大分叉的树,因为大体重是对爬树能力的真正考验。体重显著超过人类的动物能轻易上树的屈指可数,所以说熊猫在这方面是强过大多数生物的。

      4、可爱,天生憨憨。熊猫的憨态、大眼圈、黑白分明的颜色,这些构成的外貌欢迎程度远超其他熊。平常最常见的毛绒玩具泰迪熊,做的很萌,但其实和野生熊的本色差距非常大,而熊猫根本是本色出演。

      绝大多数比较萌的野生动物,如果不佛系,都非常警惕,只有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会把萌态坦然示人。但考虑到通常的食物链顶端动物都让人畏惧,熊猫是唯一一个把敢于宣示萌态与亲切无害巧妙地平衡起来的神奇物种,另外熊猫作为罕见的食肉动物中的素食者,也赢得了更多爱心。

      5、独占。现今全部熊猫个体都属于中国。只有两个例外,过去赠送给墨西哥的熊猫,还有两只雌性后代活着,但也太老不能生育了,已经完全控制了。这一点也很重要,垄断就造成绝对控制,而且叠加前几个优点,垄断的价值翻倍效应能够达到恐怖的程度。如果把中国的各个物种,按照珍稀程度+遗传与生态重要性+人文感观三个参数加权打分,熊猫这种全强无瑕疵的逆天存在,能把排第二动物甩几条大街去。

      如果把世界各国的独特物种进行排序,熊猫也应该是榜首。一些物种要么是多国共有,要么根本不稀少,一些物种要么个体太渺小,要么品类呈现系列化,比如澳洲有袋类200种、新西兰奇鸟n种、马达加斯加狐猴100种。而熊猫就是一个矫矫不群的独特代表。最关键的是,熊猫长得好看啊!

      《国宝—大熊猫》优秀篇8

      《 国宝――大熊猫》阅读原文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

      有着“活化石”之称。

      选自叶永烈《国宝――大熊猫》,有删节。

      《 国宝――大熊猫》阅读题目

      15、选文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一中心,运用 顺序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名称的由来、 、 、 等情况。(2分)

      16、结合全文说说大熊猫珍贵的主要原因。(2分)

      17、“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2分)

      18、选文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2分)

      19、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请你谈谈熊猫被推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理由。(2分)

      《 国宝――大熊猫》阅读答案

      15、逻辑 食用习惯 活动范围 繁殖、生长状况 (2分,正确一处0.5分)

      16、 它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 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动物的珍贵价值(2分,前两点各0.5分,后一点1分)

      17、 不能删去。原因:“最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它比较客观地说明了熊猫每昼夜的竹子食用量,删除后意思的表达就绝对化了,容易被理解为每天只食用15到20公斤。(2分,答出不能删1分,说对原因1分)

      18、 例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作用: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珍贵。(2分,答出一种说明方法1分,答对说明作用1分)

      19、因为作为 国宝的熊猫来自广袤的森林,熊猫追求新鲜,充满力量,无拘无束,是个可爱的动物,无论走到哪里,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笑声。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国宝—大熊猫》优秀篇9

      因为大熊猫中国独有,数量稀少,濒临灭绝。大熊猫还是生物界的活化石,对于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地球的环境变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20-30年。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大约在一百万年前,它们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和北京等地区,在云南、四川、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也有它们的踪迹,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 相关热词搜索: 大熊猫 国宝 优秀 国宝大熊猫内容 国宝大熊猫优秀范文 国宝大熊猫阅读短文答案 写作《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相关内容 国宝大熊猫优质课视频 国宝大熊猫相关资料视频 国宝大熊猫大作 国宝大熊猫讲评 大熊猫国宝的作品
    • 上一篇:群众意见表4篇
    • 下一篇:简易采购协议书7篇(完整文档)
    • 推荐排行
    • 党委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4篇
    • 党章第七章党的纪律心得13篇
    • 教育系统“护蕾行动”工作方案6篇
    • 2022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3篇
    • 2022年社区党委会议记录9篇
    • 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5篇
    • 派出所党支部6月份党小组会议8篇
    • 党支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
    • 领导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6篇
    • 党员公开承诺情况登记台帐1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