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听党的故事感悟9篇
    • 发布时间:2022-08-25 13:25:22 | 来源:网友投稿
    • 听党的故事感悟9篇

      听党的故事感悟篇1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100载栉风沐雨,100载砥砺前行,每一圈年轮,都记载着征程,每一首歌曲,都颂扬着辉煌。镰刀和铁锤的炽热,将信仰刻在波涛之上。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从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漫漫,到如今开辟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艰苦创业,在这块红色的沃土上响应人民号召,扛起历史使命。今日之中国,接续昨日的荣光,开启明天的希冀,处处澎湃着党的动人乐章。今天,唱支赞歌给党听!听党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熟悉的歌词历久弥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滚烫的歌词,饱满的热情,响遍了大江南北。细细品味歌词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党还是那面迎风飘扬的鲜红旗帜,那盏指引方向的领航明灯。1921年,一艘载着真理之光和民族重托的游船在烟雨蒙蒙的嘉兴南湖轻轻地拨动历史的双桨,13位代表冒着生命危险低沉而饱满地喊出了“中国共产党”。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惊雷,引燃战士的激情,聚拢优秀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能不能听党话,学习党章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00年的伟大实践和历史巨变昭示我们,在前进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听党话,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感党恩,“mi so la mi so la so mi do re”,悦耳的旋律久久不忘“mi so lami so la so mi do re,愉快的歌声满天飞”,100年来,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奏响“人民至上”的主旋律。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组织农会,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游击队,还是改革开放之初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今天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党始终把自己当作实现群众利益的工具,密切联系群众,获得无穷的前行力量。是它让一个“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国家,走上强盛的道路;一个“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的民族,迎来复兴的曙光;亿万“为奴隶、为牛马、为羊犬”的人民,实现小康的梦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响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响彻中华大地,年均减贫超过1300万人的历史成就让人惊叹。和平时期,危难时刻,每一步脚印,每一份成绩,每一幅篇章,都饱含着党为人民当家做主勇担责任的初心和使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英勇事迹数不胜数,是党带领人民群众伴随着歌声与微笑砥砺前行。跟党走,“闪闪的红星传万代”,动人的歌声经久不息“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铮铮誓言,有着最为生动有力的注脚。一个人的幸福需要实干来托举,一个党和国家的梦想更离不开实干去支撑,社会主义是千秋万代干出来的!“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与党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核司令”程开甲的一片丹心。“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永远跟党走,永远在奋斗”,这是草鞋书记杨善洲的无悔初心。用美好青春谱写新时代之歌的第一书记黄文秀、用生命守护祥和的重庆交巡警杨雪峰、只要心怀暖阳何惧疫情不灭的山东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他们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缩影,习惯说放心,哪怕事事操心;习惯说我来,哪怕危险随时到来,他们每一个名字,都值得书写。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代代共产党人精神根脉薪火相传经久不息,“星星之火”不忘初心跟党走,勇立潮头再奋斗,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倾听“中国歌声”。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一支赞歌献给党,为党庆生,爱您久久,未来可期!

      听党的故事感悟篇2

        1946年10月,国民党撕毁“停战令”,重新在东北燃起战火,集中力量向中共南满根据地发起进攻。战局严重,南满地区党内暴露出严重的意见分歧。外有严重敌情,内有意见纷争,陈云同志自告奋勇,要求到南满工作。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报说:“陈云去南满任书记兼政委,很好,望速去。”

        临危受命的陈云,于1947年2月在南满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严肃提出,必须加强党内团结。他说:任何时候,对待党内的争论,都要有一个原则态度,这就是“老实的态度,是则是,非则非”;“负责的态度,争论事小,原则事大,历史上的事小,现在的工作事大”。4月,在南满分局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陈云再次强调要健全党内生活,加强党的建设,以严肃的原则性去解决无原则的纠纷,并提出党内生活的三条原则。

        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陈云提出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的原则。他认为: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这是应有的原则态度,不是得罪人。否则,就会助长混乱,不能解决问题。被责备者不要一触即跳。“大广播”比“小广播”好,正面讲比背后讲好。是否是事实,一见面就清楚了。

        对于党组织生活,陈云提出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他强调:民主不仅一般需要,在目前情况下有特殊需要。不经大家交换意见,是不可能集中的,形式上集中了也难免出错误。不民主,只集中,必然愈不能集中;多交换意见,反而容易集中。民主又必须集中。个人意见不被采纳,不能生气,也不能不尊重集中的决定。

        对于党员权利和义务,陈云提出允许党内发表不同意见、但必须坚持“四个服从”原则。他指出:每个党员遇到不如意的事和人,就不干工作,或在言论行动上消极,这是不对的。遵守纪律的重要,恰恰是在自己意见不被通过的时候,或者是有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在我们党内,个别党员的利益必须服从于全党的利益。“四个服从”是一个也不能少的。

        这三条原则,使得南满地区党内分歧逐步解决,为南满革命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严肃的党内生活,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法宝。当前,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陈云提出的党内生活“三原则”,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听党的故事感悟篇3

        《担架上拔河》

        1935年2月,为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红三军团五师十五团团长白志文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右肺,进入中央纵队休养连的伤员班被担架抬着随队前进。

        除了白志文外,当时的伤员班有5个人:被炸伤了左胸的团长李寿轩,被炸断了一条腿的师政委钟赤兵,被炸伤了一只脚的师长张宗逊,被炸伤了腰椎的团长文年生,在一次战斗中伤了左腿的团长姚喆,都是伤势很重的重伤员。

        部队渡过金沙江后,彻底把敌人甩在了金沙江的对岸,行军途中歌声笑声也多了起来。虽说伤员班的人员都是团以上干部了,但也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躺着几天不说话,憋得实在难受。

        “白团长,唱支歌子吧?躺得心烦……”李寿轩团长侧躺在担架上对白志文说。听了李团长的话,白志文扯开嗓子唱了起来:“十月里来秋风凉,红军准备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新田、古陂打胜仗!”

        白志文一唱完,立刻就喊:“姚团长的江西民歌唱得好!”钟政委、李团长马上响应,逼得姚团长唱了起来:“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子送给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军哥哥万万岁!”

        听他们这么一闹,伤员班的同志们都扯开喉咙唱了起来。直到大家唱得都没了词,姚团长提议到:“能搞点体育活动就好喽!躺着不动,全身酸疼。”

        白志文灵机一动,顺手把一只拐杖伸到他的担架上说:“咱俩拔河比赛!”姚团长抓住了白志文的拐杖,双方较上了劲。白志文因为肩上有伤,不敢用劲,被姚团长一下子拽下了担架。担架员急忙把白志文扶上去说:“首长,摔坏了,我们可负不起责任。”

        白志文说:“为了不使担架员同志为难,到了宿营地,咱俩再拔,三局二胜!”

        第二天,部队到了一个村子里宿营后,他俩又赛上了,最终还是姚团长把拐杖夺了过去。

      听党的故事感悟篇4

        刘谦初,原名刘德元,1897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县。中学读书时参加了讨伐卖国贼袁世凯的义勇军。1918年考入山东齐鲁大学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因积极宣传爱国思想被反动当局勒令退学。1922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被选为燕大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任股长,兼任政治部刊物《血路》副主编。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刘谦初根据党的指示,先到江苏省委工作,后经上海去福建。1928年9月,在福建省第一次党代会上,他被选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听党的故事感悟篇5

        1929年8月6日,刘谦初经青岛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捕入狱。在国民党济南警备司令部监狱里,敌人用尽了各种威逼利诱的办法,对他施以坐铁笼、上压杠、灌辣椒水等种种酷刑,打得他血肉模糊、遍体鳞伤,但丝毫动摇不了他的意志。就义前夕,刘谦初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望你不要为我悲伤,希你紧记住我的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指党)!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 1931年4月5日,刘谦初戴着沉重的镣铐,高唱着《国际歌》,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4岁。

      听党的故事感悟篇6

        刘谦初,原名刘德元,1897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县。中学读书时参加了讨伐卖国贼袁世凯的义勇军。1918年考入山东齐鲁大学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因积极宣传爱国思想被反动当局勒令退学。1922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被选为燕大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任股长,兼任政治部刊物《血路》副主编。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刘谦初根据党的指示,先到江苏省委工作,后经上海去福建。1928年9月,在福建省第一次党代会上,他被选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听党的故事感悟篇7

        当红军到达金沙江畔后,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兵分三路抢渡金沙江:一路以一军团为左纵队,以龙街渡为渡江方向;二路以三军团为右纵队,以洪门渡为渡江方向;三路以军委纵队和五军团为中央纵队,以皎平渡为渡江方向。三路人马均以最强的急行军速度,赶往各自的渡口。一军团和三军团各自赶到龙街渡和洪门渡,都因没有渡河工具,而被阻在金沙江畔。

        这样,红军全军的目光一下都集中到皎平渡的中央纵队身上。

        刘伯承率领中央纵队干部团三营化装成国民党军,乘守敌疏于防备的情况下,弄到了两只船,当即就把一排人送过江。过江后才知道,川军在皎平渡并没严加设防,仅有一个收税哨卡。当红军战士冲进哨卡时,从酣睡中惊醒的川军官兵还以为是神兵天降。红军战士很快就找到川军的4只船,连同原先的两只船,现在已经有了6只船。

        不久,红军千军万马靠着这6只木船渡过天险金沙江。

        当时是如何迅速而有序地过江的呢?陈云曾回忆说:“一切渡河部队均须听命于渡河司令部。每船有号码。船内规定所载人数及担数,并标明座位次序。不得同时几人上船,只得一路纵队上船。每船除船夫外,尚有一司令员,船中秩序必须听命于这个司令员。”红军的组织能力,除表现于组织秩序外,还与极好地组织船夫密切相关。船夫第一天只有18人,后来增加至27人。工人之所以能增加,由于红军渡河司令部除派党的干部进行宣传工作外,并优给工资。当时每天日夜工资大洋5元。工人“日夜进食六次,每次杀猪。而共党指挥渡河之人员,则每餐之蔬菜只吃青豆”。渡河以后,除工资外,各给船夫大洋30元,因此船夫对红军颇有好感,很多人因此参加了红军。

      听党的故事感悟篇8

        抗美援朝战争河口遗址河口断桥是当年志愿军三大渡江地点之一,它记载着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毛岸英等志愿军将士的丰功伟绩,是丹东地区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老同志们一致表示,通过参观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诞生和发展建立的丰功伟绩感觉非常震撼,要向他们学习,继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再做贡献。鸭绿江断桥气势逼人地横跨在鸭绿江上,向人们展现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也是世人的凭吊历史、缅怀英雄烈士的游览景点。 在这里,我们用手抚摩着当时被轰炸后的痕迹,那一段充满热血的红色记忆不由浮上脑海: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即派兵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我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应朝鲜政府请求,党中央毛主席作出英明的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从此,鸭绿江大桥便承担起抗美援朝、支援前线的交通大动脉。11月8日,美国空军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鸭绿江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而中方一侧残存的四孔,被称为断桥,成为抗美援朝战争永久的历史见证。

      听党的故事感悟篇9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灵魂”,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坚持每天学党史,经常被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一段段令人震撼的情感深深触动,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故事让不断鼓励我坚定理想信念,在不忘初心中行稳致远。

        “半截皮带”里的信仰。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周广才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半截背面烙有“长征记”3 个字的皮带,浓缩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责任使命,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使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必然追求,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半条被子”里的初心。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半条被子”,一半留下的是初心,一半扛上的是使命,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就在于始终不忘饮水思源,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我们要始终牢记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时刻用“半条被子”精神砥砺初心,把群众的诉求和评价当作检验初心的“指示灯”“报警器”,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一个苹果”里的感情。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斗中,八名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里,整整七天没有喝到一口水却互相推让一个苹果。一个苹果在坑道里传了又传、转了又转,到第3圈还没有被吃掉,战士们处在危难关头仍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胜于关爱自己的精神,是崇高的阶级感情,是集体的感情的洪流。这群最可爱的人,为了保家卫国义无反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一定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一根灯芯”里的勤俭。在井冈山时期,按规定夜晚办公可点三根灯芯,可毛主席带头勤俭节约,在一根灯芯的照耀下,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一根灯芯照亮革命的伟大征程,折射出革命前辈艰苦朴素的政治本色,如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越是在这种时刻,我们越要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传承好只点“一根灯芯”的精神,把过“紧日子”的思想延续下去,把乐于吃苦和勤于实践相结合,让人民公仆形象在群众心中熠熠生辉。

    • 相关热词搜索: 感悟 故事 听党的故事感悟9篇作文 听党的故事的感受 听党史故事有感 听党讲故事的感想 听党的故事谈心中感受 聆听党的故事 听党员故事的感受 听党故事感想 听党的故事观后感 讲个故事给党听心得
    • 上一篇:2022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报告(集团公司)
    • 下一篇:老旧小区的常见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6篇
    • 推荐排行
    • 党委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4篇
    • 党章第七章党的纪律心得13篇
    • 教育系统“护蕾行动”工作方案6篇
    • 2022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3篇
    • 2022年社区党委会议记录9篇
    • 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5篇
    • 派出所党支部6月份党小组会议8篇
    • 党支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
    • 领导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6篇
    • 党员公开承诺情况登记台帐1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