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食品生物化学模块七水答案,供大家参考。
食品生物化学模块七水答案
试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A.亮氨酸 B.酪氨酸 C.赖氨酸 D.蛋氨酸 E.苏氨酸 2.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
A.2′3′-磷酸二酯键 B.2′4′-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 D.3′4′-磷酸二酯键 E.3′5′-磷酸二酯键 3.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上含有必需基团的肽段 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酶分子与辅酶结合的部位
D.酶分子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结构区 E.酶分子有丝氨酸残基、二硫键存在的区域 4.下列化合物中,除了哪一种以外都含有高能磷酸键:
A.NAD+ B.ADP C.NADPH D.FMN 5.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磷酸化酶 6.下列哪项叙述符合脂肪酸的 β 氧化:
A.仅在线粒体中进行 B.产生的 NADPH 用于合成脂肪酸 C.被胞浆酶催化 D.产生的 NADPH 用于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 E.需要酰基载体蛋白参与 7.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 B.NADP+ C.FAD D.磷酸吡哆醛 8.下列关于 DNA 复制特点的叙述哪一项错误的:
A.RNA 与 DNA 链共价相连 B.新生 DNA 链沿 5′→3′方向合成 C.DNA 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 D.复制总是定点双向进行的 9.利用操纵子控制酶的合成属于哪一种水平的调节:
A.翻译后加工 B.翻译水平 C.转录后加工 D.转录水平 10.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 tRNA 的作用是:
A.将一个氨基酸连接到另一个氨基酸上 B.把氨基酸带到 mRNA 指定的位置上 C.增加氨基酸的有效浓度 D.将 mRNA 连接到核糖体上
二、填空题 1.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___%,如测得 1 克样品
含氮量为 10mg,则蛋白质含量为 ____%。
2.冰的导热系数在 0℃时近似为同温度下水的导热系数的____倍, 冰的热扩散系数约为水的_____倍,说明在同一环境中,冰比水能更_____ 的改变自身的温度。水和冰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上较大的差异,就导 致了在相同温度下组织材料冻结的速度比解冻的速度_____。
3.糖类的抗氧化性实际上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
4、肉中原来处于还原态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呈______色,形成氧 合肌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时呈______色,形成高铁血红素时呈_______ 色。
5.根据风味产生的刺激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判断 ()1.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化合物。
()2.DNA 是生物遗传物质,RNA 则不是。
()3.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4.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的存在下才能进行。
()5.麦芽糖是由葡萄糖与果糖构成的双糖。
()6.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才能经 β-氧化降解成乙酰 CoA。。
()7.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决定于氨基酸酸的组成和比例。
()8.中心法则概括了 DNA 在信息代谢中的主导作用。
()9.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是同一反应的逆转,所以它们的代谢反应 是可逆的。
()10.人工合成多肽的方向也是从 N 端到 C 端。
四、名词解释 1. 两性离子(dipolarion) 2.米氏常数(Km 值) 3.生物氧化(biological oidation) 4.糖异生 (glycogenolyi) 5.必需脂肪酸(eential fatty acid) 五、问答 1.简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机制。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3.在脂肪酸合成中,乙酰 CoA。羧化酶起什么作用? 4.核酸酶包括哪几种主要类型? 5.简述 tRNA 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一、选择题
1.B:人(或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甲硫氨 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 8 种,酪氨酸不是必 需氨基酸。
2.E:核苷酸是通过 3`5`-磷酸二酯键连结成多核苷酸链的。
3.D:酶活性中心有一个结合部位和一个催化部位,分别决定专一性 和催化效率,是酶分子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性小区域。
4.D:NAD+和 NADPH 的内部都含有 ADP 基团,因此与 ADP 一样都含有 高能磷酸键,烯醇式丙酮酸磷酸也含有高能磷酸键,只有 FMN 没有高能磷 酸键。
5.B:该步骤是不可逆步骤逆反应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6.A:脂肪酸 β-氧化酶系分布于线粒体基质内。酰基载体蛋白是脂 肪酸合成酶系的蛋白辅酶。脂肪酸 β-氧化生成 NADH,而葡萄糖转变成丙 酮酸需要 NAD+。
7.D:A、B 和 C 通常作为脱氢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可作为转氨酶、 脱羧酶和消旋酶的辅酶。
8.E:DNA 是由 DNA 聚合酶Ⅲ复合体复制的。该酶催化脱氧三磷酸核 苷以核苷酸的形式加到 RNA 引物链上,选择只能与亲链 DNA 碱基互补配对 的核苷酸参入。参入的第一个脱氧核苷酸以共价的磷酸二酯键与引物核苷 酸相连。链的生长总是从 5′向 3′延伸的。DNA 复制开始于特异起始点, 定点双向进行。
9。D:操纵子在酶合成的调节中是通过操纵基因的开闭来控制结构基 因表达的,所以是转录水平的调节。细胞中酶的数量也可以通过其它三种 途径进行调节。
10.B:TRNA 分子的 3ˊ端的碱基顺序是—CCA,“活化”的氨基酸的 羧基连接到 3ˊ末端腺苷的核糖 3ˊ-OH 上,形成氨酰-tRNA。
二、填空题 1.16;6。25
2.4;5;快;快 3、糖溶液中氧气的溶解度降低 4.紫红;鲜红;棕黑 5.化学感觉;物理感觉;心理感觉 6.天然存在的毒素;生物污染的毒素 三、判断 1.错: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化合物,其它氨基酸与茚三酮 反应产生蓝色化合物。
2.错:RNA 也是生命的遗传物质。
3.错: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是有关的,当其它反应条件满 足时,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4.错:只要有合适的电子受体,生物氧化就能进行。
5.错:麦芽糖是葡萄糖与葡萄糖构成的双糖。
6。错:
7.对:摄入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蛋白质中必需 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必需氨基酸的组成齐全,且比例合理的蛋白质营养 价值高。
8.对
9。错: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虽然是同一反应的逆转,但它们各自的 代谢途径不完全相同,如在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有三步反应是不可逆的,在糖异生过程中需要由其它的途径或酶来代替。
10.错:人工合成多肽的方向正好与体内的多肽链延伸的方向相反, 是从 C 端到 N 端。
四、名词解释
1、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又 称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2.米氏常数(Km 值):用Km 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 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 M 或 mM)。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 和酶浓度的影响。
3.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 物氧化。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 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 化变成 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 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 CO2 和 H2O 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 ADP 转变 成 ATP。
4.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 萄糖的过程。
5.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 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 麻酸,花生四烯酸。
五、问答
1、答:
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稳定的作用力是次级键,此外,二硫键也起一定 的作用。当一些因素破坏了这些作用力时,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即遭到破坏, 引起变性。
2.答:
按 Waton-Crick 模型,DNA 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 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 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 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 2nm,碱基 堆积距离为 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 36°,每对螺旋由 10 对碱基 组成;碱基按 A=T,G≡C 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 DNA 结构稳 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3.答:
在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脂肪酸碳链的延长需要丙二酸单酰 CoA。
乙酰 CoA 羧化酶的作用就是催化乙酰 CoA 和 HCO3-合成丙二酸单酰 CoA, 为脂肪酸合成提供三碳化合物。乙酰 CoA 羧化酶催化反应(略)。乙酰
CoA 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反应中的一种限速调节酶,它受柠檬酸的激活, 但受棕榈酸的反馈抑制。
4.答:
(1)脱氧核糖核酸酶(DNae):作用于 DNA 分子。
(2)核糖核酸酶(DNae):作用于 RNA 分子。
(3)核酸外切酶:作用于多核苷酸链末端的核酸酶,包括 3′核酸 外切酶和 5′核酸外切酶。
(4)核酸内切酶:作用于多核苷酸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包 括碱基专一性核酸内切酶和碱基序列专一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 酶)。
5.答:
在蛋白质合成中,tRNA 起着运载氨基酸的作用,将氨基酸按照 mRNA 链上的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顺序搬运到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的特 定部位。tRNA 是多肽链和 mRNA 之间的重要转换器。①其 3ˊ端接受活化 的氨基酸,形成氨酰-tRNA②tRNA 上反密码子识别 mRNA 链上的密码子③ 合成多肽链时,多肽链通过 tRNA 暂时结合在核糖体的正确位置上,直至 合成终止后多肽链才从核糖体上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