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三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优秀(精选文档)
    • 发布时间:2022-12-07 21:40:03 | 来源:网友投稿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优秀(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三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优秀(精选文档)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三下语文第一课 古诗三首优秀教案篇一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想像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想象意境,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想像能力。

      (一)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1、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苏州市)人。绍兴二十四年(1164)进士。孝宗时出使金国,表现出不畏*的凛然气节。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他是南宋诗人之一,为“中兴四大家”之一。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他的词,所涉及的生活面不及诗歌广阔;
      文字精美,音节谐婉,与婉约派一脉相通。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2、释题:“兴”是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3、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试读全诗,回答上面问题。

      5、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其一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⑥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其二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④蛱(jiá)蝶:蝴蝶。

      6、解释全诗:

      其一: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担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其二: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
      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7、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8、资料:《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9、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这首诗以一个老翁的口吻,写初夏时节乡村劳动的繁忙。成年的“村庄儿女”们,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不是耘田就是绩麻,没有一个闲人,没有一点闲工夫。而那些不懂事的“童孙”们呢,他们也在忙着“学种瓜”。这样一方面更烘托出农忙无闲人的热烈气氛,一方面又表现了乡村儿童在大人影响下从小就爱劳动的好品质。一个“学”字,写出了小孩子们种瓜时认认真真的情态。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10、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1、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和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1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

      13、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14、重点句:《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三下语文第一课 古诗三首优秀教案篇二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绝句》。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3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
      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看插图)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强调“泛”“尽”的意思?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一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配乐朗读)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衢道中

      宋曾几

      心情变化

    • 相关热词搜索: 优秀 古诗 一课 三下语文第一课 古诗三首优秀教案优秀 三下语文1古诗三首教案
    • 上一篇:2023行政管理大学生实习报告4篇【优秀范文】
    • 下一篇:2023年最新求一篇很好祭父文大全【完整版】
    • 推荐排行
    • 党委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4篇
    • 党章第七章党的纪律心得13篇
    • 教育系统“护蕾行动”工作方案6篇
    • 2022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3篇
    • 2022年社区党委会议记录9篇
    • 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5篇
    • 派出所党支部6月份党小组会议8篇
    • 党支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
    • 领导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6篇
    • 党员公开承诺情况登记台帐1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