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同步练习1 一、拼音漫游廊。 1.你能写出这些生字吗? jìnǎilu 家翁阳 2.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只有一组全对,请用“V”标出。 忽传涕泪衣裳漫卷即从 (1)cuántìsāng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古诗同步练习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一、拼音漫游廊。
1.你能写出这些生字吗?
jì nǎi lu
家 翁 阳
2.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只有一组全对,请用“V”标出。
忽传 涕泪 衣裳 漫卷 即从
(1)cuán tì sāng juǎn jí ( )
(2)chuan tì shangjuǎn jí ( )
(3)zhuàn dì sang jiǎn jì ( )
(4)zuàn dì shāngjiǎn jì ( )
二、汉字游览园。下面红色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只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但”的解释有:A.只B.但是C.姓
(1)但悲不见九州同( )
(2)但爱鲈鱼美( )
(3)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 )
2.“却”的解释有:A.后退B.推辞C再
(1)却看妻子愁何在( )
(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
3.“漫”的解释有:A.到处都是B.不受约束;随便C.广阔,长
(1)漫卷诗书喜欲狂( )
(2)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战士。( )
(3)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
4.“定”的解释有:A.*静B.*定C.决定
(1)王师北定中原日( )
(2)他一直心神不定( )
(3)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 )
三、词语多味店。对本课的两首古诗你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吧,请补充诗句,解释加点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 不见 。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 。
四、句子快乐堡。
1.慧眼辨真伪。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诗中“却看妻子”与现代语言“丈夫妻子”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
(2)《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但诗人的心情一悲一喜,完全不同。( )
(3)《示儿》一诗是诗人临终时作的诗,相当于遗嘱。( )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吗?
(1)《示儿》的作者是( ),他是( )代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写出作者终生遗憾的是( ),他无限希望的是( ),表达了诗人渴望( )、( )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代诗人( )的诗。这是他“生*第一首( )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 )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五、阅读体验林。
大材小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首《破阵子》写得慷慨激昂,铿锵雄壮。南宋杰出爱国英雄、伟大词人辛弃疾(jī jí)就是这样一腔热血力主抗金,始终不渝(yú yù)地坚持自己的报国之志。
然而,在官场中,仗义执言的辛弃疾却屡受排挤和中(zhōng zhng)伤,以至不得不退隐山林。
后来,辛弃疾曾经一度出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等职,并与绍兴诗人陆游结为好友。一天,辛弃疾兴冲冲地来到陆游家,欣喜地说:“皇上召(zhào zhāo)我到京城去,说要我谈谈对北伐抗金的意见!”
“哦?有这样的事?太好了,看来你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陆游高兴地说,并且即兴挥毫,写了一首长诗,诗中有两句是:“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称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1.请你划去文中( )里不正确的读音。
2.这篇短文有许多词语值得积累,如:一腔热血,仗义执言……,你能从短文中积累四个你喜欢的词语吗?
3.请你在文中找到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好朋友”填在括号内。
诬蔑——( )隐居——( )兴奋——( )
4.将“他不得不退隐山林”不改变句子意思换一种说法。
肯定句:
反问句:
5.短文中指谁被“大材小用”,为什么?
6.辛弃疾的《破阵子》值得一读,请你查找资料找到它,抄下来,并力争把它默写下来。
课外延伸
一、拼音漫游廊。请根据文意和注音填写汉字。
陆游虽然shì 世了,但是他这首充满血泪的《示儿》诗以及其他许多爱国诗篇,却永远liú 传在人间,为广大人民传sng ,直到今天还震hàn 着我们的心灵,激发起我们对投降派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汉字游览园。帮助小明辨别“州”和“洲”。
《示儿》这首诗中有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小明总是把“九州”写成“九洲”,爸爸告诉小明“九州”就是指*,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名中还有“州”,如:杭州、苏州、兰州等。“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的陆地的意思。现在世界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洲”就是水中大陆的意思。请判断下面句中红色的字的正误,对的打“V” ,错的打“x” 。
1.河南省的省会是郑洲。( )
2.新西兰是位于大洋州的一个美丽的国家。( )
3.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分别来自五大洲。( )
三、词语多味店。
1.请在诗句中填上漏掉的方位词。
(1)劝君更尽一杯酒,( )出阳关无故人。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 )襄阳向洛阳。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
(4)( )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
(5)( )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
2.你能说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四、熟语奇趣屋。把意思相关联的成语和诗句连起来。
别具一格青山正补墙头绿
翩翩起舞万紫千红总是春
珠联璧合映日荷花别样红
捧腹大笑谁持彩练当空舞
丰富多彩漫卷诗书喜欲狂
五、句子快乐堡。
1.陆游在《示儿》这首诗中,最能表达他的心愿的两句诗是:
, 。
2.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 。
3.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
(1) (2)
六、阅读体验林。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mǐn)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
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 改啊 改啊 想啊 悯农 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 , 。 , 。”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
1.查字典,填空。
“悯”字不认识,应用( )查字法,先( ),再( )。知道这个字读“mǐn”可用( )查字法,先( ),再( )。字典里意思是“同情”,“悯农”的意思是 。
2.给第4小节没有标点的内容,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并在文中横线上默写《悯农》一诗。
3.回答问题。
(1)李绅为什么要写《悯农》诗?
(2)人们说李绅写(悯农》诗“字字皆辛苦”,该如何理解?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
七、语林趣话苑。
相传三位演员在一次演出完后,一同来到一家酒楼。酒过三巡,甲演员想起《白蛇传》里的祭塔,又联想到塔里点灯一事,出了一句上联:“塔内电灯,层层孔明诸格亮;”乙演员思忖片刻,对道:“池中栽藕,节节大白理长根。”丙演员想起《哪吒闹海》里三太子被剥皮抽筋,老龙王敖广到处寻找的.事,也对了一句:“敖广举火,步步照云找子龙。”你能指出以上对联中隐含了哪个朝代哪些人物吗?
答案:
一、
1.家庭乃翁洛阳
2. (2)chuan tì shangjuǎn jí (V)
二、汉字游览园。下面红色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只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但”的解释有:
(1)但悲不见九州同( C.姓 )
(2)但爱鲈鱼美(A.只)
(3)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 B.但是 )
2.“却”的解释有:
(1)却看妻子愁何在( C再 )
(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B.推辞)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A.后退 )
3.“漫”的解释有:
(1)漫卷诗书喜欲狂(B.不受约束;随便 )
(2)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战士。(A.到处都是)
(3)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夜。(C.广阔,长)
4.“定”的解释有:
(1)王师北定中原日( A.*静 )
(2)他一直心神不定(B.*定)
(3)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 C.决定 )
三、略。
四、
1.
(1)诗中“却看妻子”与现代语言“丈夫妻子”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2)《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但诗人的心情一悲一喜,完全不同。(√ )
(3)《示儿》一诗是诗人临终时作的诗,相当于遗嘱。( √ )
2.略。
五、
大材小用
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首《破阵子》写得慷慨激昂,铿锵雄壮。南宋杰出爱国英雄、伟大词人辛弃疾(jí)就是这样一腔热血力主抗金,始终不渝(yú yù)地坚持自己的报国之志。
然而,在官场中,仗义执言的辛弃疾却屡受排挤和中(zhng)伤,以至不得不退隐山林。
后来,辛弃疾曾经一度出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等职,并与绍兴诗人陆游结为好友。一天,辛弃疾兴冲冲地来到陆游家,欣喜地说:“皇上召(zhào)我到京城去,说要我谈谈对北伐抗金的意见!”
“哦?有这样的事?太好了,看来你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陆游高兴地说,并且即兴挥毫,写了一首长诗,诗中有两句是:“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称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2.略。
3. 诬蔑——(中伤 )隐居——( 退隐)兴奋——(欣喜 )
4.略。
5.略。
6.略。
课外延伸
一、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是他这首充满血泪的《示儿》诗以及其他许多爱国诗篇,却永远留传在人间,为广大人民传诵,直到今天还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激发起我们对投降派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
《示儿》这首诗中有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小明总是把“九州”写成“九洲”,爸爸告诉小明“九州”就是指*,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名中还有“州”,如:杭州、苏州、兰州等。“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的陆地的意思。现在世界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洲”就是水中大陆的意思。请判断下面句中红色的字的正误,对的打“V” ,错的打“x” 。
1.河南省的省会是郑( 州)。
2.新西兰是位于大洋( 洲)的一个美丽的国家。
3.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分别来自五大洲。
三、
1.略。
2.你能说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 )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树)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 )
四、
五、略。
六、
1.略。
2.略。
3.
(1)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
(2)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李绅认真的创作态度――字字皆辛苦。
七、略。
一、根据课文组词
舟()乘()音()客()何()
汪()
二、填填记记
1、默写古诗
回乡偶书赠汪伦
贺知章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背一首别的古诗。
三、品味探究
1、少小就离家,到了老大的时候才回来。作者到底干什么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童相见不相识”这句话中“儿童”是指“小孩子”还是指“自己儿时的伙伴”?这句话写出了诗人感到______之后不觉有些______的感情变化。(惊讶好笑)
3、“将欲”与______相照应,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______的情态。(忽闻惊喜)
一、拼音漫游廊。
1.你能写出这些生字吗?
jì nǎi lu
家 翁 阳
2.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只有一组全对,请用“V”标出。
忽传 涕泪 衣裳 漫卷 即从
(1)cuán tì sāng juǎn jí ( )
(2)chuan tì shangjuǎn jí ( )
(3)zhuàn dì sang jiǎn jì ( )
(4)zuàn dì shāngjiǎn jì ( )
二、汉字游览园。下面红色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只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但”的解释有:A.只B.但是C.姓
(1)但悲不见九州同( )
(2)但爱鲈鱼美( )
(3)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 )
2.“却”的解释有:A.后退B.推辞C再
(1)却看妻子愁何在( )
(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
3.“漫”的解释有:A.到处都是B.不受约束;随便C.广阔,长
(1)漫卷诗书喜欲狂( )
(2)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战士。( )
(3)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
4.“定”的解释有:A.*静B.*定C.决定
(1)王师北定中原日( )
(2)他一直心神不定( )
(3)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 )
三、词语多味店。对本课的两首古诗你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吧,请补充诗句,解释加点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 不见 。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 。
四、句子快乐堡。
1.慧眼辨真伪。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诗中“却看妻子”与现代语言“丈夫妻子”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
(2)《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但诗人的心情一悲一喜,完全不同。( )
(3)《示儿》一诗是诗人临终时作的诗,相当于遗嘱。( )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吗?
(1)《示儿》的作者是( ),他是( )代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写出作者终生遗憾的是( ),他无限希望的是( ),表达了诗人渴望( )、( )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代诗人( )的诗。这是他“生*第一首( )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 )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五、阅读体验林。
大材小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首《破阵子》写得慷慨激昂,铿锵雄壮。南宋杰出爱国英雄、伟大词人辛弃疾(jī jí)就是这样一腔热血力主抗金,始终不渝(yú yù)地坚持自己的报国之志。
然而,在官场中,仗义执言的辛弃疾却屡受排挤和中(zhōng zhng)伤,以至不得不退隐山林。
后来,辛弃疾曾经一度出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等职,并与绍兴诗人陆游结为好友。一天,辛弃疾兴冲冲地来到陆游家,欣喜地说:“皇上召(zhào zhāo)我到京城去,说要我谈谈对北伐抗金的意见!”
“哦?有这样的事?太好了,看来你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陆游高兴地说,并且即兴挥毫,写了一首长诗,诗中有两句是:“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称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1.请你划去文中( )里不正确的读音。
2.这篇短文有许多词语值得积累,如:一腔热血,仗义执言……,你能从短文中积累四个你喜欢的词语吗?
3.请你在文中找到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好朋友”填在括号内。
诬蔑——( )隐居——( )兴奋——( )
4.将“他不得不退隐山林”不改变句子意思换一种说法。
肯定句:
反问句:
5.短文中指谁被“大材小用”,为什么?
6.辛弃疾的《破阵子》值得一读,请你查找资料找到它,抄下来,并力争把它默写下来。
课外延伸
一、拼音漫游廊。请根据文意和注音填写汉字。
陆游虽然shì 世了,但是他这首充满血泪的《示儿》诗以及其他许多爱国诗篇,却永远liú 传在人间,为广大人民传sng ,直到今天还震hàn 着我们的心灵,激发起我们对投降派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汉字游览园。帮助小明辨别“州”和“洲”。
《示儿》这首诗中有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小明总是把“九州”写成“九洲”,爸爸告诉小明“九州”就是指*,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名中还有“州”,如:杭州、苏州、兰州等。“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的陆地的意思。现在世界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洲”就是水中大陆的意思。请判断下面句中红色的字的正误,对的打“V” ,错的打“x” 。
1.河南省的省会是郑洲。( )
2.新西兰是位于大洋州的一个美丽的国家。( )
3.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分别来自五大洲。( )
三、词语多味店。
1.请在诗句中填上漏掉的方位词。
(1)劝君更尽一杯酒,( )出阳关无故人。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 )襄阳向洛阳。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
(4)( )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
(5)( )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
2.你能说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四、熟语奇趣屋。把意思相关联的成语和诗句连起来。
别具一格青山正补墙头绿
翩翩起舞万紫千红总是春
珠联璧合映日荷花别样红
捧腹大笑谁持彩练当空舞
丰富多彩漫卷诗书喜欲狂
五、句子快乐堡。
1.陆游在《示儿》这首诗中,最能表达他的心愿的两句诗是:
, 。
2.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 。
3.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
(1) (2)
六、阅读体验林。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mǐn)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
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 改啊 改啊 想啊 悯农 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 , 。 , 。”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
1.查字典,填空。
“悯”字不认识,应用( )查字法,先( ),再( )。知道这个字读“mǐn”可用( )查字法,先( ),再( )。字典里意思是“同情”,“悯农”的意思是 。
2.给第4小节没有标点的内容,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并在文中横线上默写《悯农》一诗。
3.回答问题。
(1)李绅为什么要写《悯农》诗?
(2)人们说李绅写(悯农》诗“字字皆辛苦”,该如何理解?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
七、语林趣话苑。
相传三位演员在一次演出完后,一同来到一家酒楼。酒过三巡,甲演员想起《白蛇传》里的祭塔,又联想到塔里点灯一事,出了一句上联:“塔内电灯,层层孔明诸格亮;”乙演员思忖片刻,对道:“池中栽藕,节节大白理长根。”丙演员想起《哪吒闹海》里三太子被剥皮抽筋,老龙王敖广到处寻找的事,也对了一句:“敖广举火,步步照云找子龙。”你能指出以上对联中隐含了哪个朝代哪些人物吗?
答案:
一、
1.家庭乃翁洛阳
2. (2)chuan tì shangjuǎn jí (V)
二、汉字游览园。下面红色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只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但”的解释有:
(1)但悲不见九州同( C.姓 )
(2)但爱鲈鱼美(A.只)
(3)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 B.但是 )
2.“却”的解释有:
(1)却看妻子愁何在( C再 )
(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B.推辞)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A.后退 )
3.“漫”的解释有:
(1)漫卷诗书喜欲狂(B.不受约束;随便 )
(2)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战士。(A.到处都是)
(3)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夜。(C.广阔,长)
4.“定”的解释有:
(1)王师北定中原日( A.*静 )
(2)他一直心神不定(B.*定)
(3)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 C.决定 )
三、略。
四、
1.
(1)诗中“却看妻子”与现代语言“丈夫妻子”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2)《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但诗人的心情一悲一喜,完全不同。(√ )
(3)《示儿》一诗是诗人临终时作的诗,相当于遗嘱。( √ )
2.略。
五、
大材小用
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首《破阵子》写得慷慨激昂,铿锵雄壮。南宋杰出爱国英雄、伟大词人辛弃疾(jí)就是这样一腔热血力主抗金,始终不渝(yú yù)地坚持自己的报国之志。
然而,在官场中,仗义执言的辛弃疾却屡受排挤和中(zhng)伤,以至不得不退隐山林。
后来,辛弃疾曾经一度出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等职,并与绍兴诗人陆游结为好友。一天,辛弃疾兴冲冲地来到陆游家,欣喜地说:“皇上召(zhào)我到京城去,说要我谈谈对北伐抗金的意见!”
“哦?有这样的事?太好了,看来你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陆游高兴地说,并且即兴挥毫,写了一首长诗,诗中有两句是:“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称辛弃疾现在只做个浙东安抚使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2.略。
3. 诬蔑——(中伤 )隐居——( 退隐)兴奋——(欣喜 )
4.略。
5.略。
6.略。
课外延伸
一、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是他这首充满血泪的《示儿》诗以及其他许多爱国诗篇,却永远留传在人间,为广大人民传诵,直到今天还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激发起我们对投降派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
《示儿》这首诗中有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小明总是把“九州”写成“九洲”,爸爸告诉小明“九州”就是指*,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名中还有“州”,如:杭州、苏州、兰州等。“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的陆地的意思。现在世界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洲”就是水中大陆的意思。请判断下面句中红色的字的正误,对的打“V” ,错的打“x” 。
1.河南省的省会是郑( 州)。
2.新西兰是位于大洋( 洲)的一个美丽的国家。
3.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分别来自五大洲。
三、
1.略。
2.你能说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 )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树)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 )
四、
五、略。
六、
1.略。
2.略。
3.
(1)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
(2)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李绅认真的创作态度――字字皆辛苦。
七、略。
——地理初二同步练习3篇
一、填空题。
1.我国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
2.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3.*顶山的(煤)矿资源丰富。
4.*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
5.海南石碌在主要矿产资源是(铁矿)。
6.我国矿产总量居世界第(3)位。
7.我国人均矿产占有量居世界第(53)位。
二、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自然资源(D)
A.煤矿B.大熊猫C.土地D.羊毛衫
2.以下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A.阳光B.皮革C.水泥D.塑料
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A.自然资源的是一成不变的B.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太阳能是自然资源D.我国石油储量丰富
4.我国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不包括哪一项(C)A.稀土B.钼C.天然气D.锑
5.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C)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6.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居世界(D)
A.第1位B.第98位C.第63位D.第53位
7.我国具有区域优势的矿产煤储量居世界(B)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1.我国内河航运最发达,运输量最大的河流是()
A.长江B.黄河C.珠江D.京杭大运河
2.下列铁路线与海港相连的是()
A.京广线、陇海线B.京包线、兰新线C.京沪线、包兰线D.湘黔线、贵昆线
3.下列地区中,铁路运输取得显著发展的是()
A.华北*原和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原C.*地区D.东北*原地区
4.铁路、公路、空运、海运和内河运输都发达的城市是()
A.北京B.武汉C.哈尔滨D.上海
5.目前在我国各类运输方式中,你认为运输最紧张的是()
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内河运输D.公路运输
6.下列铁路线跨越长江的有()
A.京广线、京哈线B.焦柳线、成昆线C.宝成线、湘黔线D.京九线、太焦线
7.高速公路的特点是()
A.修建投资少B.占地面积小C.运输速度快D.交通路口多
8.下列城市,既是海港,又是河港的是()
A.大连B.南京C.连云港D.广州
1.以下选项,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哪组?()
A.土地、冰川、铁矿B.玻璃、石油、野生动物
C.钢铁、雨水、阳光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
2.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3.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少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D.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4.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活中节约资源的正确做法是()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互赠贺卡表达情谊D.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具
5.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A.土地、森林B.耕地、天然气C.水、煤炭D.森林、铁矿
6.“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做法符合“两型”要求的是()
A.用一次性碗筷吃早餐B.只使用草稿纸的一面演算习题
C.乱扔果皮纸屑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太阳》同步练习题3篇
一. 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关联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再用这些关联词语造句。
1. 因为……所以……
2. 虽然……但是……
3. 如果……就……也……
二. 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数字说明 比较说明 比喻说明)
1.太阳实际上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3.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
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过渡句) (总结句)
太阳 ①( ) 与人类①( )
的 ②( ) 关系 ②( )
特点 ③( ) 密切 ③( )
四.回答问题。
开头的故事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五.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六.你的文具、玩具、家用电器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你把它写出来。
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出它的样子、构造原理、用途、使用方法……
——《画家和牧童》同步练习3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ú shān guǎng chǎng bāo hán mén chuāng huǒ lú
( ) ( ) ( ) ( )
dà xīng ān lǐng yī míng jīng rén jué miào liǔ zhī
( ) ( ) ( ) ( )
yín hé yān wù tíng bó liú xíng pèng zhuàng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抹( )( )挤( )( )拱( )( )
决( )( )价( )( )钱( )( )
购( )( )批( )( )评( )( )
三、填空
例: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画图画时,我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__。
语文课上,我们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
我感冒了,妈妈很着急,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__。
——初一地理同步练习题3篇
1.位于太*洋西岸的大洲是()
A.亚洲、大洋洲 B.欧洲、非洲
C.南、北美洲 D.大洋洲、南极洲
2.图中代号①所在的大洋是()
A.太*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有关右图四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大洲面积最大,且与B大洲陆上相邻
B.B大洲位于西半球,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C大洲与D大洲位于同一板块
D.D大洲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
4.全球分为七大洲,其中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欧洲、北美洲B.欧洲、亚洲C.非洲、大洋洲D.北美洲、南美洲
5.下列哪个地理事物不是大洲的分界线:()
A.苏伊士运河B.乌拉尔河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海峡
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大洋洲D.南极洲
7.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A.印度洋B.太*洋C.北冰洋D.大西洋
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B.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
C.世界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D.各个板块始终是静止不动的`
9.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A.板块构造学说B.地心说C.同心说D.大陆漂移说
10.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面的升降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选择题
1.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太*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3.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4.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B.板块内部 C.日本 D.*
5.环太*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
A.日本 B.俄罗斯 C.美国 D.加拿大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的岩石图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7.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
B.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8.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9.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A.碰撞 B.张裂 C.分裂 D.隆起
10.地中海北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洋板块
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_______里的大气状况,它是_____。
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
3.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_____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_____。
4.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
5.根据单位时间内降水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等级。
6.气象台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_____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_____米。
7.测定气温一般采用_____温标,记做“_____”,读做“_____”。
8.气候的基本要素是_____和_____。
9.气候是一个地方_____天气*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_____性,一般变化_____。
10.因为世界上_____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所以世界上气候的_____差异也更复杂。
——《草虫的村落》语文同步练习3篇
1、“庞”查音序应查(),查部首应查()部。“勉”查音序应查(),查部首应查()部。
2、我会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2分)
①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②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3、“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了,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这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2分)
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C、表示转折
4、文段中写到“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蜥蜴和黑甲虫在交流些什么?根据提示写一对话。
蜥蜴说:嘿,小家伙们,
小甲虫说:
5、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伫足()勤劳()储藏()疑惑()炙烤()弹演()聚精会神()
——《范仲淹的故事》同步练习题3篇
一、给下面的偏旁加部首组字,组词。
奄( )( ) 夌( )( ) 冘( )( )
( )( ) ( )( ) ( )( )
圭( )( ) 已( )( ) 因( )( )
( )( ) ( )( ) ( )( )
辛( )( ) 央( )( ) 尤( )( )
(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那时,他的生活( ),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 )”的由来。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 )。他( ),每天差不多都是( ),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 )。据说,他曾五年( )。
这一段话主要讲了 。
三、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后人曾用范仲淹为前贤题写的词句来赞颂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上面一段话中的“先生之风”是指: 。表达了后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四、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赵州桥》同步练习3篇
一、看拼音写词
tú àn cān jiā héng kuà quán bù
jiān gù bǎo guì yí chǎn shè jì
二、火眼金晴
张牙舞爪(zhǎo zhuǎ)爪(zhǎo zhuǎ)子 鸡爪(zhǎo zhuǎ)
人才济济 (jì jǐ) 安济(jì jǐ)桥 无济(jì jǐ)于事
怎么样?如果意见不一致,再问问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认真辨认一下它们的样子。
低( ) 固 ( ) 推( )
底( ) 园( ) 堆( )
抵( ) 因( ) 雕( )
四、想想填填
创造 创举
赵州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伟大的
*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 )了辉煌的历史。
顽固 坚固 牢固
只有掌握记忆方法,不断巩固复习,知识才能掌握得( )。
这个建筑物特别( ),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完好无损。
五、课文传真。填一填,练一练,会有新发现……
1、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 ),有( )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 )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 )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我发现这段话围绕……话展开的具体描写!我要用横线画出来。
我还发现作者从赵州桥的( )( )( )( )等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2、这座桥不但( ),而且( )。桥面两侧有古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 );有的刻着两条( )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 ),各自( );还有的刻着(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 ),真像活了一样。
你能用文中的加点词语写一句话吗?
不但……而且……
有的……有的……还有的……
六、宽带网
我还了解了一些古建筑,我现在就讲给你听!
注意说话、写话要围绕建筑物的特点,想办法把它写具体。
七、展示台
如果你是建筑师,会建一座什么样的桥?把你心目中的桥画出来好吗?
——共同的家课文同步练习题3篇
一、读词语。
大海 蓝天 树林 土地
二、读句子。
1.大海是鱼儿的家。
2.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三、展开想象,朗读课文。
(带“_”的的字读重些。有“/”的地方停一下。)
蓝天/是白云的家,
土地/是禾苗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大海/是鱼儿的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四、组词。
土( )( ) 云( )( ) 大( )( )
五、照样子,写笔顺。
土:一 十 土____ 共(3 )笔
云:____________共( )笔
大:____________共( )笔
禾:____________共( )笔
六、猜一猜。
“二”字加一笔是个( )字。
“人”字加一笔是个( )字。
“木”字加一笔是个( )字。
“去”字减一笔是个( )字。
七、读一读,连一连。
泥土 白云
蓝天 鱼儿
树林 种子
小河 是 我们 的家
大山 小鸟
地球 山羊
我还知道________是________的家。
——地理同步练习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3篇
1、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有()
①土地②化肥③水④水能⑤阳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2、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3、20xx年10月13日,**与俄罗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俄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签署了中俄天然气合作路线图,定于20xx年至20xx年向*供气。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天然气属于自然资源中的()
A.大气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2)、关于该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用一点就少一点
C.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D.要注意保护和培育
1、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有()
①土地②化肥③水④水能⑤阳光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
2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阳光、土地、水、草原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0xx年10月13日,**与俄罗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俄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签署了中俄天然气合作路线图,定于20xx年至20xx年向*供气。结合材料,回答3、4题。
3天然气属于自然资源中的()
A大气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
4关于该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非可再生资源B用一点就少一点C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D要注意保护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