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2023年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0篇】(范例推荐)
    • 发布时间:2023-01-13 10:05:15 | 来源:网友投稿
    •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0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0篇】(范例推荐)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HONP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局限性:

        (1)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2)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按定义计算: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 ½杂合子频率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1)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2)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3)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②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五、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3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HONP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未分裂)(以分裂)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

        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

        (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

        27.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

        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

        28.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

        29.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组成培养基

        用途: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30.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31.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作用

        32.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

        Ⅰ.脂肪的鉴定试验:50%

        Ⅱ.有丝分裂(解离时):95%+15%(HCl)

        Ⅲ.DNA的粗提取:95%(脱氧核苷酸不溶)

        Ⅴ.叶绿体色素提取:可替代**

        33.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34.基因=编码区+非骗码区

        (上游)(下游)

        (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等位基因举例:AaAaAaAAAa

        35.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是为了调节PH

        36.物理诱导:离心,震动,电刺激

        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

        生物诱导:灭火的病毒

        37.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

        38.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病毒仅具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

        阮病毒仅具蛋白质

        39.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

        40.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

        41.已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的刺激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可能不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质)

        42.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43.用氧十八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氧气以外水蒸气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氧十八

        44.C3植物的叶片细胞排列疏松

        C4植物的暗反应可在叶肉细胞内进行也可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

        叶肉细胞CO2→C4围管束鞘细胞C4→CO2→(CH2O)

        45.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

        46.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47.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

        48.脂肪肝的形成:摄入脂肪过多,不能及时运走;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

        49.脂肪消化后大部分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再有毛细淋巴管注入血液

        50.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4

        一、必修本

        绪 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54.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56.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5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58.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60.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

        61.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2.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63.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卵。

        64. 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65. 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6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卵发育成为幼体。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67.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9.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0.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7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76.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2.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8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8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8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9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1.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91.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9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95.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9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9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9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9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100.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101.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生物圈可以说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102.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103.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04.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特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10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5

        上学期间,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6

        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6、叶绿体:呈扁*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8、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9、高尔基体:由扁*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组成,为单层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

        10、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1、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12、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

        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细胞核的简介:

        (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

        (2)细胞核结构:

        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说明:核膜是和内质网膜相连的,便于物质的运输;在核膜上有许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

        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提出来的。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

        (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

        (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

        16、在线粒体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结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光反应产生的氢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生成水和葡萄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而成,有水的生成。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7

        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

        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种间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结果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提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结构

        (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8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

        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

        3、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9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0

        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

        3)细胞内的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4)衰老的细胞内、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固缩,染色加深。

        5) 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学说:

        (1)自由基学说

        (2)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轻松背诵生物的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分析生物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根据生物学科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 相关热词搜索: 知识点 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0篇】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50
    •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3篇(范例推荐)
    • 下一篇:上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3篇(全文完整)
    • 推荐排行
    • 党委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4篇
    • 党章第七章党的纪律心得13篇
    • 教育系统“护蕾行动”工作方案6篇
    • 2022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3篇
    • 2022年社区党委会议记录9篇
    • 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5篇
    • 派出所党支部6月份党小组会议8篇
    • 党支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
    • 领导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6篇
    • 党员公开承诺情况登记台帐1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