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教学反思1 在一上教学《识字3》时,生字“水、火、山、木、马”也都是象形字,那时我给孩子们找了这几个象形字的演变,所以在本课教学时,我以之前的字为切 入口,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以识词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识字3教学反思3篇,供大家参考。
在一上教学《识字3》时,生字“水、火、山、木、马”也都是象形字,那时我给孩子们找了这几个象形字的演变,所以在本课教学时,我以之前的字为切
入口,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识字、识词的成果。
课堂上,我借助多媒体,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自读儿歌的形式。本课的“实物——古文字——今文字”是孩子很感兴趣的一种识字方法,由此也可以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育孩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
情感。
这册书在识字量上比起上学期,任务是非常重的。在记字、写字部分我采用自学笔顺、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对难读准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对难记、难写的“燕”字加以指导,在学“燕”这个字时,引导学生说清用燕子的外形来记这个字,并适时引导学生也想着燕子的样子,边说儿歌(一写草头横,二写中间口,三写两遍北,四写四点底)边用手在桌上写“燕”字,一个难字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体验中轻松地记住了,词也读好了。
《识字4》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儿歌中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是有虫字旁的形声字。这节课的教学能充分结合文本的特点来展开。
1、凸显文本特点。
本篇课文要求认读14个生字,其中11个字来自动物的名称,因而第一课时的重点就放在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同时认读、识记这些动物名称,而这些物字多数是用于这个固定的名称中,很少有单独使用的机会,因此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就定位于以词语、名称为单位来认读识记。
2、体现新课程的识字特点。
不是将生字从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而是注重在语境中认读,在具体的词句、课文中识记,如:图片与词语同时出现,图文认读、句子中认读、课文中认读、做动作认读等。同时在读中初步了解、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利用多种形式、多种场合,让学生多次见面,达到熟识。
3、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和识字方法。
汉字本身具有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了解汉字本身的规律,掌握相应的识字方法,就能加快识字速度,提高识字效率。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名字,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出虫字旁的形旁表义特征,再引导学生读读名字,说说又发现了什么,得出声旁帮助记住读音,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最后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形声字。
不足:
如果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编者通过韵文在情境中识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而且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必要的储备。另外,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公园的美景与设施,图文对照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识字和写字是本课的重点。
一、创设情境,游戏中识字。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趣”贯穿整节课,巧妙地创设了多个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事物、认读词语、学习汉字。
二、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学生刚刚学完拼音,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朗读,是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情感之间的一种对话方式。在朗读过程中,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充分利用多种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导读)的形式,体验到朗读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三、巧妙地渗透说话训练
从教材入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练习仿说,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为二年级的写话及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练说中逐层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比如,在课堂中,我是这样训练学生的,第一步:出示公园课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公园的美,并说“公园真美呀!美在哪里呢?”谁来说说?并出示句式让学生说。 (1)公园真美呀!有绿油油的( ),有美丽的( )。 (2)公园真美呀!有弯弯的( )有高高的( )。第二步:在学生会说前两个句子的基础上去仿说下面的句子。(1)公园真美呀!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2)公园真好玩,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就这样,学生的说话得到实际的训练。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比如,(1)我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体会领悟怎样美读韵文,我在范读时,让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学生能够自己诵读课文,可没有感情,甚至有拖腔现象。(2)在课堂中,教师的激励语言缺乏,不能恰到好处评价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争取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