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年味作文800字1 最喜欢过年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充满了年味,热热闹闹的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山人海,现在即将迎来个旺旺年,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备年货,贴对联,吃年夜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年味作文800字3篇,供大家参考。
最喜欢过年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充满了年味,热热闹闹的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山人海,现在即将迎来个旺旺年,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备年货,贴对联,吃年夜饭等。
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贴春联非常有讲究,对联要从左往右贴,“福”字倒过来贴,这样象征着福到了,我们也早早地身着新装,喜气洋洋。个个都眉开眼笑。笑声中都夹杂着年味的香醇,使人陶醉。一年到头走得再远千金也难换家乡的味道,“恭维已久”的年夜饭,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一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热热闹闹。每碗菜都是热腾腾的,都蕴含着浓浓的爱,我的心也是暖暖的。
坐上回家的公交时,已是深夜时分了。车里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乘客。我便借着那由半开的车窗灌入的风,与似有若无的睡意斗争。可与其说是为了驱散睡意,不如说是想更加真切地看这座城市的各种景色从我眼前飞快地掠过。我知道,这样模糊的景色是能使我心中那些模糊的回忆逐渐地鲜明起来的。
我想起那些喝得脸红脖子粗的长辈了。他们每年都会用各种歪理,让坚决拒绝的我,不得已地喝下一小杯白酒。我是不太有酒量的,仅是一小杯,我就已经有些头晕了。不过拜此所赐,我也可以早早地从酒席上的喧哗所织成的细密的网中逃离,去试试今年的烟花。烟花在抹不开的夜里碎成了绚丽的星屑,像是逆向的流星,从地面划向天空。也许就是那些稍纵即逝的惊艳和火药硝石的独特气味,构筑了年幼时的我,对于“过年”这一概念的最初印象。
后来我稍大了些,酒量依旧,却开始觉得,过年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了。我总认为,那些父辈不远万里地赶回这座城市,只不过是为了一场大醉而已。而古今诗人、词人所谓的乡愁,更是一种“强说愁”。于是那些年的春节并不让我觉得有多美好,有关的记忆,也不过是在房间里不分昼夜地沉醉于虚拟。
而现在我竟从这熟悉的夜风中体会到了一种归属感。家与学校的两百多公里,说它长,也不过是坐几十分钟的高铁而已,说它短,却能改变那份扎根于心的叛逆。我渐渐开始怀念大人们身上烟酒混杂的古怪气味,怀念沸沸扬扬的酒桌,怀念家里凌晨十二点的手包饺子,怀念那缤纷的逆向流星,怀念那总是将我从睡梦中惊醒的鞭炮声。我终于知道,自己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的“那时我总是过分聪明”。
也许年味两个大字就是由思念这两个小字刻成的。尽管我们和我们所思念的人,重逢时彼此已又经历了一年的沧桑,又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我们看到这些变化,或心生喜悦,或倍感意外,但我们总归还是期待这一场宴席的。主宾尽欢,宴散人去之后,大家难免感慨“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而这句话所传达出的,那种对时空相隔的无力感,其实也正是深深又浓浓的年味。
饭后夜幕降临,一时兴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组办了一场“家庭春晚”亲人围坐一起,一起携手观看,而我是主持人,也随着音乐,我舒展开来,跟着节奏,一场开场舞就拉开了“家庭春晚”的序幕,一旁的弟弟也带被入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有模有样的说用烟花充当背景,礼炮慢慢绽开来,在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在天上是光彩的焰火。就这样一个节目接一个节目表演,风里都夹杂着一家团聚欢快的笑声。一阵阵掌声,给于是肯定,是激动!鞭炮声,越来越近,年越来越浓,家家户户辞旧迎新,各种烟花在半空中燃放,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红的似节日的灯笼,黄的,像成熟的稻谷,绿的,如茂盛大树。瑰丽的火花在空中飞舞,把*日闪闪发光的星星羞得不敢露面,就连街上的路灯这时也没了用场。就这样用这种欢快的方式迎接财神爷的到来,迎接新的一年……
初一的早晨,起的特早给爷爷奶奶长辈拜年,满满的吉祥话。当然相传已久的民间习俗也相继流传,奶奶早早地用猪肉,鱼,鸭肉、“拜老爷”这样是为了表达自已心中的敬意并且让老公公,老婆婆在新的一年给我们带来好的运气,保佑我们都**安安。随后,大家欢聚一起,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当然也少不了红布盖住零食,礼炮声过后掀开红布,代表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家互敬甜酒,每次倒两次,寓意好事成双,大家举起酒杯,各自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的传统节日,并且在这一刻能与亲人相聚,充满了不一样的韵味!
过年,是作家笔下永远道不尽说不完的话题。有“噼噼啪啪”震天价响的鞭炮,有层层叠叠的玉盘珍羞,有千遍万次繁琐不一的吉利话,有孩子几个月前就规划好如何花销的压岁钱……诸如此类,不可或缺。正是这些物象营造了过年的意象,才有了我们所说的抽象的“年味儿”。
不过,年味儿也许不是这般粗暴就可以下定义的。它更多的源于每个人内心对过年的不同感受、不同看法及不同思考。乍问某人何为年味,他也许会不知所措结舌瞠目。可是一旦到了春节,那种年味儿每个人自然就能感受到——即便并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也许偶然看到人家阳台上悬挂的那串串香肠、一对咸鱼或几只风干鸡,你就能感受到年味;也许写作业或睡觉时楼下突兀地一声爆响,紧接着又是一阵尖锐刺耳的鞭炮声,你在惊吓之余就能体味到年味;也许除夕看到妈妈忙着料理蒸笼、锅盆和电饭煲,一片片氤氲着油气和酒香的白雾从厨房飘来逗引着你的鼻粘膜时,你能意识到年味;也许爸爸吆喝着让你帮忙贴春联时,你就能沉浸在年味之中。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一阵无厘头的想法,一段漫不经心的回忆,都会使你突然发觉:这是过年哎。
我的年味儿又是什么呢?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和父母去爷爷家拜年。爷爷住在乡下,那附近鲜有同龄的玩伴,亦无花担儿舞龙之类习俗,百无聊赖之际我拎了把凳子在屋旁的田野边翻翻闲书,眼前景色虽显荒凉无趣,倒也怡然自乐。往年,家家户户肯定挤满了来拜年的儿孙晚辈,院子里人声鼎沸,笑语欢声不断。如今,只有耳边偶尔传来的嘈杂驱散着田野上的寂静、空旷,不知名的鸟雀在头顶杂乱细碎的鸣叫,像水洗过的蓝绸缎,凉匝匝得干静明澈。临近春天了,麦苗早已探出了头,有一指多高了,虽然仍很瘦小,在泥土地里仿佛惊恐的孩子一样蜷缩起身子,可是仍然能够想象一个多月后整田整田流动的绿浪。我放下书,沿着田埂向田野更深处走,这时远处一声惊雷,“轰——啪——”,打破了这诗样的宁静——是爆竹。狗气势汹汹地狂吠,扭转身子甩着尾巴找寻着那不速之客,鸡鸭也在窝里不安地骚动。这重重一声响,彻底点亮了那蓄势已久、骚动难耐的年味儿。
在那须臾片刻之间,我从未那样深刻地意识到过年了。因为那样的沉寂和突然的热闹是我所熟悉的:每年春节在乡下,总不似书中所描绘的过年那般热闹非凡、花团锦簇。每每回忆往年的春节,印象中也只有将午未午时迷雾一样金色的阳光,以及鸟雀啁啾、树林阴翳的闲散下午。我的年味儿无关乎鞭炮、红包抑或对联,而是一种熨帖、清朗、悠闲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