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劳动者小学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个人走向成功和辉煌的惟一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我校少先队通过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系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敬最美劳动者小学活动方案,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一、指导思想: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个人走向成功和辉煌的惟一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我校少先队通过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在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口号:
我劳动 我独立 我快乐
三、活动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爱劳动意识,知道劳动的艰辛、懂得尊重、爱惜劳动成果。
2、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能较主动地投入到劳动的队伍中,能体验劳动的快乐,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主要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教师专题会议,启动活动,发出号召、提高重要性。
2、充分利用学发部的阵地作用,开展富有教育、卓有成效的爱劳动活动
3、表彰先进班级个人,榜样促优,及时做好活动总结
五、活动安排:
略
六、活动要求:
1、各比赛项目负责人要制定具体评分表,负责与班主任联系,提前准备好比赛工具、材料、场地等。负责好拍照以及评奖统计以及撰写活动报道。
2、各年级组长与班主任老师负责通知各班学生提前练习,并在比赛前通知学生带好材料、工具等,选出部分学生参赛。
3、各年级负责老师要留下活动过程资料,并形成活动系列报道上传校园网。
4、12月选一周的联合晨会做主题展示汇报。一年级汇报节目负责人:xxx 二年级汇报节目负责人:xxx 三年级汇报节目负责人:xxx 四年级汇报节目负责人:xxx 五年级汇报节目负责人:xx 六年级汇报节目负责人:xxx
5、主题活动总联络人:xxx
勤劳苦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学生从小积极参加劳动实践,进步劳动的能力,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经研究决定举行学校第九届“劳动小能手”比赛活动。
一、活动主题:
做和乐少年 阳光下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1日-20xx年5月11日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进步学生劳动能力,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在劳动中感悟;
3、通过活动,增进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
四、宣传
横幅:Xx实验小学第九届劳动小能手比赛
方屏:热烈祝贺Xx实验小学第九届劳动小能手比赛活动隆重举行!
人人争做劳动小能手 灵感,不过是“顽强地劳动而取得的奖赏”
横幅(自行车棚下)Xx实验小学第九届劳动小能手炒拿手菜比赛
横幅(综合楼下的柱子)Xx实验小学第九届劳动小能手做水果拼盘比赛
横幅: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活动预备(4月20日-4月29日)
1、举行第九届“劳动小能手”启动仪式;
2、班级制定争当小能手计划(根据本方案,结合班级实际制定);
3、宣传发动,修建良好的劳动氛围(班级利用展现园地、黑板报、橱窗宣传)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4月29日-5月5日)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能力,分年段确定劳动小能手比赛内容;
2、各中队展开一次以劳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3、班级要举行一次学生“劳动笔记”、“劳动心得体会”展览评选活动;
4、各班刊出一期 “我爱劳动”为主题的黑板报或展现园地;
5、5.1开始,一至三年级各班展开“我能做家务”主题实践活动;四至六年级展开“本日我当家”主题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现场比赛(5月6日)
1、分年段、分场地,按选手编号次序展开劳动比赛;
2、比赛内容:
一二年段:
①穿校服、折系红围巾、系鞋带;
②整理书包;
③ 整理教室,打扫卫生;
三四年段:
①洗快餐盘;
②钉钮扣;
③搓汤圆;
④整理教室,打扫卫生;
五六年段:
①炒拿手菜;
②包饺子;
③做水果拼盘;
④整理教室,打扫卫生;
其中整理教室,打扫卫生;穿校服、折系红围巾、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比赛项目的参赛选手由学校随机抽取产生。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5月11日)
1、以各项目、各年级段为单位,一等奖占15%,二等奖占35%,三等奖若干。
2、评选“优秀组织奖”若干名(视参赛情况确定),个人项目一等奖计5分,二等奖计3分,三等奖计1分,集体的每个项目以个人项目的1、5倍计分。
六、活动要求
1、一个劳动比赛项目每班级派6名学生参赛(炒拿手菜、搓汤圆项目每班派3名),班主任通知参赛选手按时到指定地点参加比赛。
2、各位班主任认真组织好赛前的劳动练兵活动,做好指导工作。
3、各班级在学校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展开其他各类劳动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的:
劳动实践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很有帮助。人的责任意识、他人意识、感恩意识、参与意识等都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来激发。劳动实践对拓展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合格公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部开展“校园20分钟劳动”的校园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卫生、劳动”教育作为本学期重点内容之一。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劳动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校园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劳动”的校园氛围;达到“学生个人保洁——班级卫生保洁——年级包干区保洁”的良好卫生整洁状况,在改善学校卫生保洁状况的同时,提高全体师生的公民素养。
二、领导小组:
组长:张慧华
副组长:曹瑛陈真朱红霞谭丹丹
组员:蓝玉芳刘冬芬吴琼杨文华刘翔谭为杨文娟
三、劳动时间:
每周四17:00分-17:20分(下二课后),除了学校统一每周四下午20分劳动时间以外,各班根据自己班级保洁情况自定当天劳动次数,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状况。
四、具体措施:
(一)各年级责任区由年级组长统一分配到班,本年级组教师全部分到班级跟班进行。
(二)班级教室卫生、门前走道、楼梯间、办公室及包干区打扫措施和要求:
1、打扫工具要求:参与班级卫生的同学使用学校提供的劳动工具,包干区的工具由各班班主任利用班费统一购买几件,工具每次使用后要妥善保管。
2、参与的人数:全班参与,班主任将全体学生分为几部分,劳动时间分别进行教室内、门前走廊及校园包干区的打扫。
3、打扫具体要求:
(1)门前走廊、楼梯:地面洁净,无污迹。
(2)教室内:
黑板——黑板、黑板槽擦拭干净,不留粉尘和水渍。
讲台——讲台上无污渍,电脑、键盘、鼠标保持洁净;内外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电脑柜里无杂物和残留早餐等。
多媒体台——须用干抹布擦拭,做到上面没有浮尘,台内干净整齐,无杂物。
教室地面——用干净的拖布擦拭地板,保持洁净;无杂物、纸屑,无污渍。
教室桌椅——摆放有序,成行成列,课桌内书本、用具摆放,无纸屑、食品等杂物。教室的瓷砖墙壁——每周定人擦拭,无污渍。
卫生角——工具摆放整齐有序,垃圾桶里的垃圾不能有垃圾,一日三倒。
(3)教师办公室——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办公桌面干净整洁无杂物。地面干净教师私人用品。
摆放整齐有序,室内杂物清理干净。
(三)学部各部门扎实有效推进“校园20分钟劳动”实践活动:
1、学生处、大队部——针对“乱扔乱抛垃圾、不主动捡起垃圾”这些现状,设计更为细化有效的教育内容及措施,让全体学生增强保洁意识和劳动意识。增加卫生检查的时段,不仅每周四下午20分钟劳动时间关注它的卫生状态,更要加强在校各个时段的巡查,各年级师生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包干区全天候的保洁工作。
2、年级组长:发挥年级组长的组织、引领作用,各年级制定年级计划,细化落实措施,有效开展年级宣传及教育活动,发挥年级组长的监管作用,做到布置、检查、反馈、调整。
3、班主任——加强重视,提高认识,认真利用班会、晨会等阵地进行宣传。
4、全体学生——杜绝乱丢垃圾的现象,养成主动捡起垃圾的习惯。
5、大队部——在教学楼一楼大厅设计、张贴醒目的包干区分布图,便于每位师生明确责任区的划分,从而起到提示作用,强化年级学生的集体意识。
6、全员参与——提高师生全员参与的意识,看见垃圾主动捡起,以及学科教师在室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应该提前给学生提出卫生保洁要求,重视学生的文明习惯培养。
五、卫生检查分工:
1、教室、办公室及楼层检查:学部各处室领导、值周老师、大队部自主管理岗成员。
2、包干区检查:学生处大队部、值周老师
六、卫生责任区分工原则:
1、各年级教室、办公室、门前走廊及各年级上楼楼梯都由各年级负责。
2、学校公共区域包括饮水区、三楼*台、大操场、中心广场、小操场、运动场、体育馆等多处公共区域,由1—6年级各班分别承担,由年级组长分配到各班,成为各班的爱心包干区,真正做到班班有分工,人人爱校园。
七、各年级责任区划分:
一年级:一年级教室前面广场及各班教室、走廊;
二年级:中心广场到食堂前,二年级二楼到一楼楼梯间;
三年级:学校前广场、大厅、南门停车位;三年级二楼到一楼楼梯间;
四年级:足球场及球场两侧的绿化带;四年级三楼到二楼楼梯间;
五年级:排球场至乒乓球场五年级四楼到三楼楼梯间;
六年级:图书馆顶楼、篮球场、体育馆二楼、仓库前路面,六年级三楼到二楼楼梯间;
注:数字代表年级本方案从本周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