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问题及填报技巧1 问:什么叫“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 答:“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是指学校某一专业只招收填报本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招收未填该专业志愿的。即使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山东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问题及填报技巧,菁选2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问:什么叫“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
答:“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是指学校某一专业只招收填报本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招收未填该专业志愿的。即使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也不会被调剂到这些专业。
问:何谓征集志愿?填报时注意什么?
答:征集(征询)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征集志愿填报须注意以下五点:
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
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级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
4.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
5.考生要谨慎选择,如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提前批次要防交叉填报
考生填写提前批次志愿的技巧是:明确报考条件,按院校类别填报。
例如:第一志愿报考军事、*院校,那么,后续两个院校志愿都应填报同类的其他军事院校。第一志愿报考*院校,其它志愿也应填报*类院校(专业)。填报提前批次志愿一定要按院校对考生的特殊要求分清类别,防止不同类别高校交叉填报的现象,以充份发挥每个志愿的作用。
第一批次忌一味“冲高”
“在第一批次录取中每个志愿都非常重要。高分落选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批次。”小编提醒考生,重点志愿必须按高考分数和排名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高校,且不可有一味“冲高”冒险的想法。
“踩线生”应灵活报考
对于高考成绩刚刚进入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为“踩线生”,由于竞争能力不足,所以,应灵活报考,志愿多关注历年录取容易出现生源不足的高校。
第二批次“以稳为主”
第二批次A段是考生升入普通高校本科的最后机会,考生填报志愿应以能保证录取为首要目标。特别是高考成绩刚刚进入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第一志愿应该选择历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高校,并应填报第二批次B段录取的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学院等。
第三批次“注意前景”
参加第三批次录取的是民办、独立学院本科,这个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比较低。考生在报第三批次志愿时,要对专业的前景有较清醒的预估。
正确对待“地域情结”
“作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追求的"是‘对号入座’‘一击命中’,但应考虑到,‘进线落选’、‘高分落选’,都是不可避免的。”
小编提醒家长和考生要增强风险意识,正确对待“地域情结”,有些考生一心想去京津沪,由于京津沪高校录取分数都比较高,外省院校招生人数相对较少,如果选择不当十分容易落选。
另外,要正确对待“院校类别情结”,有的考生在院校类别选择上要求苛刻,全报理工或全报经济类院校,忽视农林、地质、矿业、师范等院校。而理工、经济类高校录取分数相对比较高,如果脱离实际也会存在落选风险。
相邻志愿要拉开“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