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听课反思评课稿1 在本学期学校举行了镇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杨艳雯老师的《认识小数》,让我受益匪浅。 杨老师的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它们所见所闻的生活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认识小数听课反思评课稿,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在本学期学校举行了镇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杨艳雯老师的《认识小数》,让我受益匪浅。
杨老师的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它们所见所闻的生活中的小数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含义,这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现象,获取数学意义的教学思路。“小数”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本来就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接触小数的机会。杨老师将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把标价牌上的数分类,并提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引出两类不同的价格表示——整数和小数,从而引导出“5角”与生活中标价上的“0.5元”的不同表示方法。其次,杨老师也借助长度单位来初步认识小数,在课件上出示米尺,给学生一些长度,比如说10厘米相当于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为米,小数表示为 0.1米,从而把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点都联系在一起。
总体来说,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1、本课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两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和百分之几的两位小数表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本课时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对学生渗透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通过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杨老师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虽说是一堂数学课,可是让我理解了数学与语文的相通之处,尤其是小学生,理解能力特别重要,因此在课堂上对于题目的读和说的能力,杨老师也很重视培养,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同行到我校指导工作,感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教研氛围。当然还要特别感谢吴青松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非常精彩的教研课《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本节课中吴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吴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听了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讲堂变学堂”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这节课中吴老师以学生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挖掘学生潜能。比如在读数写数学生较容易掌握的环节都安排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同学们学习。这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我们看到在学习过程中吴老师通过预设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寻找问题答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我们看到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热情高涨,感受到了学生是这堂课的主角,而作为主角的他们是非常乐学的。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在这堂课中吴老师将一个个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引导学生去完成一个个任务,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堂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今天这节课中,吴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掌声送给这位同学”等等,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总之,在这节课中,吴老师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