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设计院绩效考核方法技巧,菁选2篇【完整版】
    • 发布时间:2023-02-06 13:45:07 | 来源:网友投稿
    • 设计院绩效考核的方法技巧1  (1)进行员工多纬度绩效考核,协调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关系。员工绩效考核可以实行季度考核、年度考核。部门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员工绩效考核主要从绩效维度、能力维度、态度维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院绩效考核方法技巧,菁选2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设计院绩效考核方法技巧,菁选2篇【完整版】

      设计院绩效考核的方法技巧1

        (1)进行员工多纬度绩效考核,协调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关系。员工绩效考核可以实行季度考核、年度考核。部门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员工绩效考核主要从绩效维度、能力维度、态度维度等方面进行。绩效纬度包含任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人员)、周边绩效。周边绩效体现对相关部门服务的结果。主要包括:协作性、响应时间、服务质量等。周边绩效考核员工与有关协助部门和部门员工内部之间的工作协调、配合情况,从而杜绝了部分员工只顾自己的绩效完成而不管部门整体绩效任务完成情况,也倡导了企业积极的绩效文化。

        (2)将部门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到员工绩效考核综合评定对应等级比例中。进行部门绩效考核时,对部门绩效进行等级比例限制:优占5%;良占20%;中占40%;基本合格占30%;不合格占5%。部门绩效考核后,将部门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结果通过员工绩效考核综合评定等级比例联系起来,从而协调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关系。部门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综合评定对应等级比例限制见表。

        表 部门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综合评定对应等级比例限制表

        (3)部门绩效考核结果计入员工绩效考核结果。部门绩效考核在年底进行,将部门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相结合。人力资源部在计算员工年度绩效结果时,部门考核结果可以按50%比例计入中层管理人员年度最终考核结果,按20%比例计入员工年度最终考核结果。

        (4)建立积极、协作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性发展寻求一条科学途径,使组织力量得到最大的发挥,取得优异的组织效益。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个体与部门之间的绩效目标并在二者利益之间找到*衡点。企业应该建立积极、协作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在完成个体绩效任务的同时,关心部门绩效、组织绩效,员工之间形成协作、互助、友爱的关系,在合理的竞争的同时强调员工之间的配合。

      设计院绩效考核的方法技巧2

        (一)岗位梳理及评价方案

        绩效薪酬的管理是基于岗位实施的,因此对岗位的重新处理和评价是实施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的基础。在绩效薪酬改革的过程中,首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对岗位的梳理和评价。

        1、岗位设置

        根据该院的战略目标,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在设计所和项目组之间实行矩阵式管理,增强组织的扁*化程度和快速响应能力。组织机构分为:职能管理、专业设计所、项目部、二级单位四块。

        根据组织机构设置,重新定位部门职能,编制《部门职责》,根据部门职责合理设置岗位和编制,通过工作分析,编制《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进行岗位评价的基础。

        2、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采用了IPE七要素评价法,从职责规模、职责方位、工作复杂度三个维度,对企业的影响、监督管理、责任范围、沟通技巧、 任职资格、解决问题难度、 环境条件七个方面的要素进行评价。

        (二)绩效改革方案

        1、建立绩效管理组织机构

        (1)建立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中,各模块副院长、总工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审核和批准设计院绩效薪酬改革方案。

        (2)建立绩效改革执行小组:由分管人力资源的副院长为组长,人力资源部和院办公室为执行机构。主要职责:设计绩效薪酬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3)实施主体:各中层管理人员负责绩效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

        (4)基层员工:在主管领导的指导下实施个人绩效管理,并提出反馈意见。

        2、设定绩效指标

        根据设计院的发展要求,分三层构建设计院的绩效指标库,即:设计院组织绩效指标(高层人员绩效指标)、部门绩效指标(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指标)、员工绩效指标(基层人员绩效指标)。

        (三)薪酬改革方案

        1、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改革方案

        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建筑设计院的核心人力资源,对其的"管理对设计院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跨度很大,UTC认为:专业技术人员纵向应划分的较多层级,实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晋升的双通道设置,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动力。

        专业技术人员是创造设计院经济效益的核心资源,其薪酬采用绩效工资薪酬模式。薪酬结构为:

        薪酬收入=基本工资+项目奖金+年终效益奖+福利

        根据管理层级高低与承担的责任轻重,薪酬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项目奖金、年终效益奖)的分配比例进行不同设置:

        固定工资有员工的能力素质决定,项目奖金由员工的产值和绩效考核结果决定,年终效益奖有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和设计院的年度经济效益决定。

        2、职能人员岗位工资制

        职能管理人员根据其工作性质,采用岗位工资制,薪酬结构为:

        薪酬收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效益奖+福利

        根据职能人员的管理层级不同,薪酬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绩效工资、年终效益奖)的分配比例进行不同设置:

        四、配套措施

        绩效薪酬管理体系的改革,势必涉及到新旧体系的衔接,为了完成新旧管理体系的过渡,UTC认为在制定改革方案的同时,需要专门制定绩效、薪酬实施方案,以解决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本次改革的配套措施包括:《绩效改革实施方案》、《薪酬改革实施方案》、《任职资格管理方案》、《晋职晋升方案》等,配套调整的制度包括《员工奖惩制度》、《员工培训制度》等,不再一一赘述。

        在绩效薪酬改革实施过程中,UTC特别提出:局部模拟、定点突破的改革方式,以减少变革的风险。根据该设计院的实际情况,本次薪酬绩效改革实施的突破点选在第一设计所进行,在三个月的模拟运行期间不与薪酬挂钩,主要完成程序的捋顺和实施问题的解决。在模拟运行结束后,UTC根据运行的情况,对整体方案做了局部调整,然后推向全院。

        五、实施效果

        薪酬绩效改革实施一年后,公司薪酬满意度明显提高,核心人才的离职率降低,同时由于薪酬体系设计时,薪酬分配倾向于专业技术人才,其薪酬标准高于市场*均水*,同时对特殊人才设计了灵活的薪酬政策,对同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仅一年时间公司成功引进了6名高级设计型人才,提升了设计院的整体水*。

    • 相关热词搜索: 设计院 绩效考核 技巧 设计院绩效考核方法技巧 菁选2篇 设计院绩效考核的方法技巧1 设计院绩效考核办法 设计师的绩效考核方法 设计院员工绩效考核办法
    • 上一篇:评估考研院校难度方法有哪些,菁选2篇【优秀范文】
    • 下一篇:周末问候祝福语,菁选2篇
    • 推荐排行
    • 党委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4篇
    • 党章第七章党的纪律心得13篇
    • 教育系统“护蕾行动”工作方案6篇
    • 2022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3篇
    • 2022年社区党委会议记录9篇
    • 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5篇
    • 派出所党支部6月份党小组会议8篇
    • 党支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
    • 领导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6篇
    • 党员公开承诺情况登记台帐1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