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这首诗写的就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清明节又名踏青节、鬼节,家家户户每到这时候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清明时节,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这首诗写的就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清明节又名踏青节、鬼节,家家户户每到这时候总会买烧纸、鲜花,去给已故的亲人扫墓,先且不谈扫墓的事先来谈一谈清明节的故事。
说到清明节的故事,就不得不谈起一个人——介子推。清明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割肉救普文公,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清明节,纪念烧死的介子推。随后,家家户户也流传了下来,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去扫墓。
扫墓、踏青都是清明节的传统,还要在早上吃鸡蛋传说一年都不头疼。放风筝等清明节扫墓不但是祭奠逝去的亲人,而且提醒我们要善待现在的亲人、朋友。
今天—4月5日—清明节 清晨,我就被妈妈早早地叫起来,说是要给爷爷上坟的。
上坟 我们吃过早饭就和奶奶、爸爸、姑姑一起去上坟。
走了大概有一里地就到了村外的墓场,那里已经有好多人跪在地上烧纸。我们也不例外。只见奶奶把蛋糕、香蕉和鲜花摆放在坟前。然后默不作声地依次拿出灰缸、纸金子、纸铜钱和纸币。爸爸、姑姑和奶奶跪在地上,闭上眼嘴里嘟囔了几句话后就开始烧纸了。他们一边烧纸,一边说:“您就在这里安息吧,这些钱够您花的,明年这时候候,我们还来看您。”说着,泪水从面下上悄悄流了下来。 而我也只是从一旁呆呆地站着,看那轻烟融入天空,那思念也随之飘来……
追忆 5年前的事渐渐清晰在眼前。爷爷是因心脏病发作才去世的。想起爷爷在世时,是那么地疼我爱我,而我也最爱他。 春天到了,爷爷和我一起到老家去感受田园风光。我们在草地里摘小花插在爷爷头上,闻着小草的清香,一路上听着小虫子的乐曲,依偎在爷爷身上听他给我讲故事。 夏天的夜晚,热得让我从床上根本睡不着。于是,爷爷拿了把芭蕉扇,一边给我扇扇子,一边哄我入睡。有时,我和爷爷在树下乘凉时,我会把他那黑白相间的头发编成一个个小辫子,他不但是不生气,反而被我幼稚的行为逗得哈哈大笑。 秋天,是丰收的好季节。这时候爷爷会在空闲的是时候带我到果园、庄稼地里去。为的是让我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认识更多的农作物。 冬天,北风毫不客气地敲打着门窗的是时候。也就是在这时候,爷爷去世了,如北风一样毫不客气地丢下了我们。我甚至连爷爷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告别 “晓倩,咱们该走了”我这才从回忆中走出来。再看这片土地—已经被泪水湿润了。
几滴春雨,下在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地方,点在那“欲断魂”的节气中,而我的思绪飘在那更远更远的空中,犹如断线的风筝,终究会落在不知是什么地方的地方。
从小,清明节在我的心中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节日,应该说是不熟悉,什么时候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了也不知道,真的像烟雨一般,飘过则过,涣散则散,不会触到我内心的任何角落。
这似乎是唯一一个没有彩色气球、没有欢笑的节日。鲜花的美丽不是让我们观赏的,它们将飞向很远很远的地方,飞到爷爷奶奶飞到的地方。
烟火,打开了人世间的另一扇门,那些话语那些泪水,都走进了那扇门。这扇门啊,多少年前我们看着那些此时令我们缅怀的人都走了进去,是缓慢的,以后的每一年,我们都要让火焰亲自打开这扇门,没有人的进出,只有那些被我们拿去祭奠的事物消失在其中。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宇宙中的黑洞,且不论两者能否做比喻,至少它们有着同样的行路方向,多么宽广深远的路,永远只会是单行道。
十岁那年,我第一次在清明时分去做了这个节应做的事情,我第一次去了爷爷奶奶的墓园。记得墓碑旁的一株迎春花开得格外灿烂,挂满金黄色花朵的枝条在园中变得分外诡异,此时似乎已经不是生的权力使花朵开得这样亮丽,而是死的意念,使它绽放。
一个穿着黑大衣的人,黑色的袖管衬托着一双白皙而修长的手,这手中有一束这样金色的`迎春花,看不清他的眼睛,他呼吸的声音是没有呼吸的声音。这是他手中的迎春花,此时艳然绽放在我的身边。我看着他,沉默。无话可说的风静得像我与花之间空气的静,我与花同时都是这个世上还在呼吸的生灵,我却感觉这花并非来自人间。
满山的墓碑,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满山的松柏,人的生命是这样森严;满山未融化的雪,人的生命是这般凄凉。
清明,十岁的清明节。清——明,清如同那天的天空,明如同那天天地间的一切光亮刺眼。这两者貌似格外的不匹配,就像墓园中的墓碑与花朵,但它们确乎命定在一起。
我的思绪就这样飘飞。从小就很少有放风筝的习惯,更没有在清明时节放风筝的经历了,而真正放飞过的几次中有一次风筝就很美丽地自由了。我在清明节的思绪就如同那放飞了却永不归回的风筝。
在这“欲断魂”的节气中,思念是永不熄灭的灯火,而怀恋是那个黑衣人手中永不凋谢的花朵,那样使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