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菁选3篇
    • 发布时间:2023-02-19 10:30:10 | 来源:网友投稿
    •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1  揭示课题,就题质疑  1.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指名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讲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2.板书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慈母情怀》教学设计,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菁选3篇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1

        揭示课题,就题质疑

        1.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指名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讲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就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回答。)然后归纳,主要为:(1)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2)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3)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等等。

        自读课文,初步释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检查生字的认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说出大意即可。)

        3.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4.初步释疑。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初步解决质疑中的“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等。)

        研读课文,深层释疑

        1.谈话过渡。刚才同学们从描写母亲的表现的语句中看出了母亲的情深,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读一读所画的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说说从中看出母亲怎样的情感。

        4.速读课文,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的深情。

        5.读后交流。主要是描写劳动的环境以及母亲劳动动作等语句。

        角色朗读,体会情深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2.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总结升华,拓展学习

        1.总结。为什么说慈母情深?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升华。读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或者自己的母亲说点什么?

        3.拓展阅读。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纸船──寄母亲》,交流: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4.拓展表达。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感谢信;或与自己的母亲说说心里话;或给自己的母亲送份礼物,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等。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学会如何赏析人物;并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从他上身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父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与这位父亲相比,梁晓声的母亲又给了他怎样深沉的爱呢?今天,我们就去体会一下大河一样深沉的母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通过自己查资料,读通、读懂全文,能够简述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品味语句

        要求:根据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学习经验,自己把文章当中的描写母亲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找出来,在自己重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探讨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整理在练习本上。

        重点体会“我”家里的贫穷和母亲的“大方”这一鲜明的对比,(母亲干脆利落的对话)细细品味母亲瘦小的身体与繁重的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的对比。

        以读促情、朗诵比赛

        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镜头反复品读、认真体会,每个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断,读的形式自选。

        随堂练笔、人物分析

        要求:通过对文章重点语句的分析,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人物赏析。篇幅不用太长,能够表明观点,说明理由即可。

        读课后连接,谈自己为母亲做过的小事儿

        操作:认真读课后链接,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爱,小组内交流自己曾经做过哪些令母亲感动的小事。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描写了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这些地方突出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对母亲深深地敬意与无比地热爱。

        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学习这篇课文,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 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三、教学建议

        1.本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能流利地朗读全文。

        2.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勾画出描写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争分夺秒,“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以上这些,与妈妈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了强烈对比。“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课文中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4.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的阅读,可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关爱的小事,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学会如何赏析人物;并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从他上身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父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与这位父亲相比,梁晓声的母亲又给了他怎样深沉的爱呢?今天,我们就去体会一下大河一样深沉的母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通过自己查资料,读通、读懂全文,能够简述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品味语句

        要求:根据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学习经验,自己把文章当中的描写母亲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找出来,在自己重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探讨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整理在练习本上。

        重点体会“我”家里的贫穷和母亲的“大方”这一鲜明的对比,(母亲干脆利落的对话)细细品味母亲瘦小的身体与繁重的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的对比。

        以读促情、朗诵比赛

        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镜头反复品读、认真体会,每个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断,读的形式自选。

        随堂练笔、人物分析

        要求:通过对文章重点语句的分析,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人物赏析。篇幅不用太长,能够表明观点,说明理由即可。

        读课后连接,谈自己为母亲做过的小事儿

        操作:认真读课后链接,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爱,小组内交流自己曾经做过哪些令母亲感动的小事。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描写了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这些地方突出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对母亲深深地敬意与无比地热爱。

        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学习这篇课文,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 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三、教学建议

        1.本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能流利地朗读全文。

        2.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勾画出描写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争分夺秒,“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以上这些,与妈妈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了强烈对比。“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课文中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4.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的阅读,可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关爱的小事,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相关热词搜索: 慈母 教学设计 情怀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 菁选3篇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1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1年级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100字 慈母情怀教案设计
    • 上一篇:2023年度《小摄影师》作文,菁选3篇【精选推荐】
    • 下一篇:产品销售合同范本,菁华4篇(精选文档)
    • 推荐排行
    • 党委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4篇
    • 党章第七章党的纪律心得13篇
    • 教育系统“护蕾行动”工作方案6篇
    • 2022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3篇
    • 2022年社区党委会议记录9篇
    • 派出所党支部6月份党小组会议8篇
    • 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5篇
    • 党支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
    • 领导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6篇
    • 党员公开承诺情况登记台帐1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