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完整版】
    • 发布时间:2023-02-27 09:55:10 | 来源:网友投稿
    • 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1  一(23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三人行,▲。(《论语》)  (2)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3)晨兴理荒秽,▲。(陶渊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完整版】

      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1

        一(23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三人行, ▲ 。 (《论语》)

        (2)苔痕上阶绿, ▲ 。 (刘禹锡《陋室铭》)

        (3)晨兴理荒秽,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忽如一夜春风来,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8) ▲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祈祷(qǐ) 鞠躬(jū) 更胜一畴(chóu)

        B.羁绊(bàn) 粗犷(kuàng) 相形见拙(chù)

        C.亘古(ɡèn) 荒谬(miù) 味同嚼蜡(jiáo)

        D.酝酿(liànɡ) 谙哑(yīn) 叱咤风云(zhà)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 )(2分)

        A.虽然四川雅安发生了地震,但我们相信四川人民还会一如既往的坚强。

        B.如果不修水利工程,这些*原地带一旦遇到严重灾害,后果不可思议。

        C.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唯分数论”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仍然根深蒂固。

        D.南京亚青会组委会别出心裁地进行火炬网上传递,体现了低碳、节俭的办会理念。

        迎接青奥会,做好小主人。王刚是青奥会的一名志愿者,请你帮他完成下列任务。

        【亲近南京】

        4.王刚向来宾介绍南京的文化古迹,下面是他的介绍词,请你帮他修改。(3分)

        由于南京历史古迹久负盛名,使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南京文化古迹遍布,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历史风云变幻:中山陵似屏障般巍然耸立,显示浩气长存; 明城墙如高山般曲折绵延,道尽王气沧桑;秦淮河 ▲ ,吟唱昔日繁华。

        (1)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使之跟前两句构成排比句式。(2分)

        ▲

        【献礼世界】

        5.王刚要给来参加南京青奥会的外国朋友献礼。请你帮王刚从下面几幅书法作品中选择一幅作为礼物,并参照示例,从字体、形态、意蕴三个角度说说选择这份礼物的原因。(3分)

       

        示例:我选“宁”字,这幅书法是行书,形态俊秀,可以表达南京人民祝愿外国朋友生活安宁祥和之意。

        我选 ▲ 字, ▲ 。

        【感受文化】

        6.古都南京,人文荟萃。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们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如刘禹锡、杜牧、孔尚任、吴敬梓、曹雪芹……请你任选其中三位,写出他们与南京相关的作品名称,跟王刚一起感受南京的文化底蕴。(3分)

        示例: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 ▲ (2) ▲ (3) ▲

        二(43分)

        16.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16分)

        【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①,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碧砌:青石台阶。

        (1)这首诗末句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是 ▲ 。(1分)

        (2)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首句写“乱烟”,既是形容夜里雾气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惶恐不安。

        B.次句中“飞月”一词,既表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当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

        C.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清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D.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有情的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离别之情。

        【古文阅读】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①,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③之。稍壮,折节④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隐于光、黄间⑤。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⑥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选自苏东坡《方山子》,有删改)

        【注】①方山子:名陈慥,字季常,方山子是人们称他的绰号,他是苏东坡的好友。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宗:尊奉的意思。④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⑤光、黄:地名,指光州和黄州,在今湖北麻城。⑥矍然:吃惊的样子。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 余谪居于黄( ▲ ) (2) 余告之故( ▲ )

        (3) 余既耸然异之( ▲ ) (4) 犹见于眉间( ▲ )

        9.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鹊 起 于 前 使 骑 逐 而 射 之 不 获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吾故人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

        11.首段中交待方山子隐居原因的句子是“ ▲ ”;第二段中“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一句,从侧面表现了方山子 ▲ 的情怀;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不能施展才华的 ▲ 之情。(3分)

        (二)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2~16题。(14分)

        有为有不为 季羡林

        ①“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②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什么叫“应该”呢?这有点像仁义的“义”字。韩愈给“义”字下的定义是“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应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要想从哲学上,从伦理学上,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要写上一篇长篇论文,甚至一部大书。我没有这个能力,也认为根本无此必要。我觉得,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③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须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④小善、小恶,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吗?

        ⑤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嘛呀?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⑥通过上面举的一个小恶的例子和一个大善的例子,我们大概对大小善和大小恶能够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了。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⑦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尝到甜头,又没被人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

        ⑧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

        12.依据文章的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1)第①~②节,具体解释: ▲

        (2)第③~⑦节,提出分论点:

        分论点一: ▲

        分论点二: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

        (3)第⑧节,总结归纳中心论点: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13.请将第④节画线句改成陈述句,并与原句比较其表达效果的不同。(3分)

        ▲

        14.第⑦节中引用俗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哪些作用?(3分)

        ▲

        15.请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3分)

        A.第②节引用韩愈的话是为了阐明做合适的事就是“应该”,解释“有为”的内涵。

        B.格言“喜则易动善念,怒则易动恶念”可作为第③节的道理论据,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C.第⑦节加点的“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下“大恶”是由“小恶”发展而来,不排除特例。

        D.第⑦节画线句对分论点“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作补充论述,使论述更全面客观。

        16.阅读下列材料,区分材料所述行为是“大善”还是“小善”,结合文章阐述理由。(3分)

        四川雅安4月20日发生了7.0级地震,首批*军*官兵在第一时间内向震区派遣救援力量。当日,*四川总队、水电、交通部队、*学院共计2500人已携带专业救援器材,赶赴灾区实施救援。另外,*四川总队1500名、重庆总队1000名兵力分别在成都、重庆做好增援准备。

        ▲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3分)

        秋风扁豆花 周仕华

        ①满架秋风,吹醒了繁盛的扁豆花。乡村菜园中,木架上,蠕动的鲜嫩触须如娇小的素手,牵扶着臃肿笨拙的扁豆藤蔓,潜伏在醉人的秋风里。扁豆是一个高傲、孤独的守望者,当菜园即将荒芜杂草逐渐侵袭的时候,特立独行地疯长。扁豆攀附的性格来自秋风的百般宠爱,或倚着大树,或爬上事先搭好的架子,向着秋天深处纵情迈进。

        ②扁豆花期极长,从初夏到深秋,都能够见到她窈窕的身影。一株长长的扁豆藤蔓,往往是底部扁豆早已成熟,顶部繁花依然如锦。扁豆花既不妖艳,也不娇柔,如千万只大大小小的蝴蝶临空飞舞。淡紫的,粉白的,暗淡而缺乏光彩,很少会有人去喜欢扁豆花。

        ③如弯月,似娥眉的"扁豆荚,就挂在架子上,成串地簇拥着。有妇人提着菜篮来了,姗姗的步子,扁豆看得很清楚。豆荚乐意让妇人们采摘,躺在篮子里惬意地笑,视死如归地离开正在盛开的花儿。这一幕着实让人有些感动,不禁泪眼潸然。花儿却莞尔一笑,目送妇人离去,洒脱而怡然。一切都静悄悄地发生,在某个黎明,或某个黄昏。

        ④开花、凋谢、结果、成熟似乎是植物孕育果实的常态。然而蜗居乡村一隅的扁豆竟不守规矩,不遵常识,率性而为,秋风若在,花开不已,日夜陪伴着累累的豆荚。也许,这正是引人好奇之处,也是人们应常怀敬畏之心所在。一日,去郊外散步。落叶纷飞的午后,不禁有些许伤感萦怀,是一架茂盛的扁豆花疗养了我的情绪。扶摇而上,不屈不挠,笑迎秋风。哪管春夏还是深秋,花儿照开不误,开就开得轰轰烈烈,无怨无悔。不要以为花朵只能是春天的骄子,扁豆花哪怕寂寞地盛开,也从不丢掉对大地忠实的爱情。

        ⑤乡村里孤寂的守望者,独守一方菜园,或是路边地角,或是田埂剩土,只要有一席立足之处,就从不觊觎姹紫嫣红的春花。桃红梨白,暗香浮动,又有何干?蓄了花,育了果,就该满足地颔首低眉,宁静地等待采摘。若有心仪之人采摘成熟的豆荚,花朵总是面容含笑,姿态悠然。扁豆花真乃花中的谦谦君子,守望自己的孩子,也守望独自面对秋风的凄苦命运,一切均淡然处之。

        ⑥凝望一架温婉的扁豆花,默默沉醉在浩荡的秋风里。白色、紫色的蝴蝶翩飞一生信念,弯月、娥眉沉淀一地精华。其貌不扬的扁豆,还有扁豆花,让人们记住了秋天僻静角落里简陋的农家小院,以及乡村那种闲适、安恬、和悦的简单生活。

        ⑦满架扁豆甘于寂寞,却有一颗开花的心。能开花,能结果,即使不受众人青睐,也绝不白在世上活一回。走在乡间小路上,若在不经意间能看到一架开得十分热闹的扁豆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选文有删改)

        17.作者为什么说扁豆花是高傲、孤独的守望者?请阅读全文,从文中摘录合适的句子填写下表以解释之。(3分)


      扁豆花:高傲、孤独的守望者

      高傲

      (1)                      ▲                      

      孤独

      (2)                      ▲                      

      守望者

      (3)                      ▲                      

        18.第⑤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桃红梨白”? (3分)

        ▲

        19.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豆荚乐意让妇人们采摘,躺在篮子里惬意地笑,视死如归地离开正在盛开的花儿。

        ▲

        (2)白色、紫色的蝴蝶翩飞一生信念,弯月、娥眉沉淀一地精华。

        ▲

        20.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借花喻人,多处采用拟人手法,表现出对扁豆花甘于寂寞的品质的赞美。

        B.第④节中加点“竟”字暗含了作者对扁豆花不守规矩、不遵常识的意外和欣赏。

        C.本文将扁豆花置身于秋风环境中,意在为扁豆花的自我牺牲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D.作者喜爱扁豆花还缘于扁豆花让人联想到乡村那种闲适、安恬、和悦的简单生活。

        三(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上帝叫麦克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麦克又是催促又是责备,可蜗牛依旧这么慢。麦克只好耐着性子,用接近静止的速度跟在它后面。就在这时,麦克突然闻到了花香,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了微风拂面的舒适……原来,这是座美丽的花园。麦克这才体会到上帝的巧妙用心。在我们步履匆匆的生活中,常常会忽略身边那些美丽的风景: 变化的城市,宁静的校园,默默的帮助,无声的奉献,陌生的朋友,熟悉的亲人……奔跑的路上没风景,放慢脚步、打开心灵,留心身边的风景。

        请以“放慢脚步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书写(4分)

    • 相关热词搜索: 江苏省 中考 语文试题 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 江苏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以及答案1 江苏省二模语文试卷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二模试卷语文答案
    • 上一篇:2023年汛前检查情况汇报(精选文档)
    • 下一篇:汽修专业求职自荐书(范文推荐)
    • 推荐排行
    • 党委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4篇
    • 党章第七章党的纪律心得13篇
    • 教育系统“护蕾行动”工作方案6篇
    • 2022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3篇
    • 2022年社区党委会议记录9篇
    • 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5篇
    • 派出所党支部6月份党小组会议8篇
    • 党支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
    • 领导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6篇
    • 党员公开承诺情况登记台帐1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