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1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衡条件。要使杠杆*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L1=W??L2。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衡条件。要使杠杆*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 L1=W??L2。式中,F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1.省力杠杆:L1L2, F1
2.费力杠杆: L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等。
3.等臂杠杆: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定滑轮等。
夯实基础,建构知识网络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上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考查,并且考查的方式和重点转向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水*上。
如何提高物理成绩
考试时,先挑会的题目做
考试时,不管什么科目,答题按顺序做,遇到不会的题目先放过,先做自己有把握会做的题目,做到能拿分的题目绝不丢分,避免出现在不会的题目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出现答不完试卷的情况。做完所有的题目后再回过头来看那些需要花费时间分析的题型。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要检查一下试卷,所以在*时的做题中要练习自己的答题速度。
学习方法指导
学过的知识要勤总结
每一章的关键点、难点、常见试题等,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在笔记纸上,粘到相应章节的中间。阅读时,标记每一段,如“已经理解,不要阅读”,“这个问题简单,不需要做”等等,所以,在复习时,目标是明确的,避免胡须眉毛,避免浪费时间。自然提高效率。
力知识点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3、力的概念的理解
(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②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4、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变。
(2)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