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节的优秀日记1 又快到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了,这勾起了我对端午节习俗的回忆。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的来源是祭奠一位爱国志士。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做屈原的大臣,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过端午节日记,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又快到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了,这勾起了我对端午节习俗的回忆。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的来源是祭奠一位爱国志士。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做屈原的大臣,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提出了好多对祖国有益的建议,但却遭到贵族的反对。后来因为一些人的诬陷,被罢了官,赶出了京城。他在流放期间,因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一天天的侵略,心如刀绞,于是便于五月初五跳江自杀。刚开始人们在水里投放饭团、食物认为只要让鱼虾吃饱了,它们就不会伤害屈大夫的尸体,而且还经常划着小船在江边寻找屈原的尸体。最后,五月初五这一天渐渐变为了一个节日,而这些习惯也渐渐变为了赛龙舟,吃粽子,饮黄酒等习俗。
今天,人们还保留着佩香囊,带五彩绳,插艾蒿的习俗。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和吃粽子。
每到端午节,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就会去买粽叶,糯米,大枣,有时还买一点儿五花肉,然后回家自己动手包粽子。我们都非常高兴,快乐,一家人其乐融融。待粽子熟了之后,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这时,我们就会团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有声有笑,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啊,对了,这一天,我的姥姥还会给我编五彩绳,给我做香囊。
我们家在那一天,还会在门上插艾蒿。我曾经问过姥爷,为什么要插这种有独特香味儿的植物,姥爷告诉我,因为插上它有可以祛百病的寓意。
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还会看赛龙舟的比赛。还会为他们加油,助威。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璀璨的`明珠,我们一定不能让它丢失,要将它好好的流传,发扬光大!
今天是端午节,阳光明媚,不时还吹起阵阵凉风真是凉风拂面的`好天气。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和哥哥一起坐上公共汽车外婆家过端午节。
一路上我看到了家家户户都挂上了艾草,买来了五黄——黄酒,黄瓜,黄鳝,黄鱼,蛋黄。一进外婆家我看见了这些可防五毒的中药。
外婆拿出了一些材料—粽叶,糯米,肉,豆沙和线。我们看的很纳闷,外婆拿这些东西干吗?难道要我们包粽子吗?我们可不会包呀!不过外婆是耐心的教包粽子:了首先把粽叶包成漏斗的样子,然后放入糯米和自己喜欢的馅,再把粽子抱起来用线绑好,粽子宝宝就做好了,马上就可以下锅了。
听了外婆的讲解我和哥哥的粽子宝宝都包好了,和外婆包的粽子宝宝一起下锅了,我们看着粽子宝宝在锅里跳舞,滚动。终于粽子宝宝出锅了。那粽子宝宝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让我们直流口水。
粽子宝宝烧好了,我说要送给最敬爱的妈妈;哥哥说要送给外婆;弟弟说要送给外公。算我们的一份敬爱吧!
在晚饭后我们三兄弟进行了一场滑板大赛由外婆外公做裁判,我们各自用处自己的“绝招”来“杀敌”。最后哥哥第一个被淘汰弟弟第二个被淘汰而我拿到了冠军奖励西瓜一个,而哥哥弟弟奖励西瓜半个。
到了深夜11点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了家。
今年的端午节,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啊!
水浸湿了江边土,谁还记得你的冤屈?功劳虽似浮屠,你却依旧那么孤独。究竟是世人的糊涂,还是*的疏忽?纵然流芳千古,却还未得见证天下沉浮,只留得一端午
闻粽香—恍然如梦
端坐窗前,一缕淡香萦绕鼻尖,似秋日的米香,似春潮的清泉,似夏季的粽叶;几缕幽香,几丝怀念—昔日的屈原是否如我一样?从不寻常的气味中嗅出国之悲剧,己之悲剧?可就算知情,却也还是无法做得力挽狂澜,几声悲叹,只得悲哀一生。
食粘粽—滋味自知
一手解开束缚,一手将粽送至口旁,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细细咀嚼,随着唾液分解,牙齿细嚼。几分甜,几分香,略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叶香,莫名想起当初的你是否也像如此?—恍然领悟,世人皆迷于雾中,唯有你独处高山峰。明知灭国不久,却还在幻想。幻想人们梦醒,君主恍然。世人皆醉我独醒无疑是你最好的写照,也是莫大的悲哀,也许在江边徘徊,方才领悟!
品粽味—口有余香
盘坐桌前,一杯苦茶在手,几缕香烟环绕。口中隐约还有粽香残存。腹中似乎还有米味几许,喉中微微暖意。*静中的我好似又想起了你,纵然你已身赴河底,但还是无法忘记你。江底的你是否看到龙舟驰骋,粽香股股?
越过千年光阴,眺望你坚实背影,世人皆醉你独醒,难怪如此伶仃。只好默默倾听,化为心灵补丁,祭奠你的堕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