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采访实录作文1 今天,我和姐姐走上了街头,用眼睛看到了,用耳朵听到了,了解了许多关于*春节“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的传统习俗。 我:姐姐,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户户怎么都挂上了红灯笼,在门上贴上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习俗采访实录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
今天,我和姐姐走上了街头,用眼睛看到了,用耳朵听到了,了解了许多关于*春节“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的传统习俗。
我:姐姐,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户户怎么都挂上了红灯笼,在门上贴上了新春联,就连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而且晚上还要放爆竹,这是为什么呢?
姐姐:说来话长呀!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吞食牲畜伤害性命,人们只好在这一天逃往深山。有一年,一位白发老人说他能将“年”兽驱赶走,大家不必再躲入深山。众人不信,但老人坚持让大家留下。就这样,当“年”兽来时,老人突然点燃爆竹,“年”兽被炸得心惊胆战,仓皇而逃。原来“年”兽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大家都贴对联、窗花,放爆竹,防止“年”兽。明白了吗?
我:那为什么门上的“福”字要倒贴呀?
姐姐: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就有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
啊!原来我们*春节的传统习俗含有这么多意义呀!
我:妈妈,什么是春节?
妈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我:那我们在节日期间都要做些什么呢?
妈妈:现在城市里过春节比较简单,没有很多事情要做,妈妈小时候是在家乡沂蒙山区的农村里生活,那时候的过年才有意思呢!
我:真的,妈妈那您能给我讲讲你们那时候是怎么过年的吗?
妈妈:当然可以,妈妈真的很怀念那时候的过年呢,过了腊八就是年说的一点也不夸张,一入腊月就开始有了年味,我们那里每隔五天逢一个集—就是露天集市,所有的东西都到那里去采购,从腊月的第一次逢集你的外公外婆就开始陆陆续续采购过年所需要的物品,刚开始大多是置办年画,对联,过门钱,衣服,香,纸钱........然后是大量的采购肉类,蔬菜等,腊月二十三那天是小年,外婆会包水饺,在晚饭的时候有一个送灶王爷升天的仪式,灶台边上贴上灶王爷的`画,画前面摆上桌子,桌子上摆上山果,水饺,上香,好让灶王爷吃饱喝足后启程去天庭多说些好话,年三十回来的时候多带些粮食。腊月二十四一般都安排扫舍,所有家具都搬到院子里去,连卧室墙上糊着的旧报纸都撕掉,清扫完后再重新贴上新的报纸,家具再搬回屋里,那才是真正的大扫除,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家家户户都做豆腐,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蒸馒头、包子、做很多很多,冷掉后存放进翁里,正月里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年三十白天贴对联,过门钱,做各种油炸的丸子,鸡块,豆腐......,晚餐跟*时一样吃饭,饭后开始包水饺,那天晚上还要请灶王爷回家,十二点一到就开始放鞭炮,煮水饺,拜菩萨,仪式结束后大家才去睡觉,睡前妈妈一定会嘱咐外婆早上一定要早点叫我们起床,因为可以穿洗衣服,早上外婆会煮上一大锅水饺,全家人早早的吃好后便跟着外婆出门去拜年了,初一只给同姓亲属拜年,像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子等,初二去外婆家,初三开始便挨着给七大姑八大姨拜年了,大概需要十来天的时间才能拜完,正月十五元宵节,外婆会用面粉做成油灯送给先人。
我:妈妈你们过年真有趣,什么时候带我去外婆家过年啊?
妈妈:外婆不让我们去呢,按照沂蒙山的传统习俗,出了嫁的女儿是不能去娘家过年的,只能初二或以后才能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