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老师外出参观学校学习心得篇3篇
    • 发布时间:2023-05-01 12:10:04 | 来源:网友投稿
    • 老师外出参观学校学习心得精选篇3篇

      老师外出参观学校学习心得精选篇篇1

        在这活力四射、希望纷飞的春天,小学数学青年协作组继续前进,今天我们的小船停靠到了义津镇。

        在此次的研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青协组的研究方向:以课例研讨为主要载体、课堂观察为基本方法、课堂诊断为必需路径、学习培训加速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为目标指向。

        在这里我们分别聆听了吴二莉老师的《植树问题》和孙晶晶老师的《数学思考》,精彩的课堂感染了每位学生以及在座的老师。

        一、善于发现

        数学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把知识生活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课上两位老师都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而非直接教教材。

        例如:吴老师利用手、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路灯等来让学生认识间隔和间隔数。

        孙老师在进行巩固练习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运用到的连线问题,既训练了学生的动口能力也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二、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师。

        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每位学生的思维都是不同的,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只听取正确的答案,还要去听学生们的不同答案,更要留时间让学生诉说他们的疑惑。

        这也让我想到自己,平时我在上课时只顾着在班上寻找正确答案而忽略了思考“错误”答案。

        三、善于表扬

        表扬是一根火烛,有意无意间照亮了别人的一生;表扬是一块罗盘,似明非明时指引了别人的方向;表扬是一种力量,低头抬头间给予了别人动力源泉。

        在课堂中我经常表扬学生,但是采用的模式比较单一。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像两位老师学习,多采用不同方式来表扬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外出参观学校学习心得精选篇篇2

        “出去走一走,收获总是有!”

        不错的,只要是捧着一颗虔诚的学习之心,就一定能收获原先生活圈子所不能生成的养分。

        难得的一次班主任外出学习,而且还是全体的,这等大手笔,无疑给人以震撼,而更让人震撼的则是每一个“驿站”给我们的新奇。

        驿站一:江阴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偌大的校园,干净整洁,让人感叹学生值日工作的到位和卫生保洁的持久。

        更让人新奇的是,校园里的很多角落,摆放的不是垃圾箱,而是写着“免检区域”的标牌。

        走进学生的公寓,秩序井然,每一个豆腐块似的叠被,昭示着他们对待事物的认真积极的态度。

        课间的会操,更是堪称完美。

        一声哨响,整队、进场,每个学生都以饱满的热情快速找准自己的坐标,他们像跳动的音符,和着相同的基调,舞出最协调的课间操。

        远处看去,无论哪个角度,都是一张完美的画卷。

        嗟叹、侧面、或相视一笑,都很难表达我们的赞赏之情。

        这一切,是真的吗?是我曾经的,不是很乖巧的孩子们完成的吗?在葛柏炎校长的演讲中,我得到了证实,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一切都是在葛校长的“文化德育、行为铸德、知识养德、劳动砺德”的教育理念下形成的。

        这样的教育,不是浮于表面,而是渗入内里的。

        收藏葛校的话------“把你想做的事做到极致就是特色”在我人生的扉页,激励我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成就我的特色。

        驿站二:江阴市中徐静工作室

        “做学生生命的贵人”,这是徐静给我们班主任做的报告。

        徐主任从关注细节、注重创意、张扬个性、高效执行四个方面谈了她德育工作的心得。

        主题班队活动的策划,则彰显了她的独特的创意、周密的组织、鲜明的主题。

        这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走进成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与阵地的“徐静德育工作室”,让我更是感慨不已,原来这也能打造品牌,让我深深理解了“闻道有先后,学术有专攻”的道理,只要专注,就能有所成就。

        离开工作室,我记下了,“每一方阵地,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品牌”。

        驿站三:溱潼拓展训练

        一直以为拓展训练都是户外项目,没想到这次的拓展居然是在室内。

        教练没有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去感悟。

        “悟”,是心灵的语言,它比有声的言语更能表达深度的内涵,我想拓展训练的出发点也是如此吧。

        此次拓展训练,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工作中不要因为不可知而畏惧;不要因从未尝试过而轻言放弃。

        只要坚持到底,成功终会属于坚强的人。

        每一次齐心协力的团结合作,每一次成功之后的热情相拥,每一次完成项目的坦诚分享,让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彼此之间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亲切,多了一份友情。

        每一个站点的"休憩,是为了更好的积攒力量,回到原位,将会是新的起点。

        我坚信!!!

      老师外出参观学校学习心得精选篇篇3

        学校给我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工作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

        6月17日,我有幸到省教育学院参加了《2009年辽宁省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展示会》,为期三天,聆听了14个市的代表进行的专业素质展示,对我触动很大,感受颇多:

        一、思索之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内涵,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实验证明――运用各种手段搜集分析数据――得出答案、解释。

        这几个步骤,是科学课的一般模式。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科学教材(教科版)非常重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有机的把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相贴近,并且以单元研究的形式出现。

        可以看到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主题,主题下面又衍生出若干课题,这些相互联系的课题就构建了符合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素养框架。

        二、思索之二:注重科学教育中的师生真诚面对。

        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这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研究小学生的行为。

        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

        科学课教师对学生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呢?不是你应该怎样去做这件事,而是“如果这件事情你愿意去做的话,就……”我觉得很有启示,这样的话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爱。

        我们的科学课应该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指令。

        要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

        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一道共同来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

        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只有投入的探究,而没有思想的枷锁,充满“自由探究的空气”。

        每次在学生小组上讲台汇报时,我们不妨轻轻的坐在他们的位置中,让学生忘记教师的存在,把专注的思想用于互相探究上面。

        在教学中要经常启迪学生,要他们勇于提出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进行有效争辩。

        “我想知道的是……”“我打算这样来做……”“对他说的我有另外的想法”……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说出来,哪怕是他们的不举手的“插嘴”那也是很可贵的意见,就当它是闪亮的智慧火花。

        所有这些“有价值”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希望听到的声音。

        三、思索之三:改变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以往的评价以知识性为主的总结性评价为主,往往忽视了科学技能、科学态度等诸方面的评价。

        而现在新科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对过程的参与,主要是发挥评价的调控与改进功能,并在进行过程中不断调控,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例如盘锦市的高峰老师介绍的评价方法:1、个人评价。

        要用符合本学科的评价语言,如:你真像一个小科学家、你的回答很有创意……2、小组评价:采取互评的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3、班级发放表扬卡。

        在教学中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可以参考教材的建议,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成功的经验,也可以由自己、甚至是学生来制定,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运用。

        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达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那就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

        四、思索之四:加强课后反思,要从自己所授的课中悟出一些新的发现。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第一、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

        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第二、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

        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

        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

        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

        以上是我在听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当然,要做好这些,需要我个人的不懈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会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充实自己的大脑。

        此次的听课对于我来说非常的重要,至少它告诉我再上科学课的思路。

        我非常感激也非常幸运参与了这样一次活动。

    • 相关热词搜索: 外出 学习心得 参观 老师外出参观交流心得体会 教师外出参观学校观后感 教师外出参观名校美篇 教师外出参观名校新闻报道 教师外出参观学校美篇标题 教师外出参观方案 教师外出参观学校美篇 教师外出参观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外出参观心得体会 教师外出参观心得
    • 上一篇:中国航天日演讲稿5篇
    • 下一篇:消防知识学习心得体会篇5篇
    • 推荐排行
    • 党委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4篇
    • 党章第七章党的纪律心得13篇
    • 教育系统“护蕾行动”工作方案6篇
    • 2022年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3篇
    • 2022年社区党委会议记录9篇
    • 派出所党支部6月份党小组会议8篇
    • 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5篇
    • 党支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
    • 领导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6篇
    • 党员公开承诺情况登记台帐1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