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 2023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科学》教案
    • 发布时间:2023-06-10 11:40:09 | 来源:网友投稿
    • 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希望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2023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科学》教案

        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科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科学教案一: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

        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你见过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吗?请你来给同学们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水的神奇,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知道了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此外水还有表面张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导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神奇的水的两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水会自己向上爬,水还会象人一样团结在一起,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水的神奇。

        一、会喷射的水。

        实验:

        用钉子在瓶上从上向下把3个一样大小的孔,观察水流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清洁工人用巨大的水龙头来冲洗海岸。

        通过实验和图片观察,你发现了水的神奇之处在哪里?

        加压后,水可以从孔隙中喷射出来。

        二、会“托举”的水。

        实验:

        拿一个玻璃杯装半杯水,然后不断往里面丢东西,看看水可以托举起哪些东西,而又有什么东西水托不动,沉下去了?

        出示图片:万吨巨轮在水面上。为什么轮船和装载的货物那么重,大海里的水也可以托得动它?

        小结:水有浮力。物体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则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小于自身的重力,则就会沉下去。

        你知道水还有其他什么本领吗?

        三、水溶解物质的性质探究

        动动手:把方糖放入水中,观察方糖的变化。

        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试验: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讨论: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

        四、作业:

        把你的研究并总结出的水的特点写在活动记录上。

        小学科学教案二: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图片: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提问: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

        1.教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

        2.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

        (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

        4.明确实验方法。

        (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6.出示实验记录单。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提示。

        (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3.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

        三、拓展

        1.拓展资料。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变化。

        2.课后实验。

        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

        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如果想在家里做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案三:动物怎样过冬

        教学目标:

        通过多层次的观察和提问,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蚯蚓、蚂蚁、蛇、青蛙、喜鹊、燕子、熊、猫等常见动物的卡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1、观察提问

        “小蚂蚁找朋友”是在巡访蚂蚁的基础上,更宏观的观察活动和有意识的提问。阅读这个小故事。

        小蚂蚁在找什么朋友?

        找到的都是那些朋友?

        朋友们在干什么?

        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小组讨论,查找资料。把搜集到的资料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2、分类

        同学们大家真是太棒了,通过搜集资料与小组交流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动物们过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让我们打我们搜集到的动物的过冬方式进行分类吧!

        动物的过冬方式可以分为几类?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冬眠:熊、青蛙、蝙蝠、蛇……

        备粮:蚂蚁……

        南飞:大雁……

        换毛:猫、狐狸……

        3、游戏:卡片竞答

        每组两人,轮流抽取卡片,讲讲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看谁知道得最多。

        4、角色扮演

        通过学生喜欢的活泼的方式,激发对已知事物的感受,展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

        我们来排练一个小节目,扮演准备过冬的动物。

        看那一小组的表演最棒!

    • 相关热词搜索: 上册 教案 小学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科学》教案
    • 上一篇: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下一篇:2023年小学体育《篮球》教案
    • 推荐排行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教案1
    •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7篇
    • 军神教案一等奖_雨月网9篇
    •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篇
    • 小班舞蹈小鸭子嘎嘎嘎教案3篇范本
    •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全文)
    • 大班科学我是小中医教案与反思3篇(
    • 廉洁从教案例5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真棒》
    • 2023年新冠病毒大揭秘科学大班教案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