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 2023年度《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5篇
    • 发布时间:2023-12-01 20:50:02 | 来源:网友投稿
    •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③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5篇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

      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①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②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②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①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

      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②合作探究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①恰当的描述;②用数字说明;③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延伸练习

      ①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②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板书设计

      准备

      月亮上的足迹象{升空}伟大的壮举

      登月人类的智慧

      返航

      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锻炼学生装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师也可做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篇2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快速阅读课文,较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依据概说--评说的结构方式和按时间发展的阶段顺序,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3.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4.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受到鼓舞。

      5.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概说--评说"的结构方式;程序顺序(依托时间发展)--登月全过程;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

      学习侧重点

      1、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2、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和当今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

      3、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

        【自读程序】

      1、梳通了解

      ①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平实的语言"和"概括各部分的要点"。

      ②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计时。

      ③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所列的),查阅字典,弄清它的读音和意义,并读熟写熟记牢。

      2、理解分析

      ①结构分析

      A、默读课文,按概说--评说的格局,把全文分成三部分。

      B、默读第二部分"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把该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②精读第一部分(1、2自然段)

      A、把课文朗读两遍。

      B、分析第1、2自然段之间的关系,何为主,何为次。

      C、归纳该部分大意。

      ③精读第二部分(3~18自然段)

      A、第一阶段(3~5自然段)

      a、先归纳各自然段大意,再概括此阶段的大意。

      b、画出第4自然段中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c、画出第5自然段中含有数字的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B、第二阶段(6~9自然段)

      a、朗读课文一遍,概括大意。

      b、根据此阶段和上阶段的内容,画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航行路线,并标出时间、距离、速度等。(见后面练习六)

      c、画出此阶段宇航员的行为,体会他们的心情。

      d、赏析第8自然段,想像此时的空间美景。

      C、第三阶段(10~15自然段)

      a、朗读课文一遍,再默读一遍,概括大意。

      b、宇船员登月后做了哪些事,请在书上画出。

      c、体会第11自然段时间数字的作用。

      d、背诵第13自然段的碑文,体会其中的豪迈、胜利之情。

      D、第四阶段(16~18自然段)

      《月亮上的足迹》自读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a、朗读一遍,概括大意。

      b、体会第18自然段结语的作用。

      ④精读第三部分(20、21自然段)

      A、反复朗读阿姆斯特朗的话,能背诵。

      B、概括此部分大意。

      3、小结迁移

      ①把对各部分和第二部分各阶段的内容概括写在笔记本上。

      ②完成后面的练习题。

      ③课本作业第三题。

      (解说:上述自读过程重在对登月过程及其意义的理解和体会,学习它的基本写法,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科学精神。)

        【自读点拨】

      1、总体把握

      ①在思想上要感到当代科技迅猛发展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影响,从而受到鼓舞,努力学习现代科技和文化知识,为科教兴国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②各部分及第二部分各阶段的大意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起飞。

      第二阶段:进军。

      第三阶段:登月。

      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2、重难点分析

      ①重点:课文的结构方式;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②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3、表现手法解说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畅谈:尽情地说。

      (2)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3)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2、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

      小时候,奶奶给你们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传说月宫中不仅有嫦娥,还有捧酒的吴刚,还有捣药的玉兔。你们想到月亮上去会会他们吗?

      1967年7月21日,人类登上了月球,让我们跟着登月的宇宙飞船去月球上潇洒走一回。

      三、正课

      1、用5 分钟时间快速默读全文,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概括介绍美国宇航员拜访了月球。

      第二段:从“这一年的 7月 16日”到“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

      具体介绍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

      第三段:从“登月归来后不久”到完。

      评论登月的意义。

      3、提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讨论并归纳: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登月前,介绍宇航员来到发射架下,进人狭小的指令舱。

      点火,火箭缓缓上升,两级火箭自动脱落后,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先绕地球飞行,飞行状况正常。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进入登月轨道。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登月舱开始降落,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第二阶段:登上月球。登月舱打开了舱门,宇航员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开始作业,3个小时后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第三阶段:返回地球。登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人预定轨道,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丢弃登月舱,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4、提问: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讨论并归纳;做了九件事。

      ①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

      ②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③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④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⑤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

      ⑥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⑦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⑧取出美国的星条旗,把它插在月亮上。

      ⑨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话。

      5、提问;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文章中精确地运用表示时间、速度、距离的数字,使文章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

      6、提问:登月有什么意义?

      讨论并归纳: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四、小结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这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精确地运用表示时间、速度、距离的数字,使文章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用一个词语表达。

      1、仰着头直立着。( )

      2、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

      3、距离远但可以望见。( )

      4、不停地运动行进。( )

      (二)如果你是宇航员,你到月球上要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1、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对登月技术的理解。

      2、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阿波罗登月”视频)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类探访月球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朱长超是怎样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段真实历程的呢?今天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1969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听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⑴观测

      ⑵畅谈(chàng)

      ⑶里程碑

      ⑷昂首挺立

      ⑸遥遥在望

      ⑹可望而不可即(jí)

      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

      ⑴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⑵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明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

      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教师明确: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⑴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⑵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⑶树立登月纪念碑;

      ⑷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⑸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⑹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5、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6、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7、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

      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

      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起飞第二阶段――进军

      第三阶段:登月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三、精读课文,研讨细节

      1、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明确:

      富有吸引力的数字如“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等。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

      2、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明确: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回答,教师稍作点拨:“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是事实的阐述。但这一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迈进宇宙的步伐将更坚实更长远。

      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四、课堂小结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转眼间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回眸历史,重温经典,在叹服人类用聪明才智谱写壮举的同时,月球的神秘仍然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精彩神话的创造就孕育在这坚实的探索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月球村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共同祈祝人类未来更美好。

      五、布置作业

      根据情况提示,展开想像,口头描述一个片断。

      提示: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思路,了解登月的过程。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探究合作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要点: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理清思路,了解登月的过程。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学习过程:

      一、学生展示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白板展示

      1、请总结写月亮的古诗句。

      苏轼 (宋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李商隐(唐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白居易(唐代)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长恨歌》

      辛弃疾(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王安石(宋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2、给加点的字注音。

      guān cè hé yù chàng shén chéng bēi áng gū

      观 测 合算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昂首 一叶孤舟

      yáo qiāo shà xuán tuǒ zhuó xīng yuè

      遥遥在望 铁锹 大厦 舷窗 椭圆 着陆 兴奋 飞跃

      3、解释词语

      畅谈:尽情地谈。

      神往:心里向往。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昂首挺立:形容高高的直立着,很庄严、威严的样子。

      一叶孤舟:像一片树叶一样的一只船。比喻孤零唯一。

      遥遥在望: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远远地望着不能够接近。

    • 相关热词搜索: 月亮 教案 足迹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中班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月亮上的足迹板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反思 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 月亮上的足迹课文 月亮上的足迹原文 月亮上的足迹读后感 月亮上的足迹主要内容
    •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11篇(范例推荐)
    • 下一篇:2023国庆安全班会的教案3篇
    • 推荐排行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教案1
    •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7篇
    • 军神教案一等奖_雨月网9篇
    •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篇
    • 小班舞蹈小鸭子嘎嘎嘎教案3篇范本
    •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全文)
    • 大班科学我是小中医教案与反思3篇(
    • 廉洁从教案例5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真棒》
    • 2023年新冠病毒大揭秘科学大班教案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