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
    • 发布时间:2022-11-26 13:05:10 | 来源:网友投稿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

        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

        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荒凉、寸草不生、贫瘠……

        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理解: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

        朗读: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骄傲的语气。)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四、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

        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凉,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4.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13节)?

        三、理解研读,深悟课文

        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并一同归纳)教师板书:

        枝干挺直

        白杨 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

        2.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

        3.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

        4.体会句群关系,重点读第三句。

        5.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

        6.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7.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16和14节对比着默读,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

        8.默读最后一段话,想想

        (1)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

        (2)“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你能体会到它的含义吗?

        作者用小白杨的茁壮成长,来暗示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

        四、纵览全文,体会中心

        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①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②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

        ③……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链接《帐篷》。

        五、课后练习

        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

        3.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

        (大屏幕展示拉萨,师简介拉萨概况)

        指名谈拉萨印象。

        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揭题,读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设计意图:本文无情节、趣味性弱。从拉萨入手破题,一是为了化繁为简,由易到难,二是为了学生了解拉萨概况,知道修建青藏铁路的目的。)

        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课内阅读课文就是要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在精读课文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提示作为编者写在教材前的话,有提示全文,引领阅读的作用。应重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读,会读。)

        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整体感悟: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文最重要?(第二问)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四、直击重点,自学探究

        过渡:是啊,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五、想象情境,领悟内涵

        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学生交流,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点随机点拨。)

        1.研读“困难1”

        (1)了解困难:“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

        (2)体验困难: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

        ②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3)克服困难: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①体验情感: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②补充资料,深化认识:课件《生命禁区的早晨》。

        (设计意图:文本中呈现的严峻现实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突破难点的关键的体验,图片资料的价值,在于“形象大于思维”。活生生的人物能让学生加深感受,缩短时空距离,震撼心灵,荡涤灵魂,深化认识。)

        (4)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战风雪,斗严寒,在 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当我们体会到这些,你会怎样读这段话?(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

        师:所以,面对困难,谁不知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研读“困难2”

        (1)了解困难;“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2)体验困难:把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联系实际或结合资料进行想象。

        (3)克服困难:

        ①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

        ②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4)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师:天气恶劣,繁重危险,多么特别,多么凶险的施工!当我们体会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呢?(读第8.9自然段)

        师:所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设计意图:对形象的感受应该重于对观点的感悟,这是语文的学科特点。本环节抓住两个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六、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

        1.拓展资源:青藏铁路工程足以让世界震惊。老师从网上获得了一些资料(大屏幕出示,老师讲述《建设者的“苦”“笑”“酷”》)

        师: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小结: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联系生活,激发豪情:这就是壮丽的青春,这是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们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谱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通车,(大屏幕出示中国铁路交通图,红线标出青藏铁路走向。指名介绍)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铁路的现在和未来,让他们比普通公民对铁路建设有更深刻的理解,懂得西部大开发这一国计关乎民生,期待进而激发学生“拳拳童心,胸怀祖国”的豪情。)

        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生动笔写)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既使学生感情蓄势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

        七、总结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3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园子里》,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3.想一想,你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四、汇报交流

        1.文章开头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等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说说为什么?

        (1)预设学生喜欢的事情可能有: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

        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

        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

        理由可以是:“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等等。

        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

        理由可以是:“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

        ④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等。

        (2)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哪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把孩子的天真、顽皮写出来,具有真情实感。作者写得很具体,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的具体生动,使我们好像就看到“我”一样。等等。

        3.文章后面的几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满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2)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后面三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五、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2.摘抄课文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 相关热词搜索: 人教版 教案 语文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设计
    • 上一篇:2023年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 下一篇:人教五上语文三单元教案【精选推荐】
    • 推荐排行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教案1
    •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7篇
    • 军神教案一等奖_雨月网9篇
    •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篇
    • 小班舞蹈小鸭子嘎嘎嘎教案3篇范本
    •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全文)
    • 大班科学我是小中医教案与反思3篇(
    • 廉洁从教案例5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真棒》
    • 2023年新冠病毒大揭秘科学大班教案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