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 2023年《狐假虎威》教案3篇
    • 发布时间:2023-01-12 18:55:12 | 来源:网友投稿
    •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从中受到启示。  3.感受成语故事的语言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狐假虎威》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狐假虎威》教案3篇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从中受到启示。

        3.感受成语故事的语言特点,重点感受狐狸和老虎的对话描写,为生动表达做好准备。

        4.续编故事《狐假虎威》,要求有生动的角色对话描写、动作描写,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富有教育意义。

        教学重点

        生字生词,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成语含义。

        教学难点:

        感受成语故事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生动地续写故事。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直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通过题目猜一猜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两个动物之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成语的意思)

        3.你了解狐狸吗?你了解老虎吗?

        4.这个故事中的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老虎逮住狐狸图)孩子们猜猜看,狐狸的结果会怎样?(欲擒故纵,为孩子们感受故事情节的出人意料做好心理储备。)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读课文,圈画难读的字。

        2.出示文中生词,以词带字。

        (1)爪子 违抗 走一趟

        茂密的森林

        (红字为生字,注意“违”的读音)

        (2)狡猾的狐狸 骨碌一转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指导“骨”的读音,出示字典中骨的两个读音及意思,引导理解:

        gū 指花蕾。如:花骨朵;也形容快速转动的样子,如:骨碌碌。

        gǔ 指人和脊椎动物体内起支撑身体、保护内脏作用的坚硬组织。如:骨头、肋骨等。

        顺势指导“骨碌一转”的意思;用表演的方式引导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引导孩子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词语,促进理解。)

        (3)老虎的威风 多大的胆子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读词语后,指导学生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促进理解。)

        3.归类词语,回归故事内容。

        狡猾的狐狸 骨碌一转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这组词语是描写狐狸的。

        老虎的威风 多大的胆子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这组词语是描写老虎的。

        透过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狐狸的化险为夷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

        4.多么有趣的故事,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用不同的读书符号标画狐狸和老虎说的话。

        三、抓住对话,感悟故事。

        1.狐狸被老虎抓住了,狐狸是怎么说的?出示狐狸说的话: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1)教师扮演老虎,学生表演狐狸,读出“扯着嗓子问”的感觉。

        (2)教师采访读的投入的孩子:你为什么这样扯着嗓子跟老虎说话,你不怕它把你吃掉吗?

        (用角色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感受狐狸的狡猾)

        2.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怎样了?理解“一愣”的意思。

        3.狐狸又是怎么说的?出示: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1)狐狸用什么来欺骗老虎?“老天爷”是谁?

        (2)如果老虎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吃掉狐狸,会有怎样的结果?

        (3)老虎敢吃掉狐狸吗?

        (4)“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意思是说?(我看你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体会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

        (5)此时狐狸的内心一定非常?读出狐狸的镇定与狡猾。(通过一步一步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渐渐走进了故事中,理解故事内容便很容易。)

        4.听了这些话,老虎被?松开了?紧接着狐狸又?出示: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1)狐狸为什么摇了摇尾巴?

        (2)它的内心一定?读出狐狸的骄傲与得意!

        5.老虎跟着狐狸去了吗?谁在前,谁在后?板书:狐狸: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6.指名读7、8段,学生表演狐狸和老虎的样子,体会狐假虎威的模样。

        四、回扣成语,理解含义。

        1.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你知道什么意思吗?针对学生回答提示:

        狐假虎威:字典中的意思是:

        (1)假借、利用

        (2)假定

        (3)虚伪的、不真实的

        这里是什么意思?(1)

        2.“狐假虎威”也用来形容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3.狐假虎威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五、回归文本,感受语言,引导写作。

        1.成语故事总能给人带来许多人生启迪,喜欢这个故事吗?

        2.老师特别喜欢故事中狐狸和老虎的对话描写,提示语非常生动,话语也很吸引人。大家写故事也要学着这样来写。

        3.出示写作要求:

        故事新编:

        聪明的孩子们,想象一下,当某一只小动物惊慌失措地大叫一声:“快跑啊!老虎来了,太可怕了!”老虎猛然醒悟,识破了狐狸的伎俩后,故事会怎样发展?狐狸又会想出什么新招呢?请你续编或新编《狐假虎威》。

        4.同桌讨论,开阔思路,要求:故事情节要新颖生动,故事中有对话描写,故事能够给人带来启示。

        5.学生电脑打日志。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很多,如何删繁就简、突出训练目标,我思考了很多,经过反复思考后确定本课训练目标集中于“识字读文——感受语言——学习写作”三环节,因为目标明确,所以环节简单了很多,教师学生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学生感受的较充分,教师教起来也轻松了很多,我想通过一课让学生有一得就足矣!

        在引导学生读词语时,我将词语进行了归类设计,既便于学生朗读理解,又为学*好了铺垫,同时,读词语便绘声绘色,学生是很容易走进故事里去的,缓解了理解上的难读。

        在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内容的时候,我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狐狸与老虎的三次对话引导朗读体会,通过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读、抓住“扯着嗓子”、“老天爷” 等关键词语理解读等方式,让孩子们一步步理解了狐假虎威的过程,并对对话有了较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为学生的写作做好了铺垫。

        第二节课上孩子们写的`故事很生动,对话描写精彩,故事情节富有想象力,还能给人带来启示,说明我的引导还可以,学生的表现永远是教师教学水*的体现。

        通过本课教学,只想让孩子们喜欢上成语故事,喜欢上编故事,仅此而已。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从中受到启示。

        3.感受成语故事的语言特点,重点感受狐狸和老虎的对话描写,为生动表达做好准备。

        4.续编故事《狐假虎威》,要求有生动的角色对话描写、动作描写,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富有教育意义。

        教学重点

        生字生词,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成语含义。

        教学难点:

        感受成语故事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生动地续写故事。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直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通过题目猜一猜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两个动物之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成语的意思)

        3.你了解狐狸吗?你了解老虎吗?

        4.这个故事中的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老虎逮住狐狸图)孩子们猜猜看,狐狸的结果会怎样?(欲擒故纵,为孩子们感受故事情节的出人意料做好心理储备。)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读课文,圈画难读的字。

        2.出示文中生词,以词带字。

        (1)爪子 违抗 走一趟

        茂密的森林

        (红字为生字,注意“违”的读音)

        (2)狡猾的狐狸 骨碌一转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指导“骨”的读音,出示字典中骨的两个读音及意思,引导理解:

        gū 指花蕾。如:花骨朵;也形容快速转动的样子,如:骨碌碌。

        gǔ 指人和脊椎动物体内起支撑身体、保护内脏作用的坚硬组织。如:骨头、肋骨等。

        顺势指导“骨碌一转”的意思;用表演的方式引导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引导孩子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词语,促进理解。)

        (3)老虎的威风 多大的胆子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读词语后,指导学生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促进理解。)

        3.归类词语,回归故事内容。

        狡猾的狐狸 骨碌一转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这组词语是描写狐狸的。

        老虎的威风 多大的胆子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这组词语是描写老虎的。

        透过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狐狸的化险为夷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

        4.多么有趣的故事,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用不同的读书符号标画狐狸和老虎说的话。

        三、抓住对话,感悟故事。

        1.狐狸被老虎抓住了,狐狸是怎么说的?出示狐狸说的话: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1)教师扮演老虎,学生表演狐狸,读出“扯着嗓子问”的感觉。

        (2)教师采访读的投入的孩子:你为什么这样扯着嗓子跟老虎说话,你不怕它把你吃掉吗?

        (用角色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感受狐狸的狡猾)

        2.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怎样了?理解“一愣”的意思。

        3.狐狸又是怎么说的?出示: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1)狐狸用什么来欺骗老虎?“老天爷”是谁?

        (2)如果老虎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吃掉狐狸,会有怎样的结果?

        (3)老虎敢吃掉狐狸吗?

        (4)“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意思是说?(我看你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体会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

        (5)此时狐狸的内心一定非常?读出狐狸的镇定与狡猾。(通过一步一步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渐渐走进了故事中,理解故事内容便很容易。)

        4.听了这些话,老虎被?松开了?紧接着狐狸又?出示: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1)狐狸为什么摇了摇尾巴?

        (2)它的内心一定?读出狐狸的骄傲与得意!

        5.老虎跟着狐狸去了吗?谁在前,谁在后?板书:狐狸: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6.指名读7、8段,学生表演狐狸和老虎的样子,体会狐假虎威的模样。

        四、回扣成语,理解含义。

        1.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你知道什么意思吗?针对学生回答提示:

        狐假虎威:字典中的意思是:

        (1)假借、利用

        (2)假定

        (3)虚伪的、不真实的

        这里是什么意思?(1)

        2.“狐假虎威”也用来形容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3.狐假虎威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五、回归文本,感受语言,引导写作。

        1.成语故事总能给人带来许多人生启迪,喜欢这个故事吗?

        2.老师特别喜欢故事中狐狸和老虎的对话描写,提示语非常生动,话语也很吸引人。大家写故事也要学着这样来写。

        3.出示写作要求:

        故事新编:

        聪明的孩子们,想象一下,当某一只小动物惊慌失措地大叫一声:“快跑啊!老虎来了,太可怕了!”老虎猛然醒悟,识破了狐狸的伎俩后,故事会怎样发展?狐狸又会想出什么新招呢?请你续编或新编《狐假虎威》。

        4.同桌讨论,开阔思路,要求:故事情节要新颖生动,故事中有对话描写,故事能够给人带来启示。

        5.学生电脑打日志。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很多,如何删繁就简、突出训练目标,我思考了很多,经过反复思考后确定本课训练目标集中于“识字读文——感受语言——学习写作”三环节,因为目标明确,所以环节简单了很多,教师学生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学生感受的较充分,教师教起来也轻松了很多,我想通过一课让学生有一得就足矣!

        在引导学生读词语时,我将词语进行了归类设计,既便于学生朗读理解,又为学*好了铺垫,同时,读词语便绘声绘色,学生是很容易走进故事里去的,缓解了理解上的难读。

        在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内容的时候,我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狐狸与老虎的三次对话引导朗读体会,通过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读、抓住“扯着嗓子”、“老天爷” 等关键词语理解读等方式,让孩子们一步步理解了狐假虎威的过程,并对对话有了较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为学生的写作做好了铺垫。

        第二节课上孩子们写的故事很生动,对话描写精彩,故事情节富有想象力,还能给人带来启示,说明我的引导还可以,学生的表现永远是教师教学水*的体现。

        通过本课教学,只想让孩子们喜欢上成语故事,喜欢上编故事,仅此而已。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3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的过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则成语故事。

        (出示图片)大家看看这只动物是什么?(老虎)再来看看这只。(出示狐狸图片)这两只动物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一只凶猛,一只可爱。)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两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初步释题

        1、谁来读读这个成语。(指名读题)

        2、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打开书本,小声的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这个成语的意思?划一划。

        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3)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4、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三、学习第一节

        过渡:狐狸能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可真够狡猾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是怎么开始的。(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读完这一节,你觉得狐狸怎么样?

        (生:我觉得狐狸挺厉害的,他跑起来特别快。)你从哪儿读懂的?

        (生读文: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逃得还不够快。你能再“窜”快些吗?

        (生再朗读这一句。)哪位小朋友也觉得狐狸跑得特别快,来读一读?(再指名读。) 哪位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让一位学生表演“窜”)

        3、狐狸逃得可真快,真的很厉害。可是老虎更厉害,为什么这么说?

        (生:狐狸虽然跑得快,但最后还是被老虎抓住了。)

        师:你说得不错,来,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让大家一起来看看老虎的凶猛、厉害。

        (生读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师:老师也觉得老虎威风凛凛的,想来读一读。故意将“逮”读成“捉”。引导学生体会用“逮”更能表现老虎的威猛。

        师:发现咱们班的男生就像一只只小老虎,挺威风的,请男生一起读好这句话!(男生齐读)

        师: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来,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小节。(生齐读第一节)

        三、精读2——5小节。

        1、 过渡:威风凛凛的老虎逮住了狐狸,正想着饱餐一顿。可万万没想到,又会亲自把到嘴的食物放掉,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读2——5小节,试试能不能读懂,能不能读好?

        2、 同桌分角色朗读。

        3、 指名一组同桌读。

        4、哎呀,老虎居然松开了爪子,他怎么了?(被狐狸蒙住了)蒙是什么意思?(骗)

        5、狐狸怎么把老虎蒙住的呀?刚开始它说了什么话?(你敢吃我?)

        师(多媒体出示句子)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师:狐狸问这话时,做了什么动作?(眼珠子骨碌一转) 谁能来表演一下? (看着表演的学生)这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

        6、谁能学学狐狸扯着嗓子说话的样子?(指名表情朗读)

        (评价)声音太轻,蒙不住老虎,在想一点?(生再试读)

        (情不自禁地)为什么不敢?瞧,老虎开始上当了哦!(再指名读)

        (评价)你这样理直气壮,准能蒙住老虎,你真够狡猾的!

        7、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一愣是什么意思 ?(呆了一下)

        哦,只是一愣?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师读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8、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9、 再指名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2——5小节。

        五精读6——8小节。

        1、过渡:狡猾的狐狸用谎言蒙住了老虎,他得逞了,这下更得意了,他摇了摇尾巴对老虎说……

        2、 引读第6节。

        3、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出示图片),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

        师相机出示板书: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师指名朗读。(评:读得真好,读出了狐狸和老虎各自的神态、动作。)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出示“纳闷”,读,是什么意思?(奇怪)奇怪的是什么?(和往常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书上没有,你知道吗?(生讨论)而今天它却大不一样所以感到很纳闷。后来小动物为什么撒腿就跑呢?看到老虎呢?(出示图片)可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会怎么想呢? 看来,老虎是真的被狐狸的谎言蒙住了!

        5、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评委。各位评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6、下面请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8、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9、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10、请学生进行评价。

        11、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12、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13、小结:老虎错误地认为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管理百兽的,小动物们都怕他。可小朋友是很明白,原来……(小动物们是害怕狐狸身后的老虎。)

        六、讲读第9节。

        1、引读第9节。(师板书借着威风)

        2、这就是“狐假虎威”!(师完成板书)

        3、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生讨论)

        师: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七、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八、作业:续写《狐假虎威》,展开想象,如果狐狸下一次又遇到了老虎,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哪些对话?结果会怎样?不少于100字。

    • 相关热词搜索: 狐假虎威 教案 《狐假虎威》教案3篇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1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教案3篇
    • 下一篇:乡愁公开课获奖教案3篇【优秀范文】
    • 推荐排行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教案1
    •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7篇
    • 军神教案一等奖_雨月网9篇
    •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篇
    • 小班舞蹈小鸭子嘎嘎嘎教案3篇范本
    •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全文)
    • 大班科学我是小中医教案与反思3篇(
    • 廉洁从教案例5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真棒》
    • 2023年新冠病毒大揭秘科学大班教案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