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 2023年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五篇【通用文档】
    • 发布时间:2023-01-13 20:45:07 | 来源:网友投稿
    •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1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儿童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五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五篇【通用文档】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1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儿童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它有助于人们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比较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这部分教材的编写有如下一些特点:

        1、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进行比较,获得认识。

        2、重视比较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理念:

        1、在认识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比较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2、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利于学生进行比较。为学生提供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 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比一比

        比一比

        主 备 人: 授 课 人:

        备课时间:20xx.8.31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比一比:教材第4~6页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 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 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物、投影仪 ;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长短、 高矮。

        (1)投影出示第4页情境图,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学生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P4~5。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高的画,矮的画O;重的画,轻的画O。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4、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质疑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2

        一、说教材

        分类和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课教学以“帮妈妈放衣服”为主情境,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引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比较“厚薄”,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花瓶、琉璃球、瓷马等物品还可以比较“长短”、“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二、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2)、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三、 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难点: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

        四、 说教学策略

        1、说学情

        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比较的多种方法。

        2、设计理念

        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设计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弹力球

        五、课前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热闹的师生互动的对口令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口令的内容紧扣本课知识点,便于学生感知、理解,为“比一比”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请班里一名比较高的同学与自己合作比一比个子。得出老师比同学矮的结论。

        2、再请两个同学与第一个同学比个子,分别得出结论。

        3、引出课题。这些结论都是通过“比一比”得到的(板书:比一比),今天我就来研究“比一比”,看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还能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小事引出“比一比”的学习,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民主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驳,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研究“比一比”问题的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

        1、整体感知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学生们通过观察说出画面中左边有挂衣橱和存衣柜,放有爸爸、妈妈和小明衣服;右边是博古架,摆放着瓷马、花瓶、琉璃球等。

        2、比多少、厚薄。

        (课件播放)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

        师:你和小明的看法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

        (多媒体突出放大存衣柜,便于学生观察。)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数一数妈妈的衣服有11件、小明的衣服有4件,所以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多。

        (2)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厚,所以妈妈的衣服多。

        (多媒体演示比厚薄的过程)……

        小结:同学们用了不少好方法比较出妈妈的衣服最多,通过“比一比”,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呢。

        3、比长短。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妈妈准备了三件外衣挂在衣橱里,(多媒体突出放大挂衣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学生们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结论,如: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比爸爸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最长,小明的衣服最短……对于能用多种标准进行比较的小组进行表扬。

        小结:比较的时候一定要确定谁跟谁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3、你还能比什么?

        仔细观察情境图,小组确定研究内容,选择一样主题图中的一件物品,合作进行比较研究。

        小组汇报,其它组补充、评价。

        小组可以选择琉璃球比较大小、轻重等;可以选择瓷马比较高、矮、多少等;也可以选择花瓶比较胖瘦、高矮等。

        小结:(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先带领学生充分感知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由“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你也这样认为吗”这个问题,激起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索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是领着学生比较衣服厚薄,再半放给小组交流比较衣服长短,最后通过“还可以把什么东西比一比”,让小组自选研究题目,进行比较,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他们对新知识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

        三、“闯关”巩固。

        第一关比多少、厚薄(多媒体出示第23页第1题)

        师问:哪边的书最多,哪本书最厚?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第二关比轻重(第24页第2题)。

        用多媒体模拟天*称量水果的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后判断轻重。

        说说理由。(学生可以结合压翘翘板的生活经验直观感受天*杠杆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翘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变教材的静态呈现为动态呈现,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从而更直观形象的感知天*称重的有关原理。】

        第三关比手的长短(第24页第4题)。

        演示活动:教师演妈妈,大同学扮演“我”,小同学扮演“弟弟”,比手。谁的手最长?

        【设计意图:结合自主练习中的的插图在课堂上组织分角色表演演示活动,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符合儿童欣赏、认知特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关:实践应用活动:谁哪合适?

        1、出示一个气球和一个弹力球。

        师:请你猜一猜哪个球重?哪个球轻?

        2、学生们掂一掂、试一试后,说说实际比较的结果。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测一下哪个球重,哪个球轻?熟悉这两种球的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判断出弹力球比气球重,对与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孩子教师要组织他们亲身试一试,体会大得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的辨证思想。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开放题,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第五关:实践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比的东西,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的读;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呈现实物,进行数一数;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的读写并理解其意思;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小组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呈现实物,进行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这些实际活动,掌握比较的方法和对结果的流利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同学们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同学们初步的观察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师:大家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老师出示课本5-6 页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等字。

        二、探究新知

        (一)长短比较

        1.完整表达对物体“长短”的比较

        ①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提醒学生先思

        考,再举手,回答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多样性)

        ②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2.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①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②请位小朋友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他是怎样比较铅笔长短的?

        ③师总结:大家觉得他比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主要应说到:比较的时候,两支铅笔的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3.掌握“一样长”的概念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二)高矮的比较

        1.比一比两人的高矮。

        ①师: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小华和小明两个人,谁高?谁矮?(学生举手回答,

        注意学生答语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多样性)

        ②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再比。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师:为什么不公*?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③师总结:比身高应该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比。跟长短的比较一样,在比较的时候,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④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小组活动。

        内容:前后四人一组,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 要求:小组先商量一下,准备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下位比. (在反馈时,得到 3 种方法,

        A、两两相比;

        B、一个人和 3 个人依次相比;

        C、站一排相比。

        (三)大小的比较

        大小的比较多媒体出示不同大小的2 个皮球。 教师:谁大谁小?有什么办法可以比出来?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2 个皮球。

        教师小结:在桌面上一比,小球没有大球高,也没有大球宽。

        (四)多少的比较

        1.多媒体出示教科书上第6 页“多少的比较”第一幅图(苹果和梨)。什么多?什么少?你是怎么看出苹果多,梨子少的?

        2.花盆的个数和小树的棵数怎么比的呢?教师强调::一个花盆放一棵树,刚好放完,所以花盆的个数与小树的棵数同样多。

        三、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教科书第6 页“课堂活动”,先思考,再回答。说说比的方法。

        2.综合练习

        (1)比一比,哪条线长?哪条线短?

        (2)把3 块同样的糖分别放入3 个水杯中,溶化后哪杯最甜?

        3.开放练习

        (1)同桌的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文具,比一比它们的长短、大小和多少。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进行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较?

        (3)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四、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教师作全课总结:我们学习了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较。知道了比较高矮和长短可以把他们一端对齐,另一端长的就高、长;反之就矮、短。注意比较长短和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比较大小可以把几个物体放在一起观察看看谁大谁小。多少的比较,我们可以通过数数进行判断,如果数量小就少,数量大就多。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践,按照指定标准对物品进行比较。并且能熟练的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比较物体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复习策略):在数一数、分一分、比一比的游戏活动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比较,并且能熟练的掌握数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发现并提出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动手游戏《数一数、比一比》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老师说你们做》的游戏。老师说学生边说边做(大小)

        (二)说一说

        1、小朋友,你们在家愿不愿意帮助妈妈收拾家务?我们的好朋友小明他帮助妈妈把家务收拾好后,把妈妈、爸爸、自己的衣服分类放好,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啊”,你能告诉老师,小明是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数一数有多少?(出示课件图片)

        2、学生自由发言(因为我看到妈妈的衣服叠的最厚了。)

        3、看到老师的图片,你还能比较什么?(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比小明的衣服长,所以小明的衣服最短;还能比较花瓶,观赏的装饰品,古董马,妈妈小明的身高)

        4、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闭上眼睛,跟老师旅游轻松一下!看!出示课件,我们到哪儿了啊?(花果山)你能在这儿比较什么?(学生尽情发挥数,猴子,比较多少)接着去旅游出示课件我们又来到哪儿了啊?(海边我们能比较什么啊?(学生自由说)

        5、我们旅游到了这么多的地方,能不能从我们生活中进行比较呢?把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告诉大家你比较的是什么。(矿泉水瓶,汽车,球,铅笔,纸)看看我们教室里能比较什么?生活中我们还能比较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随机鼓励肯定其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6、游戏《小组找家》出示课件让学生比较完书的厚和书的多少之后,分组,听老师口令找家。

        7、游戏〈男女找家〉出示课件,轻重的比较,然后男生女生分组找家。

        8、小猫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开心,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但是它带来一只小猫和两团线球,它要问问我们小朋友哪团线球长?学生自由发挥,肯定起想象的答案。你还能比较什么?

        9、动手涂一涂。出示课件,看到大数受不了了,为什么?(我们小朋友可不要象他这样,要爱护树木)下面把你认为是大树的涂上深绿色,小树涂上浅绿色,动手涂一涂,比一比谁涂的又快又好,老师就奖励他一个大拇哥。学生动手老师巡视。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5

        教学内容:

        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 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 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

        1、 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 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 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 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

        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比XX矮、XX和XX同样高。)

        4、练习P4。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5、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六、作业。

        1、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2、 预习P6比一比。

    •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数学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1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苏教版
    • 上一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教案五篇
    • 下一篇:五彩鱼中班美术教案3篇
    • 推荐排行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教案1
    •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7篇
    • 军神教案一等奖_雨月网9篇
    •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篇
    • 小班舞蹈小鸭子嘎嘎嘎教案3篇范本
    •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全文)
    • 大班科学我是小中医教案与反思3篇(
    • 廉洁从教案例5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真棒》
    • 2023年新冠病毒大揭秘科学大班教案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