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凤尾竹》大班艺术教案1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光下凤尾竹》大班艺术教案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男女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男女教师共同执教为幼儿双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样。
同行点评:
第一,在男女教师表演双人舞之前,如果教师能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二,在与幼儿讨论音乐背景之前,教师可让幼儿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使幼儿的经验和体验更加直观、丰富。
——月光下的凤尾竹串词 (菁选2篇)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而倍受人们的喜爱。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谱曲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被一管葫芦丝演绎得婉转柔美,让人听后如醉如痴。
请欣赏由...为我们带来的葫芦丝伴奏演唱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男(宏):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蒙学经典
男(臻):弟子规汇集了古代圣贤的智慧,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
女(昀):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宏):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打造精彩人生底色
男(臻):请欣赏四年二班弟子规唱诵表演()
男(标):月光下的凤尾竹,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
女(妍):竹楼里的好姑娘,歌声甜润像果子露。
男(标):下面请欣赏三年二班的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葫芦丝柔和、婉转动听的音色。
2、在音乐欣赏中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傣族乐器葫芦丝。
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尝试跳孔雀舞。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月光下的`凤尾竹》、电脑、音响。
2、课件1与音乐相匹配的傣族风景。课件2泼水节。
3、葫芦丝一个、孔雀头饰及服装一套、傣族女装一套。
4、孔雀羽毛头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身穿傣族服装以傣族姑娘的角色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位傣族姑娘,你们知道傣族吗?
师:我们傣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我们那里风景秀美,人们都能歌善舞,今天我就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傣族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幼儿初步欣赏音乐
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
师: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呢?
3、了解傣族乐器葫芦丝,再次欣赏音乐。
老师出示葫芦丝问:它为什么叫葫芦丝?
师:因为这个乐器上面部分是一个葫芦而它吹出来的音乐就像丝绸一样柔和、婉转所以我们傣族人把他叫做葫芦丝。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用葫芦丝来演奏这首曲子吧。
4、看课件1通过欣赏风景进一步欣赏乐曲。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葫芦丝之外还有秀美的风景呢!我们再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师:你刚才看到了哪些风景?
师:你最喜欢什么风景?
师:我们傣族的竹林是最有名的,特别是到了晚上天上挂了一轮明月,月光照在凤尾竹上特别美所以人们就用葫芦丝演奏了一首乐曲就叫作《月光下的凤尾竹》。
5、通过欣赏孔雀舞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尝试跳孔雀舞。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音乐还引来了谁呢?(老师带上孔雀头饰,穿上孔雀裙)它会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欣赏老师跳孔雀舞。
(2)说说看到了哪些动作,孔雀在干什么,并学一学。
(3)师幼共同听音乐跳孔雀舞。
(4)幼儿戴上头饰和老师一起来跳舞。
(5)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6、去参观傣族泼水节结束活动。
师:我们傣族除了有美妙的音乐,有秀美的景色,有漂亮的孔雀,我们傣族人还很喜欢过泼水节呢!瞧那边的泼水节开始了,我们快过去吧。(放可见泼水节,师幼跟随音乐跳着欢快的舞步出活动室。)
——月光下的凤尾竹简谱
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听啊。
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
哎金孔雀般的好姑娘为什么不打开哎你的窗户,月光下的凤尾竹,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歌声啊甜润像果子露。
痴情的小伙子,野藤莫缠槟榔树;姑娘啊我的心已经属于人,金孔雀要配金马鹿。
月光下的凤尾竹,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为谁敞开门又开窗户。
哦是农科站的小岩鹏,摘走这颗夜明珠哎;金孔雀跟着金马鹿,一起啊走向那绿色的雾哎。
——《月光下的蝈蝈》读后感3篇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月光下的蝈蝈》。这本书是著名的安武林写的。这本书收录七一首美丽的诗歌,它们歌颂了四季、动物,以及作者对于故乡和童年的向往,它们灵动、有趣,又充满温馨,滋润着读者的心灵。
我发现这本书与众不同。以前我看的书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写的,所有内容都是关于主题的。而这本书不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写的,只有一首诗歌是围绕主题来写的,所以我非常喜欢看这类书。
从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作者安武林在前言里写道:“但我从不气馁,也不抱怨,总想着下次好好参赛”,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作者没能获奖,却从没抱怨过,也没有气馁过,认为下次努力就会成功。今后我也要像作者安武林一样,失败了不气馁、不抱怨,一直努力持之以恒直到成功为止!
我从“诗歌是最娇美的花朵,是最美丽的梦幻”,这句话中,让我明白了诗歌如梦幻想写就写,把自己的想法,以及赞美万物都可以写下来,要敞开心扉去大胆的想象。
书中还有许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整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四季的美好、动物的灵巧、大自然的变化莫测。
暑假到了,妈妈帮我买了一本安武林写的《月光下的蝈蝈》。开始看的时候总觉得不好看,因为内容都是诗歌。可后来细细的体会了一下,觉得也蛮好看的。
这本书收录了《月光下的蝈蝈》、《一只鞋子生气了》、《毛茸茸的小宝贝》、《我有多大,我有多小》等七十一首美丽的诗歌,它们歌颂了四季的美好、动物的灵巧、大自然的变幻莫测,以及作者对于故乡和童年无限向往的情怀。它们灵动有趣,又充满温馨,像一股温暖的细流,温润着我们的心灵。
作者在书上也写到了诗歌是最娇美的花朵,是最美丽的梦幻。我觉得她写得很对,因为花朵是要有人浇水、施肥才能开花的,而每一篇诗歌也是需要作者的悉心“栽培”,才能“开花"的。而且只有在诗歌里,你的幻想才是想像中那么美。
同学们,你们时不时也会有幻想和想象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的。那么我们不妨把它写下来,作为我们前进的目标。当然,有些同学不太会把它写下来,那也没关系,你(你们)可以多读一点书向作者学习,相信你(你们)一定可以的!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月光下的蝈蝈》。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安武林,这本书是以诗歌的形式进行描写的。
诗歌是最娇美的花朵,诗歌是最美的梦幻,这句话出自——安武林。
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书中,作者把语言写的很优美,把静的写成活的,把活的写得惟妙惟肖。“随着风在抖,那彩霞的裙裾啊随着风在走,就这么一粒纽扣,在天空里,有一点美,还有一点差......”就这么一小段诗中,给我了极大的感触:写出了两句生动、形象、迷人的拟人句,读起来仿佛身在其中,让人陶醉在这美妙的诗歌中。
同样是诗歌,而这“金色的蜘蛛在森林里结网,这一条拉得长长的,像阳光一缕,那一条线缩的短短的,像月牙一万,密密地织呀织呀,像蚂蚁那样勤快,像松鼠那样活泼......”这一小段又给我不同的感触:把蜘蛛幻想成其他的动物,并且写出它们的优点,还用上了许多的修辞手法,写得美感,婉转。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里运用了修辞手法,还因为这本书里的语言优美、生趣、形象,让人看了根本忘不了,更因为这本书里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每一篇的小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之处,和不同的道理。有的让我明白童年永远是美好的;有的让我明白了爱护花草树木,是一种美德;还有的让我懂得把小动物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在现代也是十分可贵的一种精神。
这本书语言优美,让我有了深深的感触,也蕴含了许多道理,这使我十分喜欢这本书——《月光下的蝈蝈》
——大班教案《月光长廊》3篇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故事内容及情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乐器及节奏进行表现。
2.尝试运用叠加式的复合节奏进行演奏,并能较专注地合作演奏。
3.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谱架、节奏卡、乐器(串铃、双响筒、蛙鸣筒、三角铁)
2.熟悉三拍子乐曲,能看着节奏谱和着音乐拍节奏。
活动过程:
一、感受故事的意境,了解故事具体情节及内容。
1.引入故事,提问:
孩子们,你们见过月光长廊吗?
月光长廊会是一个怎么样的长廊?
小结:原来月光长廊是条长长的走道,在月光下它会显得特别的漂亮。(出示图片、音乐响起)
2.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及情节(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故事后提问:
一共出场了几个动物,按什么顺序出场?
小青蛙在故事里做了什么事?
3.回忆感受音乐,带领幼儿走进故事的意境。
提问:这段音乐是个几拍子的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的感觉怎么样?
小结:这是个非常动听的友谊之声圆舞曲,想不想带着乐器朋友去参加这个美丽的舞会啊?
二、选择适合的乐器及节奏
1.幼儿选择适合的乐器。
今天,老师要挑战你们了,我带来了一些乐器,请你们用乐器朋友来讲述这个故事,行不行。
看我带了什么乐器?
哪个乐器更像什么小动物出场?说说理由。
2.尝试选择合适的节奏
三、根据故事情节,讨论演奏形式
1.提问还记得在今天的"故事中四个小动物是一起出来的吗?
故事中动物朋友们越来越多,他们有没有停下过舞步。
小结:所以难就难在这里哦,每个人都要想好自己的节奏,一句一句的跟上去,而且还不能停下自己的节奏,有问题吗?
2.幼儿进行合作演奏小结:有了你们的伴奏,使我们的月光长廊变得更美了。回到班级里你们可以装扮一下,开一个月光舞会,好不好?
教学反思:
大班的孩子有着敏感的感觉与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有着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在他们的世界里,一些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往往成为孩子们一个个自我认识的故事。《月光长廊》这一优美的文学作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大自然中的月光长廊里的故事,它能让孩子充分感受月光长廊优美宁静的情境,从而发现大自然的美。因此,在"亲亲大自然"主题活动中选择了这一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1、充分感受月光长廊优美宁静的情境,从而发现大自然的美。
2、知道不打扰别人,愿意和大家做朋友。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月光长廊》ppt、背景音乐《舒伯特小夜曲》。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图片导入:
1、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看看这是在什么地方?
2、你们觉得这儿美不美?哪里很美的?
3、假如你在这么美的月光下,你想干什么?
二、欣赏故事,理解作品,体会意境:
1、这儿最美,小朋友都想在这里唱歌跳舞做游戏了。你们知道吗,小动物也来了,想想看它们会在这里干什么?
2、到底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看看与你们讲得一样吗?听仔细了,故事名字叫《月光长廊》。
3、看ppt,教师轻讲故事插问:在长廊的另一头响起一个声音"喵",它是谁呀?你认为小老鼠害怕吗?
突然传来"呱"的一声,把大家吓了一跳,会是谁呢?
小狗会加入到朋友中去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故事后提问:
故事里发生的事情与你们讲的一样吗?
哪些事情是你没有想到的?你有哪些是不理解的?
辅助提问:
故事里为什么猫与老鼠成了好朋友?
青蛙为什么会叫起来?
但又为什么立刻停住了捂住自己的嘴巴?
小狗采花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小狗会忍不住去采花?
讨论:在月光长廊里,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4、欣赏ppt配乐故事提问:你喜欢这月光长廊吗?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让孩子听着音乐与朋友跳舞。
三、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的长廊也这么美。生活中还有许多美的地方,我们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很美的。
——描写月光下的村庄作文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充满孝心的小朋友,名叫铁蛋。
铁蛋有一个年老的爷爷,铁蛋的爷爷由于年纪太大,所以病痛缠身。铁蛋的爷爷名叫铁牛,爷爷有哮喘病,每次哮喘病发作的时候,铁蛋就很心疼爷爷。于是,拥有爱心的铁蛋,下定决心要成为医生,并要治好爷爷的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铁蛋努力学习,稳居年级第一。十年过去了,铁蛋一直都在为了爷爷而努力。这十年,铁蛋从村上的小学考上了县上的中学,铁蛋之前对全村人说他一定要考上医科大学。
铁蛋非常刻苦的学习,在所有人都否定他的时候,铁蛋还是非常坚强。终于在铁蛋不懈的努力下,他考上了北京协和医院附属大学。他非常开心,因为他离梦想又更近了一步。
在五年的学医过程中,他获得了许多主任的认可,终于他当上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内科主任。于是他怀着他小时候的梦想,回到了小村庄里,村庄里的人告诉他爷爷还在睡觉,于是铁蛋等到了晚上。
当天晚上的月光很亮,在明亮的月光下,铁蛋开始给爷爷治病,铁蛋此时十分高兴,爷爷也十分开心,自己有了一个孝顺的孙子。经过30天的治疗,爷爷的病终于治好了,铁蛋也终于完成了他的梦想。
又一天晚上,铁牛起身对铁蛋说:“孙子,这么好的月光,我们去散步吧!”铁蛋点头,答应了。爷爷和铁蛋边走边聊起了往事,比如:铁蛋在小的时候掉进了池塘、小时候还和小朋友打架等等。接着,走着走着,他们就来到了村里聚会的地方,铁蛋对爷爷说:“我们去吃一点东西吧!”在明亮的月光下,全村人正开心地跳舞……
在月光的笼罩下,一个白大褂和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