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的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手指圈画圆圆的糖葫芦,并把中间空余部分涂满颜料。 2.大胆用手指蘸取颜料,并会用抹布擦干净手。 3.激发幼儿对糖葫芦活动的兴趣。 4.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糖葫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菁选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手指圈画圆圆的糖葫芦,并把中间空余部分涂满颜料。
2.大胆用手指蘸取颜料,并会用抹布擦干净手。
3.激发幼儿对糖葫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过程:
一、认识并说说糖葫芦的形状。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糖葫芦吗?什么形状的?
师小结:糖葫芦上有许多的圆形宝宝它们整整齐齐的排在一起,在它的下面还有一根长长的小棍子把它们紧紧的连在一起不分开。
二、学画糖葫芦
1.设置情境
师:早上呀,倪老师接到了贪吃的小猪的电话,它说他也很想吃糖葫芦,想请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帮他做又大又红又圆的糖葫芦,你们愿意吗?
2.教师空手示范画圆形。
伸出吃饭的那个小手,小火车往上爬,再往上,然后拐个弯再慢慢地往下,再拐个弯向上爬呀爬,和刚才的火车头碰在一起。圆形就画好啦!
3.教师示范用颜料画糖葫芦。
(2)教师示范,幼儿空手练习。
(3)注意要画很多圆
4.请个别幼儿尝试,激发其他幼儿动手的欲望。
三、幼儿操作练习画糖葫芦。
活动反思:
我借用孩子们熟悉的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小宝贝们画出一个个圆,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小火车的头和尾都衔接的很棒,但是线条画的不是很圆整,有些糖葫芦甚至有些“方方” 的,在画圆的技能方面还是需要小宝贝们好好练习。由于这次的颜料调的有些稀,在绘画的时候小手上的难免会有滴下来的颜料掉落在纸上,所以画面不是很整洁。另外在三个圆的排列方面很难控制住两两之间的距离,这也是受小班幼儿年龄的限制。
教育活动目标:
1、认识油泥,学习团圆的技能,尝试用小塑料管串起圆球制作糖葫芦串。
2、初步学习均匀分泥。
3、在设置的情境,提高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准备:
1、每人一块橡皮泥,泥工板及泥工工具。
2、泥工糖葫芦的基本步骤范例。
3、制作范例糖葫芦串;情景“娃娃家”。
过程:
1、以“娃娃家”情景引入
师:抱着娃娃家的娃娃,以娃娃的口吻激发孩子的兴趣:今天我请小哥哥、小姐姐们帮我一起做糖葫芦,让我用糖葫芦招待的动物朋友们。好吗?
(评析:娃娃家是孩子们日常最喜欢的活动,娃娃以“小哥哥、小姐姐”的称呼,在暗示小朋友长大的意识中激发了孩子的自信,娃娃家的小动物都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喜欢的玩具“朋友”,要给他们做糖葫芦,孩子们表现得非常乐意,还高兴拍起手,星宇说我要做多多的糖葫芦;书帆说我要做大大的;艺婕大声说老师教我做。看到出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涨。)
2、观察范例,认识油泥
娃娃口吻:小朋友看,这就是我要大家一起做的糖葫芦。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认识油泥,发现油泥有不同的颜色,简单介绍油泥的特点。
(评析:因为孩子是初次进行泥工活动,介绍油泥的特点时,我让孩子了解了操作时的基本卫生要求,把泥工的.相关卫生要求融入其中,给孩子们初步进行泥工活动时的卫生意识。)
(2)谈话讨论:结合范例和讲解引导孩子了解糖葫芦制作的基本步骤。
(评析:以娃娃的角色和口吻,帮助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了制作糖葫芦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始终在娃娃家的情景中学习,兴趣一直很高,大多数孩子都非常专注,作为小班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情景中进行活动,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方式。)
3、学习制作糖葫芦
(1)学习分泥
要求:先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油泥,然后分别把油泥均匀地分开成若干小块。
(2)学习团圆
要求:把分好的泥块放在手心上,然后另一只手压在泥块上,(小心不要让泥块跑了)接着转圆圈,转转转变变变,变出一个圆圆的糖葫芦,这就是团圆。
(评析:让孩子一起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同时进行,孩子在模仿中能直观的按步骤学习分泥——团圆——串糖葫芦的方法,符合小班孩子初次学习的特点,随着老师的步骤同时进行也起到始终保持孩子注意力的作用,游戏性语言和比较夸张的团圆动作,还有老师反复强调的团圆过程,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记住基本的方法,孩子们掌握的效果也比较理想,能达到初次学习的效果。)
4、想象创作,尝试制作糖葫芦
孩子继续尝试制作糖葫芦,强调卫生要求,老师巡回指导鼓励。
(1)鼓励个别孩子在多次分泥中感受比较均匀地分泥。
(2)提醒孩子串糖葫芦时要注意安全。
(评析:一些孩子均匀分泥方面把握还是不好,个别孩子因为分的泥块太小,造成团圆时的难度,及时引导后,用大块泥尝试后,这些孩子也基本上掌握了团圆的基本方法;串葫芦时,一些孩子团出来的糖葫芦太小,串时有难度;晋瑜、芷伊等个别孩子出现随意玩泥,并没有按要求制作糖葫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没有制止。)
2、展示作品,小结
让孩子把自己制作的糖葫芦送给娃娃家的小动物。
(评析:很多孩子都是选择送给自己带来的小动物,还跟小动物说起话,孩子相互之间交流也比较活跃,表现出一定的成就感。让孩子把自己做的糖葫芦送给小动物,让情景游戏始终伴随孩子的学习过程,给孩子完整的情景感受,有效保持孩子的活动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泥工造型的创作欲望。
2.学习泥工技能:练习搓球并学会组合,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彩泥(橡皮泥),一根竹棍。
活动过程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对了,是糖葫芦,又叫冰糖葫芦。知道糖葫芦是什么果子做的吗?是酸酸的山楂。
2.情景提示:小兔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她想:“小伙伴们肯定喜欢吃!我要为他们每人做一串。可是,糖葫芦怎么做呢?”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请幼儿观看VCD里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4.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
(2)把小红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
(3)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我们给小兔送去吧。
5.大家一起欣赏糖葫芦。
歌谣:
糖葫芦,圆又圆,小兔见了心喜欢;
跑过去,买一串,放到嘴里甜又甜。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百科:糖葫芦又名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植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