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并准备为之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一名到村任职的选调生,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伟大建党精神,要牢记初心使命,扛起责任、书写担当,在基层贡献一份力量、彰显一种精神、干出一番事业,答好驻村“三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问驻村“为什么”,站稳政治立场,争做头脑清醒的“明白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驻村干部要多问驻村“为什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2020年9月,我来到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湾村开展驻村工作,我深入学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目标和意义,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结合本地实际,摸清所驻村人口、产业、基础设施、优势资源等情况,扑下身子、深入基层、通过走访入户深入群众中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村、落实到户,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年多的时光里,我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完美收官、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到现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等一系列大事要事,先后参与和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农房改造、村组疫情防控、重点人员摸排、矛盾纠纷调解、冬季集中教育等工作,切实明晰了自身工作职责和使命担当,进一步感悟了“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刻内涵。
二问驻村“怎么干”,扛起时代重任,争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驻村第一书记“时代楷模”黄文秀,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以生命赴使命,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脱贫攻坚路上。无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乡镇干部一道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很荣幸我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奔赴基层一线,帮助建强基层组织、打造美丽乡村、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以实干奋斗书写着乡村振兴新蓝图。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我会继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认真摸排群众反映的问题,分类别、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条解决,明晰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村主任助理职责,协助村书记围绕基层党建、葡萄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农房改造、美丽乡村、乡村治理等事项,找准适合乡村发展的路子,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三问驻村“和谁干”,以百姓心为心,争做心系群众的“贴心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驻村干部要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以人民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求教,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要“脚踩黄泥”,真正走到群众中间去,与群众成为一家人,获得群众的信任,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聚焦道路、饮水、住房等基本民生项目,办好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低保、小额贷款等民生事实,我们要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办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房改造等利民好事,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做到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待,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时代在召唤,初心在引领,我们要奋发向上,真抓实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如何响应这一号召,作为一名村书记,我既在思考、更在行动。
突出党建引领,不忘初心强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自2020年换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我带领中东镇上三分村党支部围绕“一诺三比五提升”的工作思路,用好“五学”模式,用活“三大课堂”,组织班子成员和农村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从严治党、农业农村等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必学篇目、必学书目、必学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贯彻,尤其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行了认真研读。通过集中学习、田间宣讲、马路课堂、入户宣讲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基层党员进一步树牢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了“两个维护”。
主动担当作为,凝心聚力办实事。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作为一名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既是带头人,也是服务员,我深感责任重大。面对农房改造、土地平整、设施农业发展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引领作用,全力带领和推动全村重点工作向快向好推进。带头进行农房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带头实施土地平整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带头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探索推进“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鼓励村民以土地流转和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加入合作社,面对土地平整项目难度大、问题多、矛盾多的实际情况,加班加点主动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工作,先后亲自主持召开群众会议100多场次,入户讲解政策、解决矛盾纠纷60余次,通过努力让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目前,全村流转及平整土地4836亩,整合后的土地按照“一户一块田”分配农户自种2191亩,流转种植大户1483亩,流转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1000亩。同时,党支部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整体思路,联合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建设千亩密瓜产业园1个,高科技粮食种植示范区1个,其中,搭建连体钢架拱棚种植设施蜜瓜500亩,大田蜜瓜500亩,示范带动农户种植大田蜜瓜300亩,提供用工岗位180个以上,为群众带来直接经济收入300万元以上,真正用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到了实处,落到了群众心里。
强化宗旨意识,为民服务做表率。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着重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重点产业等主战场历练和考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面对疫情防控,党支部让党旗插在一线,书记冲在一线,党员守在一线,确保了全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切实在急难险重中炼就了过硬的党性。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党员先锋岗,集中办理和解决矛盾纠纷调处、惠民补贴登记、土地流转等各类事项,得到了来访群众的一致好评。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处、留守妇女儿童关爱等工作,带领村两委班子大力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民实践活动,切实维护了党支部和党员良好形象。
迎接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创新路、开新局、出新绩。作为一名乡村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态度和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把组织交代的任务落实好,把群众期盼的事情解决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开创了中国新征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满目疮痍,百业俱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国家重建和民族复兴之路。而2022年正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也是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
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革命的浪潮过程中,经过共产党、共青团的群众发动工作,中国的广大民众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迅速掀起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斗争的高潮。共青团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中国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线,用无数光荣的战绩在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回望100年来那段苦难和辉煌,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归根结底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来源于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来源于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各行各业朝气蓬勃,经济发展蒸蒸日上,高速铁路、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强国。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而党的二十大正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所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同时,2022年也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
2022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应该奉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实际行动来迎接党的二十大,更应严格以高要求高标准来规范自己,时刻警醒,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和品行关。随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提升业务能力,群众事无小事,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积极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优质服务,促进社会共同发展。办好实事,实干兴邦,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职责所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们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维护人民的安全。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工作,切实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自觉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而作为天津市电力公司路灯处的基层青年,我们在抗疫保电上当仁不让。自2022年1月8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击了天津,路灯处运行管理部及监控指挥中心在严格遵守市统一防疫部署的前提下,克服防疫要求下人员不足,减少人员流动,共安排18人次职工进行24小时有序值守。进行值班的监控值班长李冬通过95598报修得知,铁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定点核酸检测点,院内有6盏路灯无法点亮,将影响夜间核酸检测工作。经此处查非路灯处所属产权,不经路灯处进行运行维护,但因涉及防疫工作且情况紧急,通过请示上级意见,协调处内运行人员帮助卫生服务中心解决照明问题,受到了卫生服务中心和处内的一致认可。疫情当前,监控值班青年发扬主动担当的精神,坚守岗位,确保监控指挥日常工作的进行,在此同时做好优质服务工作,有力地确保了全市范围内的路灯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重点道路地区和防疫保障地区,保障了全市进行全民核酸检查期间的路灯照明,守望疫情黑夜中的每一盏灯。
同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习主席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天津市路灯管理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双碳”行动方案落地,推进半夜灯、单灯控制等节能方式走进天津市内的公路和小区。其中,路灯处第一团支部的团员青年曾凡睿通过对单灯控制的研究和攻关,经过6个月的努力,成功对超过160个小区和208条道路进行单灯控制,通过调光和单灯控制极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用电量。向习主席所说的对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进行钻研,努力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会、真用。
回顾社会主义建设与全面发展探索时期,党中央带领人民同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先后开展了土地革命、五年计划、三大改造、改革开放,走上了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道路,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多次质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华丽蜕变。
我们党战胜困难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世界是在进步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个历史的总趋势任何人也改变不了。我们应当把世界进步的情况和光明的前途,常常向人民宣传,使人民建立起胜利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告诉人民,告诉同志们,道路是曲折的。在革命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障碍物,还有许多困难。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做斗争。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举世瞩目。
晨起登山,曙光初起。金色的光子穿过蒙蒙的山岚打在山间树丛新绿的叶子上,与叶间缀满的晨露撞了个满怀。被晨露打湿了的石阶上,几颗鹅卵石闪着柔和的光。沿着蜿蜒的山麓向上,借着弥漫的雾气远眺:几片桔红色的朝霞簇拥着红宝石般的日轮缓缓上升。恍惚间,记忆随霞光一同涌来,那是同样的曦光,同样的初阳
初入高中,每周一的升旗前是大家的晨诵时间。操场上,金色的曦光映出一张张稚嫩而满怀朝气的脸庞,清一色整齐的校服,幼嫩却笔直的背脊。站在溢满晨光的操场上,大家手握课本,任晨光涂满书页,任微风吹动书角,任朗朗的咏诵声划破清晨的第一份寂静。十六七岁的我们,年华与朝气同在,青春与晨光共歌。我站在第一列第三排,随着大家起伏的朗诵声,我深吸一口气,清脆而富有节奏的诗句一字一腔的顺着胸口,喉管,最后通过唇齿吐露出来,身体仿佛也和着声音微微摇摆“金壶剪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
“金壶剪送琼枝”一阵鸟儿的婉转欢歌唤回了我悠远的思绪,树梢上,几只细喙长羽、黑背乳底的燕子正踮动着小巧的爪子,歪着圆溜溜的黑脑袋注视着我。树梢的末端,一轮明日升起。阳光被重重叠叠的叶子碾碎,滤出斑驳的树影,在我的脚踝留下一抹淡淡的吻痕。
石阶依着山势蜿蜒向上,盘旋在浓密的树林边缘,像一条玉色的带子缠绕在山峦翠色的腰间。太阳从山尖完全钻出来,山上的雾气犹如舞台剧的幕布被缓缓拉开。在金色的晨光的勾勒下,远方,浅灰色,淡蓝色的云朵交错在一起,一抹红色的霞云仿佛一个火红的身影正举步向前冲去,顿时,一股别样的心情涌上心头。
高二的夏天,校运会300米跑道上,我站在阳光照耀下的起跑线上,耳畔是嘈杂的声音,站立的身姿不觉紧绷了起来,一声“各就位”,下蹲,双肩下垂,双手拄地压在起跑线上,手臂与脊背成75度角,不同于之前的紧张,一种兴奋感油然而生,我吐出一口浊气,调整呼吸。一声“预备”,微微抬起脊背,重心前移,左腿前弓,右腿踏住地面。一身枪响,仿佛精神还停滞在上一秒,身体已然脱弦而出。目光凝聚在前方,吸气收腹,摆臂,右脚前跨,左脚狠狠蹬地,交换气息,再摆臂,五步一呼吸,胸口一阵火辣,视线因狂列的风一阵模糊,呼吸渐渐急促,大腿愈发沉重,咬紧牙关,我拼命向前冲去,耳畔,惊天动地的加油声与叫喊声交织在一起,最后五十米,犹如脱缰的骏马,冲线!
冲线!我不禁喊出声,眼前又一次清晰起来,不知不觉,我已经踏上顶峰,群山之上,火红的日轮俯瞰着大地,迸出点点金色的光芒。啊,青春曦光,年华初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革命文物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精神标识”,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瞻仰革命文物中,深刻领悟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品读革命文物中的初心“印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百年党史,镌刻着无数惊心动魄的伟大瞬间,蕴含着无穷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在我们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伴随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足迹,体现在干事创业过程的每一处细节之中,体现在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之中。革命文物承载着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干革命的宝贵历史,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想要尊重历史、铭记历史、运用历史,就必须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用起来,让革命文物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份份革命文物,是先辈们革命气节的展示,是先辈们革命意志的体现,是先辈们革命精神的象征。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红船见证了我们党历经百年征程而未改的初心;在革命圣地延安,窑洞里的一张张桌椅板凳,便是我们党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封封电报就是我们党“赶考”的最好见证。瞻仰这些革命文物,会深深唤起那些红色记忆,给人以砥砺奋进的正能量。一百年来,共产党人的初心如磐,经风历雨仍坚定如初;一百年来,共产党人的初心如炬,一路走来仍明亮如始。
革命文物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印记”,也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真实见证。当年红军长征途经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后来,“半条被子”就成了共产党人与群众百姓“一条心”的佳话。“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走得再远,时刻都不能忘记群众,时刻都不能脱离群众。党员干部要从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中,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时刻想着群众、时刻念着群众、时刻为了群众,自然就会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和拥护。
革命文物是“看得见”的党史,能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和启迪。广大党员干部要从革命文物中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不断汲取革命先辈们身上的智慧和力量,始终践行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提升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顽强奋斗、拼搏进取,在新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当国旗冉冉升起,当国歌缓缓奏响,当国家渐渐富强,我们会想,是谁让我们拥有这欣欣向荣的景象?是谁带来了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是谁做过无数贡献却不曾要过回报?是共产党!是我们伟大的领导者与开拓者——中国共产党!
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大喜之年!这是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一百年,是中国为全人类发展作出贡献的一百年,是中国人民改变命运的一百年。翻开这一百年来的历史画卷,我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年是那么不容易。
一百年的风雨历程,一百年的艰苦奋斗,一百年的光辉灿烂……当再一次回顾历史,我不禁想起中国共产党员的英勇事迹:刘胡兰,一位未满十五岁的伟大共产党员,她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不幸牺牲在敌人锋利的刀尖下。虽然她牺牲了,但她死得光荣,死得伟大,她的爱国精神也会像火炬一样代代传承下去。记得董存瑞吗?在枪林弹雨中,他不暇思索,抱起炸药包,冲到鬼子的碉堡前,“轰”的一声,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董存瑞也随着炮火消失了……他用生命,换取了战争最后的胜利,他舍身取义的壮举也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邱少云、黄继光、夏明翰……还有无数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献出了宝贵生命的烈士。他们不辞劳苦、不畏艰辛,他们用血液染红了五星红旗,用身躯筑起万里长城,用血汗换来今天我们美好的生活。谈起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能不被他们感动吗?
党自诞生的那天起,在血雨腥风中日益成长,领导了艰苦卓绝、震惊世界的中国革命,推翻了长期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让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不辱使命,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辟了一条虽然艰辛但却通往幸福安康的建设之路,使中国这艘巨轮驶进一片新的海洋。
不论发生任何天灾人祸,共产党员总是身先士卒,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他们无视危险,压不挎,打不败。从汶川大地震到南方大雪,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哪一次不是党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哪一次不是党给苦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中国共产党总会在这片神舟大地上谱写出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赞歌。
学史明理,学史力行。学习了党史,我成长了。我懂得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在祖国的革命大潮中,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切都要通过实践去摸索、去开创。中国共产党这根接力棒将要传到我们手里,这更需要我们有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我们必须多学习、多锻炼,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当生活的强者,当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