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故宫心得体会(10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你选择借鉴。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1
到了游沈阳故宫的时候,我对中国现存的三个故宫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北京紫金城故宫当然是一座金碧辉煌、无与伦比的皇家宫殿,其建筑年代、规模、气势、造型和豪华程度等诸方面都是首屈一指、无可挑剔的;长春的伪皇宫显然是一座落魄潦倒的溥仪寄人篱下的住宿,其建筑规模、造型和布局等简直就是一座二层楼的办公楼,伪皇宫附属的所谓跑马场、东西御花园和游泳池,也不过是类似一般公园里的娱乐场所,与北京紫金城内的御花园及皇家颐和园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这两个皇家建筑的对比,也反衬出一个帝王鼎盛时期的辉煌气势和一个末代皇帝时代的没落潦倒。而沈阳故宫既不像北京紫金城那样的雄伟辉煌,也不似长春伪皇宫一般的寒酸萧条。它仅是一个我国现已废弃的、曾经的少数游牧民族首领弃游牧变定居后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在那里,游客感受不到北京故宫天天人满为患八万人限额的拥挤,而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也根本不会产生对建筑的辉煌而发出的啧啧称道声。人们只是慕名而来到此一游。
沈阳故宫初成于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离清兵入关还有八年。因此,这里仅是后金和前清的首府和大本营。怒尔哈赤和皇太极曾在此居住,皇太极在这里改汗制为帝制。按理说,一个满民族的建筑应该具有本民族的基本特征,一个有游牧民族象征的穹顶圆形帐篷样的毡房。但是,令人诧异的是,沈阳故宫却是一个道地的汉民族建筑外型,其代表性建筑崇政殿、凤凰楼、大政殿和十王亭等,无一不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秦砖汉瓦琉璃面,八角重檐歇山顶,其中主体建筑大政殿的门柱上还雕刻着华夏民族的图腾——双龙戏珠。即便是文溯阁那种二层楼的建筑,也完全是汉民族的几间亭那样的建制。而建筑物的阁名、楹联、挂图上的题字等,也几乎是清一色的以汉字为主。从沈阳故宫的建筑样式等特征上看出,在清兵入关前还没有一统中原时,满清已经完全接受了汉文化,并已经被汉文化异化并脱胎换骨了。
由此而想到汉文化的倔强伟大而源远流长。据说,在世界文化史上,只有汉民族的五千年文化是唯一没有被异化、没有被消灭、没有被断截的一种民族文化。一个异民族可以一度打败汉民族,局部或全部统一汉民族,如中国历史上的金朝、元朝和清朝等,他们可以改变汉民族的发型、服饰,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统一过汉民族的文化,而相反被汉文化异化了。其中最典型的是清朝乾隆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诗作最多的一位诗人,当然,写的是汉诗而不是满文!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2
今年暑假,我有去了北京,并且去了故宫。
这次去故宫的成员有:我、我奶奶、爸妈、弟弟,我二叔、二婶、妹妹,还有我的姑父。
去故宫就必须先经过天安门,所以我们在天安门门前拍了好几张照片。我最喜欢这两句话啦!因为这两句话写出了我国的强大!我们又接着向前走,走进天安门,我抬头一看:哇!好多人啊!简直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还有不少外国人呢!爸爸带我到售票处买了票,又买了张地图,我们的“故宫之旅”就开始啦!
进入午门,走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前。再走过太和门,就是太和殿了。不愧是古代的皇家宫殿,殿外的栏杆都是用汉白玉雕刻的,殿内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顶,竟然都是用金子做的。皇帝上朝时坐的椅子上面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正大光明”,我觉得这应该是告诫人们:做人做事一定要光明磊落,不能偷偷摸摸。太和殿是故宫里最中央的一个宫殿也是皇上行政的地方,所以,太和殿是所有宫殿阁楼中最壮观、最精致的。
走出太和殿,走过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就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的寝宫,是皇帝休息的地方。乾清宫既然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就不可能比其他的宫殿差了。乾清宫为黄琉璃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殿内也铺满了金砖,让殿内显得更加金碧辉煌。在殿内的正中央,有一个金色的宝座,宝座后面有屏,而在屏的两边,设有两根粗粗的金柱,宝座两头还有暖阁。乾清宫的确很不错吧?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御花园。御花园就是美啊!精美的亭台、芬芳的鲜花,嫩绿的小草、高大的树木,还有那清清的湖水,都让我深深的陶醉了......
走了这么长的路,我们大家都已经累的精疲力竭了,所以我们就返回去,回家了。
故宫博物院已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门窗,让我们来观看她壮丽的色彩,来倾听紫禁城的声音来呼吸历史的气息,来感知中华文化的底蕴!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愿我们的祖国今后会更加繁荣富强!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3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去北京的日子,我们拉着行李坐上大巴,来到上海虹桥机场,刚一下车,我的头顶上就飞过一架大飞机,还在天空中画出了一条长长的弧线,我们拿着登机牌上了飞机,飞机朝着北京飞去。
到了北京。我一下飞机,就感觉到一股冰冷刺骨的气流扎进我的身体里,我差一点被冷的尖叫起来。我往远处望去,所有河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像一个个现成的溜冰场。坐在巴士上我看见汽车玻璃上结了美丽的冰花,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小绵羊,还有的像一只只小狗,让我一个在南方长大的孩子领略了不一样的冰冻世界。
说到吃,全北京最有特色的是烤鸭,北京的全聚德烤鸭最出名,导游说烤鸭有三种吃法,第一种:鸭骨头可以煲汤,汤跟鱼头汤一样白,汤喝起来非常鲜美。第二种:鸭骨头椒盐,吃起来还特别香脆呢。第三种:就是烤鸭的最美味吃法,它用蒸好的面皮,加点黄瓜、京葱、面酱卷起来吃可美味了,原来鸭也是有那么多吃法呀!
北京要玩的景点实在太多了,天安门、万里长城、天坛、鸟巢、水立方……最好玩的算故宫,那里真的是宏伟壮观啊!听导游介绍,故宫在古代是皇帝的家,里面面积可大了,共有八千多间房子,五道城门。每间房子的居住功能和居住的人也不同,有专门给皇帝住的寝宫,还有给皇后妃子住的后宫六院,也有太子公主们住的地方,皇帝的家真大呀!
这次北京之行,我看了皇家建筑,看了名胜古迹,看了四合院,看了现代都市化北京的繁华,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时间去清华大学走走,北京旅游真的很开心呀!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4
故宫,一个神秘的地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的历史源远流长,他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如果有机会,我会再次重游。
8月26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天安门广场,我老远就看到一座高大宏伟的红色建筑,上面最显眼的就是正中间挂着的---画像,画像两边是宋体的黄色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时,城楼下面是三个巨型的门洞,踏过门洞前方的汉白玉石阶,我们从正门走进了故宫。
我感觉最宏伟的建筑是太和殿。太和殿真大呀!金碧辉煌,气势非凡。据资料显示,北京故宫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俗称金銮殿。它的功能也不小,它不是用来上朝的,而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或重大会议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故宫的文物展览馆。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文物,让我大开眼界,赞不绝口。最精美的是官窑制作的长颈瓶,色彩艳丽,体态优美,高贵典雅。最有趣的是佛像,好多佛像不止一个头,浑身上下长满了手和脚,不可思议。最吃惊地是官员们的奏折,都是用毛笔写的,字都很漂亮,难道他们也像我一样坚持练字吗?
午后,我们走出神武门,离开了故宫。故宫里的一景一物仍在我眼前闪现,我感慨万千:感叹皇家的威严,感叹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感叹祖国几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是多么的宝贵。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5
金秋的一个周末,阳光明媚,秋风送爽。妈妈和我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故宫博物院参观游览,我高兴极了。
走进故宫的大门,“哇!这里真大啊!”我情不自禁的说。妈妈说:“最壮观的还在后面哪!”我们首先参观了故宫的建筑模型和它的建筑构建。我知道了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全部木质结构,而且所有的木质构架没有一个钉子。宫殿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黄色的琉璃瓦,到处是龙的图案,并饰以金壁辉煌的色彩。我观察了所有的宫殿,发现这些宫殿都是沿着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微笑地点点头,说:“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几乎贯穿了整个市区。它的气势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我们从御花园一直游览到太和殿,真是叹为观止呀!在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远望去犹如神话中的琼楼玉宇。第一座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还
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子撑着楼顶。其中,围绕在御座的6根直径为1米的大柱子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基上,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富丽堂皇;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时,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这仅仅是故宫的建筑,而殿中所摆设的稀世珍宝又是数不胜数,妈妈说:“这些珍宝仅仅是一部分,蒋介石逃到台湾时掠走了宫中的许多珍宝,还有一些流失在国外”。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阵阵疼痛,我为这些宝物的流失而感到难过。什么时候这些失去的珍宝能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我更期盼着,期盼着台湾和大陆尽快团圆,宝物尽快回到家园。
故宫一游使我流连忘返。故宫的建筑实在是无以伦比的杰作,它真是一个奇迹。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为古人建造这么宏伟壮丽的宫殿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有责任保护这些文物古迹不受到破坏,让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万古流传。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6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清、明朝时称紫禁城,1925年开始称作故宫,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今天,我们就来到了这里。
故宫不愧是闻名天下的名胜古迹,虽然烈日炎炎,但是前来参加的人依然是人山人海,我们沿着故宫的中轴线开始游览,故宫真大啊!听说它占地72万平方米,光屋子就有9999间半,一个接一个的雄伟大气的宫殿令我目不暇接,但美中不足的很多都是关闭的,真是有些遗憾。
不过有个地方让我大开眼界,那就是故宫游览必去的珍宝馆,里面陈列着一个又一个做工精致,价值连城的皇家宝贝,金的、银的、玛瑙、青铜、白玉、水晶……,我还第一次看到了皇上用的印章,每个上面都雕刻着飞舞的龙,这些一个个都是能工巧匠用上等的材料制作而成的。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想:皇帝不愁吃、不愁穿,有那么多的宫殿和财宝,还有庞大的权力,他们一定会很开心、很自由。可是我想错了,妈妈告诉我:“皇帝虽然在万人之上,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可是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比如光绪皇帝,4岁的孩子都还在父母身边撒娇,但是他却牺牲了童年的快乐,入宫继承皇位,年幼的他还没有桌子高,所以一大桌子的菜,他每次都只能吃面前的几道菜,而其它地方基本上每餐都没有变化,有些放了都发霉了,他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大叫,不能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认,你觉得当皇帝快乐吗?”听完妈妈的话,我不再羡慕皇帝的生活了,因为有什么能比快乐和自由更好呢?所以我们要一定要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7
昔日的红墙绿瓦,成了今人怀念过去的地方;昔日的皇家圣地,也成了今日的旅游胜地;地上、墙上的满目疮痍,仿佛在诉说着明清王朝的衰败;大殿内的金碧辉煌,仿佛在诉说着明清王朝的昔日盛世。站在景山上鸟瞰故宫,我仿佛感觉到当年明成祖的雄姿英发和他磅礴的气势。
从午门往里走,四扇门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象征着古老、权贵,它们像守护神般受苦着紫禁城的主人;每一颗门钉无不象征着一种气派,一种属于最高统治者的雍容华贵。从太和殿走向中和殿、保和殿,根本想象不出来着伟大的产物是如何建造而成的。这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体现的是中国古老而悠久的历史背景。那匾牌上的字体,苍劲有力,一笔一划的正楷体现了王者的霸气。不难想象他们写完后的骄傲和自豪。走到后院内,看到那盘根错节的古树,虽经历了那么多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可它们却仍然拼着命的扎根,吸收着营养;即使到了风烛残年,也仍在坚韧的站立着,就像沙漠里的胡杨树,就像中华民族不倒的魂!清朝末期,国家(的政权)曾被一个女人玩弄与鼓掌之间,想必她的那种奢华,是一定能让人“大饱眼福”的吧!
果然,储秀宫中的文物真的是盖世之宝啊!绿的翡翠、蓝的玛瑙、紫的水晶,透亮的汉白玉……留下的那么多也真是我们的“福气”哟!无论什么,总是一把双刃剑。慈禧太后的奢侈,却也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遗产,那么多价值连城的宝贝。能说它是好是坏吗?能有不能。站在不同的背景说不同的看法,事物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这次的故宫之游是我盼望已久的。可是,还有许多我想要看得东西没有看到。这也许就是完美中的遗憾吧!只有在过程中有了缺憾,才能使希望更加完美!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8
今天,我们史家小学的5·9班荣幸地代表全校学生去参加博物馆日活动。本次目的地是一座宏伟的博物馆——北京故宫。
首先我们进行了博物馆日活动讲座。讲座的内容多姿多彩。先讲解了钟表馆,里面有许多展品:有金碧辉煌的象拉战车、有神奇的向上滚钟、还有最能体现出古人智慧的机器人写字,我也最喜欢它,它仅仅是一个钟表,表上的机器人却能写出两行毛笔字,据说它的创作过程持续了好几年,这实在是太神奇了!北京故宫游记
然后我们主要讲了珍宝殿。那里隐藏着千万亿的财富北京故宫游记。为什么说有那么多的财富呢?因为它里面的珍宝个个价值连城,甚至是无价之宝。就说皇后的头冠吧,就用了九百多颗珍珠三百多颗红宝石以及表面上覆盖了翠鸟的羽毛,你能说那不是无价之宝吗?
该到讲座的放松时间了!北京故宫游记我们两校各显才艺:先由他们表演了京剧,唱得跟成年人差不多,细小的嗓子里竟能爆发那么洪亮的声音,还有腔有调。我们也不甘示弱,由近十名同学现场表演书法,有楷书、有隶书、有草书……还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等“小书法家们”都写完了展示的时候,赢得了大家的赞许,他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可在表演之前辛苦的练了一个星期。在有奖竞猜中,我们学校派出了六个人,他们学校派出了十八个人,分别进行竞猜。我校以一分的成绩战胜了他们北京故宫游记,毕竟重在参与,给了我们参赛者每人一个奖品。
我们参观了一会儿北京故宫就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它的大门北京故宫游记北京故宫游记。我没想到北京故宫会这么有意思,下次我还会来的。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9
故宫,又名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这颗耀眼的明珠在对称的古都———北京的怀抱中,它是北京的地标性建筑,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步入皇宫大门,又分别有三扇似巨人般保护皇宫的城门矗立在眼前。沿途步行,便到了皇帝早朝的地方———太和殿,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一座高高在上的金光闪闪的宝座,上面雕刻着象征皇权的`威武腾飞的巨龙。与大殿地面承接的有三个梯道,中间一道同样雕刻着各种姿态的龙,处处透出神圣威严,我想这就是皇帝专用通道吧。说到这不得不提到,大殿的地面是由我们苏州出产的金砖铺成的呢!大殿内金碧辉煌,仿佛在诉说着明清王朝的昔日盛景。
随后,我们来到来供帝王早朝前休息和更衣的中和殿和保和殿,屋檐和栏杆上,满是精美的栩栩如生的雕刻。特别震撼的是殿前的几根又红又粗的柱子,它们承担了整座大殿的重量,仿佛巨人的手臂托举着大殿。
在观光故宫期间,我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在乾清宫殿前,有一个石柱托举着一个石头圆盘,中间插着一根铁针,经过询问,才得知,这是古人用来看时间的“钟表”。
随着人群,我们又来到了坤宁宫,坤宁宫被一道门分成了两个部份,由皇后的寝室和祭祀的场所组成。再往后,就是皇帝的嫔妃们的住所,分为东宫和西宫,后宫的格局大都一样。
宏伟壮观的紫禁城,让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不禁被先人独具匠心的高超技术所折服。故宫,一座集聚着先人勤劳和智慧的皇宫,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化里程碑。
关于故宫的心得体会篇10
今天我跟妈妈参观了故宫。在我小的时候,我的记忆中恍惚有一些记忆好像我去过似的,但是那时候还不懂事,只是觉得单纯的好看,被家人背了一圈后就出来了。现在我大了一些,明白事理了,终于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故宫”的含义了。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听导游说:“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一进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我买了故一张故宫的全景图,十元钱,不过是手绘的,这样还有点意义,所以我认为这十元钱的地图也不是白买了。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我又来到了御花园细致的观察了一下,根据字面理解御花园应该是皇上观赏用的花园,果然是这样。一进去就看到一株老树,我猜这株树应该活了一百年多了,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树,就是不见花。我想可能是季节的原因,所以这个季节没有花吧。
今天,我参观了故宫。我了解了祖国的文化,了解了历史。今后我还要了解,了解一切一切。只有这样,我才能了解中国,长大为我的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