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4月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突出教育主题,强化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坚持以上率下,注重讲究实效,确保专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彰显了我们党驰而不息改进作风的决心和恒心,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领导干部言行,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要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取得实效,就要做到“四不”.
不能只从“书”中务“虚”.学习教育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党章和党的纪律规定等,是必然要求,也是常规动作.必须着眼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观念、增强实干精神,静下心来,定下神来,主动减少应酬,明确目标任务,寻找“书中卓识”,汲取“书中营养”,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切忌图虚势、做虚功、讲排场,搞形式主义,以空对空,打造“门面”和“窗口”,片面追求读了多少本书,记了多少笔记,写了多少心得体会,举办了多少次集中学习.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学习的成效体现在工作思路上,体现在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上.
不能只在“言”上论“严”.“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因此,在专题教育活动中,不能把“严”的要求只放在“言”上、挂在“嘴”上,把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当成“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台上说“严”振振有词,头头是道,台下用“严”却背道而行,讲特殊,搞特权,为所欲为.要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生活一个样,一个标准坚持到底,不耍“小聪明”,不打“擦边球”,不行“潜规则”,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以精进之心对“事”、以火热之心对“人”,用“严”的要求干事创业、服务发展、改善民生.
不能只为“绩”而图“快”.“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作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不是一次简单的、独立的活动,而是要把专题教育融入经常性学习教育之中.因此,必须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严、抓实、抓细,不能只求短期效应,拔苗助长,搞一阵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能只重“形”却忘“行”.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站在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增强开展专题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一点自觉,多一点自律,多一点压力,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积极投入专题教育中.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势不做事,“光说不练”,重“形”却忘“行”;也不能像算盘珠一样拨一拨才动一动,满足于当“泥塑菩萨”、做“传声筒”,敷衍了事、应付了之;更不能总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或认为有问题也是小问题,影响不了是非判断、价值取舍.要从小节抓起、从细节做起,注重一思一念、一言一行、一职一责,夙夜在公,善小而为,在“行”中思考、在“行”中积累、在“行”中历练,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三严三实”是党员领导干部永远的必修课.只有把“三严三实”记在心中、印在脑中、念在口中,作为教材时时深学,作为镜子处处细照,作为规矩事事笃行,才能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做到官念不“出轨”、权力不“压弦”、思想不“越矩”、底线不“突破”,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赶考”路上,舞出精彩人生,交出合格答卷.
三严三实”是作风建设的标杆、领导干部的标尺,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以前扎紧制度藩篱、严格实行他律,到现在自我约束成为习惯、变成自律自觉。可以看出,作风建设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让作风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强调自律,更强调他律;强调制度约束,更强调价值引领,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强自我修为,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积极的去追求修身的更高境界。
“要我做”,是以外在的方式给人的一种规定,缺乏主动性,人的懒惰本性就会激发出来。一年以来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禁令频出,成为在公务员头上的一道道紧箍咒,除“四风”树新风之效捷报频传。然而,制度再密集,不去执行就是一纸空文,执行不力或者执行走样,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一个政党的每个人都处于这种“要我做”的状态,作风建设不仅永远在路上,有时还会走退路。他律是低境界,只是不违反制度规定和相关约束;自律是较高境界,会清醒地认识到不可为之事,不突破底线,不闯红线;自觉是高境界,能在自律的同时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并自觉律他。“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就是强调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彻底抛弃“要我做”的心态和状态。
“三严三实”是作风建设的标杆、领导干部的标尺,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以前扎紧制度藩篱、严格实行他律,到现在自我约束成为习惯、变成自律自觉。可以看出,作风建设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让作风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强调自律,更强调他律;强调制度约束,更强调价值引领,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强自我修为,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积极的去追求修身的更高境界。
“要我做”,是以外在的方式给人的一种规定,缺乏主动性,人的懒惰本性就会激发出来。一年以来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禁令频出,成为在公务员头上的一道道紧箍咒,除“四风”树新风之效捷报频传。然而,制度再密集,不去执行就是一纸空文,执行不力或者执行走样,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一个政党的每个人都处于这种“要我做”的状态,作风建设不仅永远在路上,有时还会走退路。他律是低境界,只是不违反制度规定和相关约束;自律是较高境界,会清醒地认识到不可为之事,不突破底线,不闯红线;自觉是高境界,能在自律的同时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并自觉律他。“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就是强调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彻底抛弃“要我做”的心态和状态。
“我要做”,是内心的一种自我服从,是实现自我选择、自我管理的一种成就感、荣誉感,是跟自己感受、愿望、利益等密切相关的事情。领导干部要清醒的认识到,作风建设“要我做”,不如“我要做”,要自觉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自我修炼,自我完善,把先贤的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习性功力,既加强“修”又注重“养”,于公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公而忘私;于私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克己慎行,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思想境界高、个人修养好、、工作能力强,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的好干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主动的自我转变,才能将作风建设由他律变为自律,由外在规则变为内在价值,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