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 发布时间:2022-11-26 14:05:09 | 来源:网友投稿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在读中体会泉水的奇丽,并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品味泉水的奇丽,并能体会作者的表现方法。

        一、激趣导题

        1、谈话导入:我们中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也有许多著名的城市。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题目来考考你们。

        出示:日光城重庆

        冰城拉萨

        羊城哈尔滨

        泉城广州

        山城济南

        古城南京

        石头城北京

        2、这些城市中,你去过哪儿?那儿好玩吗?能否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象(生自由发言)

        3、评价:有些地方虽然去过,但同学们还是说不清这些地方的独特景致。今天,我们一起到泉城济南去看一看,领略一下泉水的景象,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的?

        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评价:你读的泉水很清澈、活泼、有气势……

        二、品读课文§1,感受奇异的美,体会表现方法。

        1、课文描写的泉水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1。

        2、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1(指名读)

        3、在这段课文中四个字的词语特别多,大家能否把这些地方读好?

        出示: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多人次有滋有味地读课文,以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朗读)

        4、听同学们一读,老师似乎已来到了泉城,亲临其境,泉城的泉水是怎样的?你从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5、大堂交流:

        (泉水各具形态,让学生想象描述,体会奇丽)

        6、作者笔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这种美展示出来的呢?

        学生交流,有这几点要让学生体会到:

        (1)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前半句是事实描写,后半句是想象

        (2)描写有序,写了形、声

        (3)运用了对比:水势大的、猛的--水势缓的、柔的声音低的--声音洪大

        7、作者用凝练的语句,生动的比喻向我们展示了泉水的独特魅力。济南有七十二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趵突泉了。你对什么泉最感兴趣,在你的想象中,这些泉应该是怎样的?

        生自由想象,交流

        8、这些泉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三、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1作者生动的描绘后,我们不禁为泉城的泉水感到惊讶。在这一段内容的表现手法上,你有什么收获吗?

        四、课堂练习

        1、龙之韵广场上的喷泉有的_________,好像____;有的_____,好像。

        2、雨点儿可真调皮,有的落在树叶上,声音_______,听起来如_____;有的敲在玻璃上,声音________,听起来如________。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 ,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附后)

        六、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作业 :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附资料:

        您是蜡烛

        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您是黄牛

        勤勤恳恳在黑板上耕耘

        您是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不,都不对

        您比蜡烛的光辉更明亮

        您比勤劳的黄牛更朴实

        您比奉献的春蚕更无私

        对,我知道了

        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塑造心灵

        净化灵魂

        永远不知疲倦

        长大了我也要——

        做一名老师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个小故事呢: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了,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还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呀?”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礼记别话——谦谦的君子之风

        路从先生

        《礼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之与言,则趋而退。

        这是多么敦厚的一道人世风景。你看,跟着老师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这是君子的风范。

        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

        君子登堂

        《礼记》: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这里说的是君子坦荡。君子出游,拜师访友,要做到走路有脚步声,决不可鬼鬼祟祟。一是说明君子心胸没有邪念;二是提醒室内的人,有客人到了。主人如有不想让外人看到的事,可以防备一下。

        还有君子登堂,内室门外有两双鞋,听得到谈话声,才可以入室拜会;听不见说话声,就不能乱闯。门外有两双鞋,则室内一定有三个人(主人与二个客人,古时候客人把鞋脱在门外,到室内席地而坐),三人内室谈话,外面听不见声音,则是密谈,所以君子要避开。

        所以古人登堂的礼节,那种君子坦荡的风度,是可以让我们现在借鉴的。

    • 相关热词搜索: 上册 四年级 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 上一篇:2023年五上作文教案模板
    • 下一篇:五下语文六单元教案(全文完整)
    • 推荐排行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教案1
    •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7篇
    • 军神教案一等奖_雨月网9篇
    •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篇
    • 小班舞蹈小鸭子嘎嘎嘎教案3篇范本
    •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全文)
    • 大班科学我是小中医教案与反思3篇(
    • 廉洁从教案例5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真棒》
    • 2023年新冠病毒大揭秘科学大班教案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