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 《春》教学设计春教案设计一等奖6篇
    • 发布时间:2022-09-01 14:10:34 | 来源:网友投稿
    • 《春》教学设计春教案设计一等奖6篇

      《春》教学设计春教案设计一等奖篇1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

        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讨论教学、自学指导法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引入新课:

        问题:1、病毒是不是生物?

        2、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

        3、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

        (三)、问题讨论:

        1、浏览PPT上病毒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

        2、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小结上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问题:细胞能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四)、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学生自学资料并思考讨论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摄食、排泄、生长、应激;

        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

        实例三:缩手反应的结构基础,强调多重分化细胞之间的协调合作;

        小结: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快速阅读并速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找学生上黑板板书这九个层次:

        2、依次讲解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尤其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3、强调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动物的区别

        小结:生命系统的宏观结构层次为生物圈,微观层次为细胞,各层次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彼此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层次之间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整体。

        七、本节小结: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八、教学反思:

        1、内容熟悉,能抓住重难点,条理清晰

        2、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春》教学设计春教案设计一等奖篇2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2班级:93、94共有学生115人,两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一头一尾差别大,学习风气不好,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缺少上进的动力。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留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本学期的重点将继续学习词汇和习惯用语,学习的语法知识点有:频率副词、询问情况、方式状语、提出邀请、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等。其中状语从句和形容词是本册的难点,将重点学习。

        二、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能够真正学会用英语做事情。

        力争使合格率有大幅的提升,同时注重优等生特别是尖子生的培养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2、积极参与课堂改革,将学生充分调动起来;

        3、准确引导尖子生,抓好中等生,辅导好学困生;

        4、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反溃或单独辅导;

        5、认真备课,认真指导,尽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效率;

        6、天天背诵课文中的重要语段,培养语感;

        7、规定早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早读效果。

        8、坚持单元检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春》教学设计春教案设计一等奖篇3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古诗,说出每首诗的大意。

        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三首诗。

        体会作者热爱大好河山、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指导学习《望洞庭》解题,了解诗人:

        ⑴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 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2、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感受“和”──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拓展延伸课后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山水诗背一背,并抄写在积累本上。

      《春》教学设计春教案设计一等奖篇4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掌握以下单词:growup,computerprogrammer,cook,doctor,engineer,violinist,driver,pilot,pianist,scientist,besureabout,makesure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Whatdoyouwanttobewhenyougrowup?

        ─Iwanttobeabasketballplayer.

        ②─Howareyougoingtodothat?

        ─I’mgoingtopracticebasketballeveryday.

        ③Whereareyougoingtowork?

        ④Whenareyougoingtostart?

        ⑤I’mnotsureaboutthat.

        2)能了解以下语法:

        掌握一般将来时态的构成形式;

        3)用一般将来时态表达将要做的事情。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打算,对于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也充满了憧憬。人们以常谈论他们的设想,因此,应通过学习这单元的内容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有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一般将来时态的构成方式。

        2)学习本课时出现的重点句型,通过在不同情景下运用来熟练运用一般将来时态。

        2.教学难点:

        用一般将来时态表达自己未来的打算。

        三、教学过程

        Ⅰ.Lead-in

        1.介绍自己小时候想要从事的职业,由此归纳出以前所学过的一些职业的英语表达方式:

        teacher,nurse,doctor,basketballplayer,runner,actor,actress…

        2.询问学生们想要从事的职业,从而引出句型:

        ─Whatdoyouwanttobewhenyougrowup?

        ─Iwanttobeabasketballplayer.

        3.学生们看幻灯片,引导学生们进行问答自己将来所喜欢的职业。

        Ⅱ.Presentation

        1.播放幻灯片,展示一些职业的图片,来引导学生们学习一些新的职业名词:

        computerprogrammer,cook,engineer,violinist,pianist,pilot,scientist,…

        2.让学生们看大屏幕来学习记忆这些生词。

        3.TellSstorankthem[1-12].1ismostinteresting,12isleastinteresting.

        2.Trytorememberthenewwords.

        Ⅲ.Game

        1.Showsomepicturesinthebigscreen.

        2.LetSsguesswhathe/shedoes.

        3.LetSstrytheirbesttoguessthejob.Seewhichgroupisthebest.

        Ⅳ.Listening

        1.T:TellSstoreadthewordsofjobsinthechart.Makesuretheyknowthemeaningofthewordsandsentences.

        2.PlaytherecordingfortheSstolistenandfillintheblanks.

        3.Playtherecordingagain.ChecktheanswerswiththeSs.

        4.Playtherecordingagain.Sslistenandmatchthejobswithactivities.

        5.Showtheanswersonthebigscreen.

        Ⅴ.Pairwork

        1.LetSsreadthemodelwithapartner.

        2.Usetheinformationinthechartof1b.Askandanswerwithapartner.

        3.Letsomepairsaskandansweraboutthechart.

        Ⅵ.Listening

        Workon2a:

        1.LetSslookatthepicturesbelow.Explaintheactivitiesinthepicturesifnecessary.

        2.PlaytherecordingfortheSstolistenandcheck(√)thecorrectboxesinthepicture.

        3.Playtherecordingagaintochecktheanswers.

        Workon2b:

        1.LetSsreadthechartbelow.TellSsthatthey’lllistentoChengHan’splanforthefuture.Theyshouldanswerthequestions:

        “What”means“WhatisChengHanwanttobe?”

        “Where”means“whereisChengHangoingtowork?”

        “How”means“Howishegoingtodoit?”

        “When”means“whenishegoingtostart?”

        2.PlaytherecordingfortheSstowritethecorrectanswersinthechart.

        3.Playtherecordingagaintochecktheanswers.

        Ⅶ.Pairwork

        1.TellSstoaskandansweraboutChengHan’splansusingtheinformationin2b.

        2.GiveamodeltotheSs.

        3.Ssworkinpairs.TrytoaskandansweraboutChengHan’splans.

        4.Asksomepairstoactouttheirconversations.

        Ⅷ.Role-play

        1.Readtheconversationsandanswerthetwoquestions:

        ①WhatdoesKenwantto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owishegoingtodotha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WhatdoesAndywantto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xplainmainpointsintheconversation.

        ?TheOldManandtheSeabyHemingway.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此处介词by为“由……所著”之意。再如:ashortstorybyLuXun(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themusicbyMozart(莫扎特写的音乐),paintingsbyVanGogh(梵高的绘画)等。

        ?Thenyoucanbeanythingyouwant!那么你就能当上你想做的人了。

        此句的基本意思是youcanbeanything,不定代词anything指代未来所从事的某一职业,youwant用来修饰anything。

        3.LetSsreadtheconversationaftertheteacher.

        4.Practicetheconversationwiththeirpartner.Thenletsomepairstoactouttheconversation.

        Homework:

        1.Recitetheconversationin2dafterschool.

        2.根据图片提示或自己的实际想法编写一个对话。

        --Whatareyougoingtobewhenyougrowup?

        --I’mgoingtobea/an…

        --Howareyougoingtodothat?

        --I’mgoingto…

      《春》教学设计春教案设计一等奖篇5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构建模型,体验科学的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情感态度方面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安排了两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细胞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此外,还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会运用该模型解释相应的生理现象。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但是对问题探索的动力主要来自对相关问题的好奇与有趣水平,目的性不十分明确。所以教师的思维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节课利用科学史实验资料,设计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基于资料和问题的课堂探究活动。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按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达到一定深度,使学生顺利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难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入新课

        2.讲述膜的磷脂排布

        3.演示电镜照片

        4.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构建模型

        6.总结内容

        教师活动

        介绍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并提出问题:“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中有什么物质?你作出推论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 、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并逐步提出问题:磷脂分子在水表面(空气-水界面)上将怎样排布?磷脂分子在水中"呈球状"又是怎样排布的呢?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哪一种最可能是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排布方式。

        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类红细胞细胞膜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膜脂展开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积。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分析,得到答案。

        “若将资料中的红细胞改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实验,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仍然恰为口腔上皮细胞表面积的2倍吗 ?若将资料中的人红细胞改为鸡或去壁的原核细胞,进行实验,结果又将怎样呢?为什么?

        投影了罗伯特森电镜下的发现及其提出的假说(见教材),然后启发:根据不同生物之间的差异,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你能对这一模型提出质疑吗?

        随后的一些实验技术显示了双层膜脂中存在蛋白质颗粒。为此,是否验证了你刚才的质疑?真棒!你还能推想出膜中蛋白质分子还可能有哪种分布状态?能否将你所想的图示出来?

        播放“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课件,然后追问:这一实验显示了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处于一定的运动状态,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处于运动状态?脂质分子呢?据此,人们将膜的结构特点并没有概括为“运动性”,而是“流动性”,你能探知其中的缘由吗?能否举些实例证明膜具有流动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和周密思维的好习惯,激发深入探究,帮助理解“膜的流动性”。

        桑格和尼克森通过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修正,于1972年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这一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至此,同学们也能想象出这一模型的“相貌”了,先自主想象一下,再掀起它的神秘面纱。

        总结归纳,随堂练习。

        学生活动

        探究膜的主要成分

        体验实验过程

        思考实验结果

        观看动画

        体验发现过程

        自主构建模型

        六、板书设计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探究历程

        1、现象:脂溶性物质易进入细胞膜

        结论:成分是脂质、蛋白质

        2、现象:单分子层面积是膜面积的2倍 结论:磷脂双分子层

        3、现象:暗亮暗结构

        结论:三层结构,静态统一

        4、现象:杂交细胞膜蛋白流动

        结论:膜上分子有流动性

        二.流动镶嵌模型(图)

      《春》教学设计春教案设计一等奖篇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 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 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4、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注: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以诗比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悟出了学习古诗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美丽的传说自然勾起学生的幻想,演绎精彩的朗读。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亦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阶梯。)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传统的单一的作业难以迎合所有学生的口胃,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春》优秀教学设计 春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春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 春的教案优秀设计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PPT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春的教学设计优秀篇
    • 上一篇:禁毒教案1小学生禁毒教案14篇
    • 下一篇: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15篇
    • 推荐排行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教案1
    •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7篇
    • 军神教案一等奖_雨月网9篇
    •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篇
    • 小班舞蹈小鸭子嘎嘎嘎教案3篇范本
    •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全文)
    • 大班科学我是小中医教案与反思3篇(
    • 廉洁从教案例5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真棒》
    • 2023年新冠病毒大揭秘科学大班教案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