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 2023年有关狼教案模板锦集9篇(范文推荐)
    • 发布时间:2023-02-12 14:05:05 | 来源:网友投稿
    • 有关狼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狼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有关狼教案模板锦集9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有关狼教案模板锦集9篇(范文推荐)

      有关狼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狼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特别的故事,她会让你重新认识鹿和狼,也会重新反映我们人类自己。

        二、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学课文

        三、联系讲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细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自己练习讲故事。

        3同桌互相讲一讲。

        四、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小组讨论:罗斯福错在哪儿?为什么?

        五、全班交流

        1、说说罗斯福错在哪儿。

        2、举例说说: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六、课外扩展

        搜集有关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写下来,准备参加不能破坏生物链主题队会的演讲。

      狼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生态*衡的浅显道理,初步感受自然界中动植物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2、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食物链》。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讲故事、看动画,使幼儿初步知道生态*衡的浅显道理。

        1、问:辛巴是谁?(狮子王国的大王)问:那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狮子王国有什么?(想)播放《狮子王》片段,感受狮子王国的美丽,引起幼儿的兴趣。问:狮子王国美丽吗?狮子王国里都有什么?(请把你看到的说给身边的小朋友听)。幼儿充分讨论回答(山、水、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2、问:发生了什么事?播放动画讲故事。

        羊妈妈被狼杀死——狮子王发怒——狼全被杀光——羊不停生宝宝——吃光草原上所有的植物——草原不再美丽——羊全部饿死。

        二、通过讨论,初步感受动植物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引导幼儿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讨论:

        1、问:教师的故事讲完了,小朋友想一想,草原上的草被谁吃光了?(羊)问:羊为什么会吃光草?(因为羊越来越多)(该部分幼儿边看片子边随机回答)

        2、问:羊是吃草的动物,那狼是吃什么的动物?(吃肉的动物)羊会老老实实等着狼来抓它吗?(不会)它会怎样?(会跑)那狼吃掉的是什么样的小动物?(老弱的、生病的、没有力气的)(该部分请幼儿随机回答)

        3、问:你认为狼该不该人杀光?为什么?(幼儿充分讨论)。

        师小结:狼是吃肉的动物,它吃的小动物,大多是老弱、有病的、没有力气的、如果狼全被杀光了,吃草的小动物们就会越来越多,植物被吃光了,环境被破坏了,大自然就不美丽了,所以狼是不能全杀光的。因为在大自然中,动物和动物,动物和植物之间,是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就像小朋友们看到的,狼会吃掉羊,羊会吃掉草,那小朋友你们看三、通过介绍食物链,进一步巩固了解植物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1、问:在这里谁吃了谁?(请幼儿边看图边议论回答)师生共同小结:在大自然中,动物和动物,动物和植物之间是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就像一条链子或一个圆圈一样。

        2、问:在这幅图上谁会吃掉谁?小兔子会吃掉——(请幼儿边看图边回答)

        3、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在大自然中谁会吃掉谁?请把你知道的也像一条链或一个圆圈那样说出来(幼儿充分讨论回答)。

        四、做游戏: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先来讲一下这个游戏怎么玩?小鹦鹉会先来提问问题,请小朋友从3个答案中选出正确的,操作电脑,点击鼠标,如果你选对了,就会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如果选错了,就会听到难听的声音"。

        如:小鹦鹉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它们当中谁会吃掉鱼?3个答案,谁来选一下。(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游戏,注意调动幼儿的情绪。)

        五、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知道了在大自然中动物和动物、动物和植物之间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就像一条链子或一个圆圈一样,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大自然才会越来越美丽。小朋友们在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中应当怎样做?(幼儿园讨论后请各位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对了小朋友说的都很对,只有每个朋友都这样做了,我们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狼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狼和小羊之间发生的事。它告诫我们: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不能对狼抱有任何幻想,应当勇敢地同它进行斗争。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的以强欺弱、没理狡三分的霸道作风,懂得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2.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碴、逼、嚷三个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二、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本文的生字词。

        四、巩固练习。

        五、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课文。

        学生集体读课文,理解谁在哪儿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三段课文。

        1.分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狼想干什么?于是怎样做?小羊的说话有没有道理?

        2.结合课文理解故意、找碴儿、温和词语大意。

        3.指导学生看课文第一幅插图,帮助理解课文。

        4.指导学生练习用是不是句式说话。

        三、学习第四、五段课文。

        1.指导学生读第四、五段课文,理解狼听了小羊的话后怎样。

        2.指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理解气冲冲、就算这样吧、喊等词语大意。

        四、学习第六段课文。

        1.小组朗读第六段。

        2.指导学生看课文第二幅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牙、逼近、嚷、扑等词语。

        五、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⑴狼是凶恶、不讲道理的。

        ⑵对狼应当进行斗争,不能对狼抱有幻想。

        2.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

        ⑴狼吃掉了小羊。

        ⑵小羊认清了狼的本性起来反抗,在别的动物的帮助下,赶跑了狼。

        ⑶猎人来,逮住了狼。

        六、巩固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按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

        3.学生自由结合分组讨论故事结尾的几种结果。

        4.各小组派代表说出讨论结果。

        5.学生每人写一种狼扑向小羊的结果。(可课后完成)

        附板书设计:

        25 狼和小羊

        狼 小羊

        故意找碴儿 吃惊

        气冲冲 温和

        龇牙、逼近、嚷、扑喊

      狼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伞面的颜色及图案。

        2、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蜡笔颜色在图案上进行涂色并撕贴到伞面。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多功能室里布置各种各样的伞。

        2、蜡笔、已剪好的各种图形等等。

        【活动过程】

        一、已布置好教室,带领幼儿观察教室的变化,激发活动兴趣。

        师:这是谁呀?今天是喜羊羊花伞店开张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进去看一看吧。带领幼儿一起欣赏一圈。你们喜欢这些伞吗?这些伞漂亮吗?喜羊羊店里的花伞可真多啊,真漂亮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伞,引导幼儿讨论伞的颜色及图案。

        展示几把伞,让幼儿说说。

        师:这把伞它是什么颜色的?伞面上有些什么呢?这把伞和它一样吗?哪里不同?它穿的是什么颜色衣服?伞上有什么图案呢?

        小结:喜羊羊店里的伞的颜色都不同,图案也不同,都非常的好看。所以它店里的生意肯定会很好。

        三、装饰伞(尝试用涂色与粘贴为一体装饰伞面)

        1、师:可是灰太狼先生有点不高兴哦,你们猜猜它为什么不开心?我们一起来问问灰太狼先生吧,(灰太狼:因为喜羊羊店里的伞比我的伞漂亮,我的伞一点也不漂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

        讨论:我们怎样让灰太狼的伞变得更漂亮呢?进行装饰。

        2、引导幼儿用涂色及撕贴方法装饰伞面。

        讲解要求:选自己喜欢的蜡笔颜色给图案涂上颜色,要涂满并涂均匀。然后从背面撕下双面胶粘贴到伞面。赶紧动手尝试吧。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评价。

        幼儿相互欣赏自己装饰的小伞。

        师:灰太狼先生看到小朋友装饰的伞可真高兴呀!相信它的伞一定能卖的出去。

        师:让我们带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伞一起出去游戏吧!

      狼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狼、脏、汹、怜、嚷、辩、逼、讨、厌”等九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和记忆“狼、怜、脏、厌、讨”。认读并积累“故意、借口、温和、弄脏、可怜、逼近、讨厌、争辩”等词语。能听写课后练习中的句子。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按要求读出带点字词语的语气,并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读准“脏、嚷”字的读音。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和记忆四个生字“狼、怜、脏、厌、讨”。

        3.按要求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瞧,谁来了?(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吗?

        狼:恶狠狠、凶恶、残忍……

        羊:温和、胆小、温柔……

        2.凶恶的狼遇到温和的羊会发生什么事?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第20课。

        (出示:狼和小羊)齐读课题

        3.看书听课文录音,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听了课文录音后,请你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什么叫“借口”?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课文的哪几节?

        (第一个借口:2、3节第二个借口:4、5节第三个借口:第6节)

        3.学习2、3节

        (1)同桌一起读,再说说狼的借口是什么?羊是怎么解释的?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4-6节

        (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

        A.气势汹汹:是一种生气时的样子。

        B.龇牙咧嘴:“龇、咧”都是形声字,注意“龇”的书空,做动作理解。

        C.逼近:注意“走之底”的字的笔画规则。

        D.嚷:注意右半部分的书空,近义词是“叫”

        (2)小组合作学习:狼又是如何找借口的?小羊又是怎么说的?

        (3)朗读指导

        (4)找合作伙伴演一演。

        三、复习巩固,课外拓展

        1.复习生字和词语

        游戏:摘苹果

        2.找好朋友合作,读读课文

        3.小结:看来,对于像狼这样不讲理的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4.编故事:小羊应该怎样对付这只狡猾的狼?

        教学反思:《狼和小养》是“读短文了解内容”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学生通过阅读,要懂得寓言的寓意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来反复阅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不断加深理解。

      狼教案 篇6

        以段带篇法就是根据有些课文中几个段落结构相仿的特点,教师精讲一段,让学生按精讲的方法,自己学习其余结构相似段落来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示、使用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仿效、运用,使学生主动地探求学习规律、掌握知识,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精讲一段,教给方法

        1.初读感知,了解写了什么。

        扣题读段(第三次对话)提问思考:

        ①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会摇尾巴吗?

        ②不会摇尾巴的狼为什么摇起了尾巴?老山羊是如何做的?

        2.划析想读,了解怎样写的。

        划划出有关神态、动作的.词,如半闭着,拖,盯;析分析重点词语,如半闭着眼睛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狼为什么要半闭着眼睛?用拖和不用拖字有什么区别?盯是怎样地看?想想象当时的情境和各自的想法。如:狼为什么要连忙说?它当时是怎样想的?羊盯着狼的尾巴看,说明了什么?读表情朗读对话,读出各自的心情和语气。

        3.再读课文,深化理解,了解为什么这样写。

        读课文思考:狼玩弄的是什么花招?说明了什么?老山羊这样对待狼,说明什么?

        二、从扶到放,运用方法

        1.提问:

        狼摇尾巴前还耍了什么手段?扶着学一、二段。按初读了解写什么,精读了解怎样写,再读了解为什么这样写的要求进行。在精读部分,用划、析、想、读四种方法来理解内容。

        2.提问:

        狼摇尾巴被羊识破后,又是怎样做的?放手让学生学四、五段,方法与顺序同前。(略)

        三、对照分析,弄懂寓意

        思考讨论:

        1.这则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狼的本性是怎样的?(也可分解成两个问题:①老山羊在每次对话中如何对待狼的,这说明什么?②从中可看出老山羊什么性格特点?)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根据这个道理联系电影故事或其它例子说说你的认识。

        [以段带篇教学法运用了正迁移的心理学原理,使学生将先学的知识技能作用于后来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遵循学习尝试运用的学习过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跳一跳摘到桃子,有利于形成语文自学能力。]

      狼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知识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4、理解句意、文意。

        (三)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于斗争、善于斗争日意识,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句意、文意。

        2、 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

        四、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1、欣赏有关狼的图片。

        2、今天同学们就跟我一来走进蒲松龄的《狼》。

        3、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故事。 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出示课件)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培养我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培养我们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的意识。

        (三)话题研讨

        1、课文内容的研讨。

        (1)、简单回忆作者的有关情况。(出示蒲松龄画像)

        先出示画像,后学生简单作解释。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气,停顿。

        (3)、播放录音,让学生对比,加深理解。(出示远教资源视频)

        听一听课文的节奏,语气,并请同学们用“ 狼”概括课文各段的内容。

        (4)、小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停顿)

        板书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5)、自主口译课文。

        (6)、提问质疑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请求同学帮助解决,老师可略作归纳。(教师完成指导)

        (7)、口述课文内容,具体落实字、词、句的解释。

        (8)、评一评一

        补白式对话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 的狼。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的屠夫。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提示:对待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胜利。(答案不求一致,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对狼的研讨

        (1)、辩一辩

        先回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关爱动物),提示本文是不是和它相矛盾。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衡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说一说你的理解。

        (四)、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播放一首与狼的关的歌曲。

        板书

        狼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狼 : 狡诈、贪婪

        屠户 : 机智、勇敢

      狼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他用音乐描述了一个童话故事。我们班孩子以前也欣赏过类似作品,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因此,孩子具有一定的欣赏经验。在前几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观赏芭蕾舞剧《彼得与狼》让孩子们更形象感受这个音乐故事;通过分角色欣赏,让孩子们去感受每个角色所特有的音乐节奏和旋律;通过分角色扮演,使孩子们体验每个角色的特点;通过分段欣赏,让孩子们更加熟悉音乐等等。以上的这些活动都为孩子们积累了整体表演的经验。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协商、合作中创编每个角色的动作,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也是满足大班孩子的表现欲望。

        目标:

        1、根据音乐的不同特点,大胆想象,创编动作。

        2、在协商、合作表演中,体验同伴合作的有效性。

        准备:《彼得与狼》音乐;鸟、鸭子、狼、猫头饰各四;

        重点:根据音乐的特点进行创编。

        难点:角色间的交流。

        活动流程:欣赏回顾――自主排练――表达表现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回顾

        1、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欣赏《彼得与狼》这首曲子,我们今天再来欣赏一遍,好吗?

        2、幼儿完整欣赏乐曲。提醒:你可以闭上小眼睛,仔细聆听音乐,想想会发生什么事情。

        3、交流听后感受。T:我每次听这首乐曲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刚才你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呢?

        4、体验各个角色。T: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表演一下,好吗?请你仔细地听音乐,把你听到、想到的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教师带领幼儿整体表演。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抓住部分较优美的动作进行简单的交流。

        5、小结提升。T:我刚才欣赏到了小彼得欢快地在树林舞蹈,而小鸟也跳着幽雅的舞步……(例举几个动作)尤其是XX,他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在做什么?还让我们领略了优美的舞蹈。(请幼儿示范)

        过渡:刚才大家在一起表演,我看了这个就漏了看那个,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能够欣赏到彼此的表演呢?

        音乐表演了5个角色,需要5个人一起表演,我们来合作表演,好吗?

        二、自主排练

        1、教师交代要求:《彼得与狼》这首乐曲讲得是森林里小动物的事情,他们在森林里发生些什么事,我们商量一下,用舞蹈的形式表演给大家看,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2、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可观察讨论情况:角色分配情况,整个过程的构思。

        情况一:幼儿角色分配有异议,如都想扮演狼。教师策略:提问引导――如果大家都演狼,没有人表演彼得、小鸟、小鸭子和猫,那这个音乐故事还有意思吗?(教师引导幼儿协商,保证5人演5个角色)

        情况二:幼儿思维被芭蕾舞剧框死。教师策略:提醒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改编小情节,教师可示范一些动作,并作随即观察。

        ……

        3、交流。提问:你们商量好了吗?请你们简单地说一下,你们打算怎么来表演?

        4、幼儿选择道具,分场地排练两遍。教师观察幼儿情况。

        情况一:幼儿动作有雷同。教师策略:分组指导时,适当引导幼儿。集体表演时请动作不同的一组表演,并表扬。

        情况二:幼儿个人表演投入,集体配合不够。教师策略:用提问启发方式引导幼儿互相合作,让幼儿了解合作之后表演效果更好。

        ……

        第一遍欣赏后,简单提建议,如动作优美度,跳得跟别人不一样等。

        三、表达表现

        1、T:刚刚小朋友在很认真的排练,我也每个组都看了一下,发现你们都各有特色。接下来我们要来小舞台上表演。(根据幼儿排练情况邀请最有特色的一组先进行表演)

        2、幼儿表演。

        3、交流:你看了表演,觉得森林发生什么事情?

        4、再请一组表演。T:这一组的表演与前面一组表演有什么不同?

        延伸:看了大家的表演,我很开心,大家的舞姿优美,角色分配得也很好,而且都是仔细地听音乐,并动了脑筋,把《彼得与狼》的音乐表演出来,都跟别的组不一样,请客人老师和爸爸妈妈们为我们的精彩表演鼓鼓掌吧!

      狼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乐器,不随意发出声音;

        2.根据故事大狼喝粥的情节变化,探索铃鼓演奏的不同方法;

        3.感受玩打击乐的快乐,创编不同的打击方法。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铃鼓。(放在小椅子下面)

        2. 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

        3. 教学挂图:大狼喝粥。大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喝过粥吗?都这么喝粥的?(请幼儿集体表演,请一位表演夸张的小朋友上前面表演,进行糖果奖励。引出甜粥。)鼓励幼儿看看今天谁还能回家喝到甜粥。

        2. 大狼也喜欢喝甜粥,咱们来看看大狼是怎么喝粥的。(出示挂图,教师有感情有动作的讲故事。)

        3.师问:

        ①大狼在姥姥家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

        ②大狼在自己家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

        ③大狼在幼儿园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

        4.小结:教师讲故事,并和幼儿一起用动作进行模仿。

        二、节奏初步练习,为使用打击乐奠定基础

        1.师: 小朋友们现在咱们做个小游戏,用拍手的方法来模仿大狼喝粥的好不好!

        ①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手,摇一下手);

        难点:引导幼儿和教师摇手方向要一致,小班孩子小,不宜提醒用左右手。

        请几个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并鼓励下面幼儿积极学习,争取得到糖果回家喝甜粥。

        ②大狼在自己家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手,再连拍三下手);

        难点:在连拍三下时注意速度。

        请几个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

        ③大狼在幼儿园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慢拍一下手,在慢拍一下手)。

        难点:让幼儿掌握慢拍时的速度。

        请几个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

        2.小结:教师讲故事,和幼儿一起用拍手的方法学大狼喝粥,引导幼儿边说故事情节边拍手练习。

        三、正确使用铃鼓进行打击乐的练习

        1.师: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小伙伴,它要和你们一起来模仿大狼是怎么喝粥的。(出示铃鼓,让幼儿认识铃鼓,知道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让幼儿练习。)

        ①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铃鼓,摇一下铃鼓);

        难点:引导幼儿和教师摇铃鼓方向要一致。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不要随意让铃鼓发出声音。

        请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

        ②大狼在自己家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铃鼓,再连拍三下铃鼓);

        难点:在连拍三下时拍铃鼓要和拍手时的速度一致。

        请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不要随意让铃鼓发出声音。

        ③大狼在幼儿园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慢拍一下铃鼓,在慢拍一下铃鼓)。

        难点:让幼儿掌握慢拍时的速度。

        请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不要随意让铃鼓发出声音。

        2.小结:教师讲故事,和幼儿一起用铃鼓学大狼喝粥,引导幼儿边说故事情节边拍手练习。

        四、创编。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能让铃鼓用不同的方法发出声音。

        小朋友们现在咱们把铃鼓举起来,另外一只手藏起来,你们想一想不用手拍怎么能让铃鼓发出声音,幼儿自由发挥,对他们的方法进行练习。

        五、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在梦想剧场中,放入各种打击乐器,供幼儿表演。

        附故事:

        大狼最喜欢喝甜粥啦!

        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甜粥太好喝啦!大狼啊呜阿呜快快地喝.

        大狼在自己家喝甜粥,甜粥太烫啦!大狼舀一勺喝三下.

        大狼在幼儿园喝甜粥,老师说:"轻轻地从上面舀一勺,轻轻地吹几下,在慢慢地喝下去."

        大狼照着老师的话试了试,啊,真的很甜很好喝!

        教学反思:

        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铃鼓作为演奏乐器,和幼儿一同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分析内容,幼儿在学会敲打乐器以后,不会满足于单调不变地发出一种声音的。为了使声音富于变化,有的会越敲越快,有的则越敲越慢,还有的越敲越使劲,或越敲越轻。这时,我问:“大狼大口喝粥是怎样的呢?”康贺说:“我用铃鼓用力的摇,哗啦啦!”心仪说:“铃鼓轻轻拍,大狼轻轻喝粥。”孩子在模仿和表演中,不断自主探索适合的强弱和节奏,获得表演的快乐,获得了通过声音表现事物、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模板 有关狼教案模板锦集9篇 狼教案PPT 《狼》的教案 狼的教案第一课时
    • 上一篇:2023年小班认识数字教案模板五篇
    • 下一篇:小班小星星教案3篇【精选推荐】
    • 推荐排行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教案1
    •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7篇
    • 军神教案一等奖_雨月网9篇
    •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篇
    • 小班舞蹈小鸭子嘎嘎嘎教案3篇范本
    •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全文)
    • 大班科学我是小中医教案与反思3篇(
    • 廉洁从教案例5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真棒》
    • 2023年新冠病毒大揭秘科学大班教案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