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
  • 工作要点
  • 策划方案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3篇
    • 发布时间:2023-02-24 20:20:10 | 来源:网友投稿
    •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1  学习目标:  本文涉及到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术,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发到其他如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等。因此,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1

        学习目标:

        本文涉及到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术,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发到其他如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等。因此,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作者对绘画和生活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竹是*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人,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特别是他的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散文除评论外,大多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文章,读的时候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描画竹影以及与爸爸谈论竹影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交流感受: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童趣》,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颜色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

        在这其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最有趣:

        --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也有过充满童趣的心灵和思维,只是许多人在长大后就渐渐把童心丢失了。我们在童年时常常做游戏,用泥巴捏小动物,偷砖头垒房子,在墙壁、在地上到处画画……还可能因此被家长、老师责怪。其实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关心你、引导你,也许你就会有艺术上的发现,也许日后,你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

        文

        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很好的引导者。读一读文章中对父亲的描写,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的善于引导,简要地作些评价。

        主要有三处:

        1、第3小节:

        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

        --父亲早就来了,却耐心地在一旁观察孩子的作为,在合适的时机参与话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孩子。

        2、第3小节:

        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

        --能细心体察孩子的心情,并为他们解围,这真是难能可贵的长者风度。

        3、第8小节:

        我回到堂前,看见中堂挂着的立轴--吴昌硕描的墨竹,似觉更有意味。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示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 童年时的作者活学活用,审美水*马上有了提高。这正是有了实践经验作为指导的结果,胜过多少空洞的理论教育。

        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五、研读探究: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思考、质疑,想一想“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对吗?”等等,这样进行阅读,才能真正获益。

        1, 思考题一:

        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为什么用“竹影”作为本文的标题,而不是“谈画”或者“童年趣事”?

        “竹影”实际是本文的叙述的缘由、源头;也是文章的线索,即:看竹

        --画竹--品竹。用“竹影”做标题,比用“谈画”或者“童年趣事”

        更具体、实在。

        2, 思考题二:

        读完全文,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画有什么特点?西洋画有什么

        特点?

        --*画要求“传神”。所谓“神”,就是活的神气,神韵。

        --西洋画则看重写实,要求“画得象”,“画得同真物一样”。

        3、思考题三:

        你觉得竹子在*画中,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神”?也就是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内在精神?

        --一提到竹,我就会想起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竹在*人心中之所以会有如此重的份量,是因为它象征着一种风度,一种精神,一种气节。正像明朝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赞颂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万磨还节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六、延伸训练:

        读完全文,你对童心童趣,对*画,对竹的.认识,或许会有一些不同于作者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任选一个角度,具体地说说。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也算是抛砖引玉,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独到的见解。

        七、家庭作业:

        1、课外搜集、阅读、欣赏一些写竹的诗歌、文章或画竹的图画,可以整理成为一本小册子,并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或将你对一件艺术品(这件艺术品可以是图画、音乐、舞蹈、工艺品等等)的认识和感情写成一段短文,不少于3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2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

        二、讲授课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你可要留下遗憾了,不过还好,有人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画得算是弥补一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5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竹影》。

        (二)读一读

        读课文

        (三)想一想

        1、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2、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四)议一议

        通过爸爸对*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一下。

        答:(1)*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方面:*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

        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艺术解剖学)

        (4)*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说一说

        好,关于中西方绘画方面的区别,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其余的要在美术课上学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是要学习这篇课文中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这又让我们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的一篇文言文《童趣》,能不能记住,好我们来齐背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想起来很有趣味的。跟同学们说一说。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3

        教学目的: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竹图展示,导入课文。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现在画一画。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画的艺术体验。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三、语言品味,互动释疑。

        你品味到美了吗?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此题让学生注意课文充满儿童情趣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如: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

        四、合作探究,比较鉴赏。(了解*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梳理父亲讲述的*画特点及有关画家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学习愿望。

        梳理:

        (1)*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 艺术解剖学)

        (4)*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体验拓展,走进童年。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你 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3、竹之游戏:大家在童年时做过哪些跟竹有关的游戏?请用简洁的语言的叙说出来。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2、课外延伸:

        ①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②写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关,语言自然、清新,尽量表现童真、童趣。

    • 相关热词搜索: 下册 七年级 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1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15课 初中课文竹影 竹影教案设计
    • 上一篇:2023年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设计3篇(完整文档)
    • 下一篇:2023七年级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3篇
    • 推荐排行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教案1
    •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7篇
    • 军神教案一等奖_雨月网9篇
    •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篇
    • 小班舞蹈小鸭子嘎嘎嘎教案3篇范本
    •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全文)
    • 大班科学我是小中医教案与反思3篇(
    • 廉洁从教案例5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真棒》
    • 2023年新冠病毒大揭秘科学大班教案3篇
    • 随即浏览
    • 某市四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 讲稿:“E网”莫情深 无“网”而...
    • 2024年党课: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
    • 2024法院读书比赛演讲稿:权利是...
    • 2024个人对照检视材料(党员)(...
    • 2024年街道妇联绿色家庭创建工作...
    • 2024年校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
    • 2024年新入职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整...
    • 市局党建工作计划(完整文档)
    • 2024年党建责任制实施方案(完整...
    • 党委学习讨论会暨全镇一季度工作...
    • 2024年街道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
    • 2024年局机关综合股工作总结暨工...
    • 2024年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
    • 县委书记在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 在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 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精...
    • 2024年政法委书记在全市打击治理...
    • 版权所有:利星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利星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 Powered by 利星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43618号-1